央視財經 2019-03-28 17:43:53
調味品行業是餐飲業的上游板塊,近年來一直保持著量價齊升的增長態勢,在食品飲料行業子板塊中景氣度較高。那么,今年投資者應該如何把握調味品行業快速發展帶來的投資機會呢?來看專家的分析。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期,在A股市場的27家調味品相關上市公司中,有16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業績,其中11家出現增長。具體來看,中炬高新2018年實現凈利潤為6.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83%;涪陵榨菜2018年實現凈利潤6.62億元,同比增長59.78%;佳隆股份2018年實現凈利潤3790.36萬同比增長77%;海天味業2018年實現凈利潤43.65億元,同比增長23.60%。從近期調味品上市公司股價來看,萬得數據顯示從2019年年初至昨日收盤,上證綜指上漲幅度為21.20%,而同期調味品指數上證幅度為33.19%,跑贏上證綜指11.99個百分點。
招商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楊勇勝:驅動股價上升有業績、估值兩個因素,業績方面調味品業績均較為穩健;估值方面,調味品由于為剛需消費品,行業空間大競爭格局好,這也是去年到今年估值一直保持在高位的原因。另外調味品作為外資寵兒,在今年外資額度放開的背景下,資金層面也有一定推動。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調味品板塊仍有不錯的收益。整個行業發展良好,龍頭企業市占率提升增長更快,業績有著穩定的成長。同時,一些調味品企業通過有效成本控制、供應鏈精細化等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和費效比。這樣的企業有望實現估值和業績雙擊,投資者應該多加關注。
招商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楊勇勝:雖然有著不錯的投資機遇,投資者也要關注風險。一方面是雖然調味品受經濟波動影響整體不大,但是若消費走弱,還是會引起動銷放緩。另一方面,目前市場預期調味品板塊一直保持穩健增速的預期,但在經濟波動、行業自身調整周期中,可能業績已有所波動,估值可能從高位回落,引起股價回調。
調味品具有日常剛需的屬性,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亮眼。整個調味品板塊為什么業績增長明顯?這個看起來絲毫不起眼的小小調味品,究竟有多大的市場空間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在廣東佛山一家調味品企業,醬油生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春節開工后比往年都要忙。去年工廠剛增加新的產能,可是到了今年生產就已經接近飽和了。
海天味業醬油生產包裝廠廠長陳振偉:今年開年比往年是更忙,在2018年的時候,我們增加了20%的產能的情況下,春節到現在一直都保持一個滿負荷的生產。
在重慶一家以生產榨菜為主的企業同樣也在忙碌。據了解,往年每年的7月到9月才是榨菜生產和銷售的旺季,可是今年訂單明顯增多,春節過后工人們就開始忙著生產。

涪陵榨菜集團華富榨菜廠廠長肖建波:2016年增加的產能到現在還不夠,我們的生產線還在增加,今年又要增加一條我們脆口生產線。今年前三個月的訂單量,和我們的生產量都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幾。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中國調味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在內部消費升級趨勢加快,以及外部餐飲行業回暖的大背景下,預計未來調味品行業將以每年10%左右的增速穩健增長,2020年行業規模有望突破4000億元大關。
在人們印象中,像醬油、醋、榨菜、醬料這些調料都是手工生產的,因為在批量生產的情況下品質保證就很難。這幾年隨著大數據發展和技術進步,一些有實力的調味品企業不斷提高智能制造在調味產品生產中的運用,通過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路徑實現轉型升級。
在重慶一家榨菜工廠里,負責人告訴記者榨菜的脫鹽是整個生產過程中最難的一個環節。傳統的脫鹽工藝主要依靠技術工人的經驗,品質上很難穩定。自從企業研發了自動脫鹽機后,不僅能夠實現批量生產,還能夠保證產品品質。
涪陵榨菜集團華富榨菜廠廠長肖建波:自動脫鹽機靠我們的鹽度傳感器,對我們的指標進行控制,檢測到我們的原料含鹽量跟我們的指標值脫離軌跡之后,它就會自動增加它的補水量,或者是減小它的這個運行速度,來對我們這個鹽度進行控制。

在廣東佛山的一家醬油工廠中,操作工人正在灌裝設備的屏幕上設置程序參數。據了解,醬油產品的灌裝都是在全封閉的潔凈空間內進行。通過空氣過濾設備和空氣循環系統,保證密閉空間內的空氣質量,清潔程度堪比高精密芯片、藥品的加工環境。
海天味業醬油生產包裝廠車間主管鐘宇鋒:我們現在的話,每小時能生產5萬瓶產品,目前我們每條生產線只有6名工人,而且這些工人都不需要接觸我們的生產物料,只需要在屏幕上面設置程序跟參數,實現全程的自動罐裝跟生產。
記者走訪多家調味品企業了解到,這幾年市場需求旺盛,調味品的銷量不斷增長,一些有實力的企業紛紛加大智能制造的投入力度,不僅在保證品質基礎上實現批量化的生產,還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人工。
面對市場旺盛需求,不少調味品企業聚焦主營業務,在智能制造、研發產品等方面做了大量投入,也獲得了不錯的市場份額。而隨著這幾年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有的企業開始在主營業務穩定的基礎上探索多元化發展。
據了解,經過多年發展,作為一家醬油起家的企業,海天味業的醬油、蠔油和醬類產品銷售量居行業第一,這些也是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占比長期維持在90%以上,其中醬油占比最高為60%左右。隨著消費升級,海天味業積極調整產品策略,加大高端醬油的研發和投入,提高高端產品占比,獲得了利潤的增長。
海天味業董秘張欣:這幾年因為隨著我們的高端產品的發展,以及我們技術改造的升級,我們的醬油產品也包括蠔油和醬,它們的毛利率這幾天也是持續提升的,高端大概占我們整個醬油的35%左右。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守住主業、擴大市場份額固然能夠帶來業績的增長,但從長遠發展來看,這種發展方式依然有些單薄。因此,一些調味品企業開始選擇了多元化的發展方式。近年來海天味業通過收購的方式進入腐乳和醋的品類,涪陵榨菜不僅通過收購方式進入泡菜領域,還推出了蘿卜干和海帶絲、醬類等產品。
涪陵榨菜集團董秘韋永生:我們自主研發的一個新品,比如說這個蘿卜,還有海帶絲,從這幾年的銷售額的增速都保持在40%以上。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我們并購重組來的泡菜行業,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基本上30%以上的增速。
央視財經 劉靜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