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外資+北上資金持倉望超公募 龍頭股估值向國際靠攏

證券時報 2019-03-23 07:02:17

隨著A股進一步擴大在國際指數占比,境內外分析機構普遍預測,2019年外資有望超過公募,成為A股第一大機構。

2019年3月18日將會被計入互聯互通機制運行標志點,是日,通過滬、深股通北上資金持有A股市值突破萬億元大關。隨著A股進一步擴大在國際指數占比,境內外分析機構普遍預測,2019年外資有望超過公募,成為A股第一大機構,推動流動性分層。

拉近與公募持倉差距

盤點來看,本輪滬、深股指上漲,北上資金從前期埋伏到后期跟進,反應極快,迅速突破了萬億關口;相比,從基金等產品發行速度來看,國內公募反應相對遲緩。

Wind數據顯示,在2018年底,滬、深股通標的合計持倉規模約6681億元,到了2019年3月18日,持倉規模達到1.02萬億元,僅用了3個多月時間,持倉規模就增長超過一半。

成交情況來看,北上資金加倉A股勢頭同樣迅猛。自互聯互通機制運行以來,除2016年外,北上資金逐年加倉A股,今年以來北上資金成交金額、凈買入金額分別同比增長約62%、56%。

同時,外資也在積極發行私募產品,自2017年1月,外商獨資和合資機構申請登記成為中國境內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的閘門打開之后,外資布局A股市場的熱情持續高漲。

據報道,日前聯博匯智(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完成私募管理人備案登記,據統計已經成為第17家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目前有14家外資私募合計成立了股票、債券、量化及多元策略等30只產品,其中今年成立的新產品有5只。

與之對比,隨著A股市場回暖,ETF認購活躍,但是境內基金發行數量反而逐月有所縮減。

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口徑顯示,去年境外資金持有人民幣資產規模增至4.85萬億元,其中股票資產減少229億元。但招商證券研究團隊推算,去年外資實際上大幅增持了3355億元A股,市值下降的主因是市場持續調整導致外資累計浮虧3600億元。

隨著今年A股將迎來MSCI指數首輪分步擴容,更多增量外資將會加大配置。多位境內外分析師已經預測,2019年外資持倉規模有可能超過公募基金,成為最大的機構投資者。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表示,MSCI提高中國A股比重,預計將有4500億元流入A股,隨著外資不斷流入,今年外資持有A股規模有可能超過公募基金,成為最大的機構投資者。

東吳證券分析師陳李在研究報告中也給出了類似的結果。據預測,如果按照QFII、RQFII持股市值獲批額度的30%計算,去年聯同北上資金的境外資金合計持有A股市值規模約1.07萬億元,低于股票型公募持倉規模;預計今年境外資金合計持股規模將會達1.76萬億元,超過股票型公募持倉規模;到2024年,QFII、RQFII與北上資金合計持股市值預計為6.6萬億元,超過預計為6.2萬億元的境內公募基金、保險公司與社保基金合計持股市值。

龍頭股將全球估值

名禹資產研究總監張曉華日前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對內地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必須認識到A股的國際化、機構化正在發生,外資在未來的三、五年之內將成為A股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在其集中投資的領域估值體系將由外資主導,向國際化成熟市場靠攏。

換句話說,行業龍頭的估值正在擺脫A股局限。據東吳證券和Wind統計顯示,參照全球最大的洋酒公司帝亞吉歐,2018年EPS(每股收益)同比增長率為10%,對應PE為26倍,相比,貴州茅臺2018年EPS同比增長27%,幾乎是帝亞吉歐兩倍多,PE約31倍;五糧液、洋河股份對應EPS同比增長率也均超過帝亞吉歐,但PE均低于后者。這從側面可以解釋,今年以來北上資金對白酒次龍頭迅速加倉,五糧液持倉金額顯著提升,洋河股份持倉市值也新進百億“軍團”。

作為第一批MSCI A股指數成份股,海康威視近年來PE逐漸向美股信息技術板塊靠攏。

對照韓國等市場納入國際指數歷程,龍頭股也是逐漸走向估值全球化歷程。

據統計,2005年臺灣股市完成納入MSCI前,臺積電PE與全球半導體同行有較大差距;但納入后,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估值中樞下降的情況下,臺積電PE與全球半導體頂尖同行的差距有所縮小,在2018年已經基本與全球半導體頂尖競爭者同步;1992年至1998年韓國股市完成“入摩”后,三星的股價走勢也逐漸與索尼和松下形成相同運行趨勢。

具體到個股層面,隨著龍頭股“吸金”能力越來越強,外資或在引導著A股流動性分層。市場人士觀察到,大量低估值的藍籌股被外資等長線投資者大量持有后,外資逐漸控制部分A股話語權,導致整個市場的格局開始變化。

外資青睞消費龍頭

2018年底,滬、深股通持倉規模超過百億元的A股標的為13只,吸納了約46%資金占比;最新破萬億持倉數據顯示,持倉超百億個股的規模擴容至18個,市值比重已經達51%。北上資金重倉股保持穩定,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美的集團、恒瑞醫藥等龍頭股穩居持倉規模前四名。

高挺表示,外資對于中國消費板塊是超配的,而且買的都是龍頭股。因為相對投資和出口的波動,消費雖然也有周期性的上下波動,但是總體來說比較穩健;同時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逐漸偏向消費,消費占比逐漸增加,因此消費被大家看好。

數據顯示,北上資金對一些遭公募基金減持的消費板塊進行接盤。以白酒股為例,據天相投顧統計,公募基金2018年四季度對貴州茅臺減持263.6億元;同期,貴州茅臺獲北上資金凈買入近18億元,并在今年來持續穩步加倉,伴隨貴州茅臺股價一路突破800元,對應持倉規模近千億元;另外,去年公募基金減持的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股份等標的,也獲北上資金同期持續增持。

整體來看,外資核心投資的股票池在持續擴大。除了傳統藍籌股,北上資金對創業板也在逐步加倉,緊跟板塊反彈節奏。據東吳證券統計,2018年8月26日至2019年2月26日,滬深港通成交凈買入額最高的15只個股中,最受青睞的創業板股票包括寧德時代、信維通信、溫氏股份等,北上資金主要流向的行業為醫療保健。

對于北上資金的選股能力,關注境外市場的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國內公募基金考核時間偏短,往往一年為周期;而海外考核時間較長,以超過基準為評判標準,對個股操作上會出現期限差異。不過,對北上資金對具體個股投資指向意義,看法卻不盡相同。

天元金融策略分析師梁浩榮向記者表示,相比個股,資金流向變動對市場投資有重要參考意義。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嘉禾在談論外資定價權問題上指出,雖然在研究方法論和工作細致程度方面,內地投資者整體平均水平仍然與外資有著巨大差異。不過,外資由于兩個原因,對內地市場的分析常常并不能精準到位,也往往會受到許多非本土因素的干擾。

舉例來說,在中國香港市場,外資機構也偏好消費股,看低金融股、制造業等股票,但這些公司在2018年底到2019年的市場上漲中,普遍表現出了50%以上的漲幅;另外,由于全球市場聯動性,當外資投資機構本國市場較差,就會被迫賣出中國市場的股票。去年美國圣誕節前夕遭遇大跌,北上資金對貴州茅臺等龍頭股就持續凈賣出。

外資持股比例有望放松

今年A股將迎來MSCI首輪分步擴容,但是近期深股通超買大族激光事件引發了外資“限購令”的關注。

回顧事件經過,3月5日大族激光因深股通持股比例超過28%而被暫停接受境外買盤;次日,MSCI宣布MSCI中國全股指數中剔除大族激光;對美的集團的權重系數進行下調。3月7日收盤,大族激光、美的集團股價均收跌。此前,上海機場也出現過類似外資超買現象。

MSCI亞太區研究主管謝征儐當時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本次調整系慣常操作,并非針對A股;在MSCI提升A股在新興市場的權重背景下,會引入更多外資投資者,認為其他股票也會有可能出現類似問題。至于是否進一步放寬將與A股開放、國際化課題有關。

對于外資超買,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3月11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下一步要統籌研究,總體方向是繼續推進開放,不斷擴大股比開放。

市場分析也對放開外資持股比例抱有預期。高挺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今年MSCI將把A股納入因子從現階段5%提升到20%,而現在MSCI納入標的都基于互聯互通機制,北向資金流入的標的非常集中,往往前50家公司就吸納了一半以上流入資金,導致外資在特別青睞的股票占比非常大。現在中國對于外資整體持股比例限制是30%,隨著未來增量外資進入,預計會有更多股票出現類似超買情況,可能就有必要在比例限制上有一定的放松。

東吳證券分析指出,追溯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歷史,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曾經有過變動先例。2002年QFII啟動時,所有合格投資者對單個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總和上限為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20%,2013年,這一上限提升為30%;從制度層面看,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由證監會層面決定,并可以由證監會作出修改,通過征求意見流程后實施。

另外,參考境外韓國案例,在市場融入MSCI指數期間都調整過外資持股的比例紅線。放開比例紅線,是100%納入MSCI全球指數的重要前提之一。

證券時報 記者 阮潤生 封面及文中圖均來自攝圖網

責編 張楊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外資 北上資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