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銀保監會擬松綁中短期人身險 新規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9 19:01:03

銀保監會強調,禁止險企打著應對流動性風險的幌子,超額銷售此類產品。例如《通知》提到,中短期產品銷售額度不得超過公司預測的現金流缺口金額。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姚祥云    

Upload_1552991254690.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此前,中短存續期人身險產品銷售急剎車,讓不少險企背負起流動性壓力,為維持行業發展的穩定性,監管正準備對中短期人身險松綁。

3月1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銀保監會起草了《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中短期產品有關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已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并征求意見,要求各公司3月29日前進行意見反饋。

“《通知》內容已經成形,如果沒有其他問題和意見,估計不久后,監管層就可能會正式發布實施。”某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即將出臺的新規允許流動性壓力較大的險企申請備案中短期產品,但也對這類產品進一步進行規范,引導保險公司平穩轉型。

設“禁區”:中短期產品開發三種行為不可為

根據起草的新規,中短期產品開發不得有以下三種行為,分別是通過保單貸款、部分領取、減少保額等條款設計變相改變實際存續期間;通過退保費用、退保率假設、持續獎勵等產品定價參數設計變相改變實際存續期間;通過調整現金價值利率等方式,變相提高或降低產品現金價值。同時,銀保監會也強調,保險公司不得將終身壽險、年金保險、護理保險等設計為中短期產品。

所謂中短期產品,是指人身保險公司開發設計的保險期間不滿5年且不短于3年的兩全保險產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監管機構對上述行為的規定,旨在避免使保險產品出現名和事實不符的情況,該項規定也使得中短期產品發展更加規范,產品風險也更為可控。

此外,《通知》對中短期產品在銷售宣傳方面也進行了規定,例如,要求保險公司應當客觀宣傳和銷售中短期產品,如實、準確介紹產品責任、功能和保險期間,不得以其他金融產品的名義宣傳銷售中短期產品,不得將保險產品利益與其他金融產品收益進行片面不實比較,不得在任何時間節點,通過任何方式,發布拼噱頭、博眼球和炒停產品等不實信息,誤導消費者。

有業內人士表示,該版征求意見稿是對《中國保監會關于規范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2016年22號文”)、《中國保監會關于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2016年76號文”)、《中國保監會關于組織開展人身保險治理銷售亂象打擊非法經營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2017年283號文”)等近年來出臺的相關政策進行梳理整合,并考慮市場實際情況而制定出臺的。

備案更嚴:需在書面決議中列明銷售該產品的原因

《通知》明確指出,保險公司因流動性管理需要,或者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需要,可以申請備案中短期產品。風險處置期的人身保險公司可以因流動性管理需要申請備案中短期產品。

不過,人身保險公司在備案中短期產品前,需要認真評估,且由董事會審議通過并形成書面決議,書面決議中應列明銷售該產品的原因,以及未來三年該產品計劃銷售額度和預計費差損金額。銀保監會強調,禁止險企打著應對流動性風險的幌子,超額銷售此類產品。例如《通知》提到,中短期產品銷售額度不得超過公司預測的現金流缺口金額。

事實上,在過去數年間,理財型保險曾一度上演瘋狂銷售,險企通過縮減保險期限、提高預定利率增強市場競爭力,與其他金融產品拼收益,最為典型的現象就是萬能險市場規模的急速擴大。不過,此類產品由于期限較短、收益較高,使險企后續面臨較大兌付風險。因此,監管自2016年以來對此類產品進行限制,接連發文規范產品開發和銷售,并設定時間表要求中短期人身險規模不斷縮減。

正因如此,各保險公司積極轉型,不斷調整中短期產品。然而,曾經主要依賴此類產品拉動保費規模的公司將面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

記者了解到,此次的《通知》依舊給出了比例“紅線”。銀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應當不斷調整和優化負債結構,強化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將中短存續期業務占比逐步下調至合理范圍內。具體比例上,《通知》要求,2020年開始,各公司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規模保費占當年總規模保費的比重不得超過20%。

“該《通知》對于規范中短期產品的發展,以及緩解一些保險公司現金流壓力很有幫助。”某業內人士表示,這也是監管部門引導一些保險公司在轉型中“轉大彎”而不是“轉急彎”的一種表現,如果“轉急彎”,保險公司或會衍生出一些新的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短期人身險 新規 銀保監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