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0 23:25:56

▲天府新區科學城鳥瞰圖 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黨群工作部供圖
2019年3月8日,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管委會工作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了全面掀起“二次創業”建設熱潮,明確了天府新區2019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發布了《關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進“二次創業”的五年行動方案》,以確保經濟總量和投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
在這次會議上,天府新區提出“進一步提質升級”的關鍵詞。那么,這其中蘊含著什么樣的聚合力呢?
●把握好“勢”頭 搶占發展制高點
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教授在談及“公園城市”建設對天府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這一話題時,他認為“天府新區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機遇,具備生態優勢和發展空間的先天條件,適合長遠規劃和發展。”
在3月8日的會議上,四川天府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任遠指出,善謀者謀勢,科學作為就必須善于觀察大勢、把握大勢,借勢借力加快發展。當前,應把幾個重要的“勢”用好,善謀善為,科學作為。
天府新區敢于突破思維定勢,打破路徑依賴,強化改革探索,在公園城市建設、新經濟發展、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天府中央商務區建設、自貿區建設、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中,確立更高標準,敢于率先闖入發展的“無人區”。
目前,各方利好消息給天府新區帶來眾多的機遇,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天府新區把握趨勢,前瞻謀劃,主動出擊,搶占發展制高點。

▲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管委會工作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現場 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黨群工作部供圖
●穩中求進 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
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建華認為,天府新區已經融入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逐漸進入全球經濟版圖,正在成為四川乃至中國西部新興增長極,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發展活力不斷提升,前景廣闊,未來無限 。
在2019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中,天府新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天府新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搶抓國家戰略機遇,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加快釋放消費活力,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全力推動發展提標、建設提效、產業提速、開放提級,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
在建設提效方面,天府新區將推出加快夯實天府新區城市發展基礎、加快推動“一心三城”新戰場建設、高質量建設重點產業功能區、注重融合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等措施,推動多點開發協同發展;
在產業提速方面,天府新區擬定加快推動新經濟成勢發展、加快激發科技創新供給優勢、加快形成總部經濟擎動效應、加快做強會展博覽聚合功能、加快彰顯文化創意內涵張力等模式,不斷做強經濟發展支撐;
在開放提級方面,天府新區將采取全面推進改革創新、做強對外開放平臺、拓展交流合作渠道等方式,不斷激發經濟發展內外動力;
在服務提質方面,天府新區將從加快構建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加快構建公平透明的投資貿易環境、加快構建配置合理的要素供給環境、加快構建親和便利的企業服務環境等入手,加快構建獨具優勢的國際化營商環境。
●向躋身國家級新區第一梯隊邁出堅定步伐
在《關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進“二次創業”的五年行動方案》中,我們能看到這樣的表述:
總體目標是,2018到2022年,天府新區核心區地區生產總值保持10%以上增速,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3000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到位年均增長20%以上,增景增綠5萬畝以上。
未來五年,天府新區將充分聚勢賦能,做強“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重要節點的戰略支撐;強化規劃引領,突出生態價值,加快建設人城境業高度融合的公園城市;堅持高端集聚,強化創新驅動,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新增長極;優化營商環境,構筑開放優勢,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到2020年,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和評價指標體系全面形成,天府中心、西部博覽城、成都科學城、天府文創城“一心三城”功能區和鄉村振興功能區建設全面推進,“多點開發”的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2年,人城境業高度融合的公園城市形態初步形成,天府新區生態吸附力、產業創造力、城市感召力顯著提升,成為四川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向躋身國家級新區第一梯隊邁出堅定步伐……
這些關鍵詞和數據,擘畫了天府新區未來五年發展藍圖,天府新區將用五年時間集中力量抓好事關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點工作,全面推進“二次創業”,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實際上,經濟發展規劃以及產業發展潛力,讓天府新區成為中國西部最具活力的新城。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陳光教授認為,天府新區具有優質營商環境和政策,要在可持續發展上下功夫,增強生態轉化價值,譬如引入商湯這樣的獨角獸企業,勢必帶動人工智能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充分發揮“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的引領作用。
●把踐行新發展理念貫穿建設發展始終
對照天府新區的發展軌跡,不難發現,特別是2018年以來,天府新區一直把踐行新發展理念貫穿建設發展始終,這也是天府新區建設發展的重要途徑。
按照既定規劃,2018年,天府新區狠抓各項落實,扎實推進公園城市建設,把天府新區擺到世界城市體系和國家級新區中去參照,把規劃優化作為推動建設發展的重要“生產力”和“先決條件”,其經濟發展走勢呈現出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2018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增長12.1%,增速在成都市繼續保持第一。
這一年,天府新區轉變傳統發展思路,實現了多方面創新:
城建模式創新:實現了由“從城市中點綴公園”到“將天府新區整體建設成一個大公園”的轉化;天府新區具有公園城市天賦,公園城市的目標是將城市建設成為大公園,從而形成人與自然共生的生態網絡。而正在建設中的1200公里綠道,將成為“血管”,連接城郊、城中所有公園、濕地,形成開放、共享的生活圈。
發展邏輯創新:從“以廉價要素吸引企業、企業吸引就業和人才的傳統‘產—城—人’發展邏輯”轉化為“以優質的生態環境、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務吸引人才人才吸引企業企業創造繁榮的‘人—城—產’發展邏輯”。致力做到“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升級產業結構,積極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
營城方式創新:天府新區破解了“城綠隔離”和公園“只投入、使用少、不產出”困局,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商業化邏輯”,按照“先策劃、后規劃”的方法探索生態價值的吸附力,構造出新的高質量生活場景和消費場景,促進生態價值轉化。
這一年,天府新區以新經濟突破發展為引領,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等創新發展,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誠然,在天府新區,“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是基本要求;“創新性”“引領性”“綜合性”是基本屬性;使命感、責任感和自豪感,是基本元素……天府新區將堅持探索創新,強化綜合示范,積極為改革開放和新型城鎮化探路、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輸出具有創新性的新區樣本。從這個意義上講,踐行新發展理念對于天府新區而言,又具有比其他區域更加特殊的意義。
●全面開啟“二次創業”的新征程
從頂層設計到制度框架搭建,從城市骨架完善到重點項目推進,天府新區全面開啟“二次創業”的新征程。如今,建設公園城市已然成為天府新區人的一種責任、一種情懷。
2018年12月22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范銳平率領“四套班子”在天府新區現場辦公,范銳平書記充分肯定了天府新區取得的突出成績。并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對天府新區的重要指示精神,既是對天府新區未來發展的指引,也是天府新區“二次創業”的起點,提升了天府新區的戰略地位,提振了市場主體對天府新區的發展信心,提高了天府新區在對外開放格局中的顯示度。
天府新區“一張藍圖繪到底”,以重點功能區建設為突破,統籌功能區的產業圈和生活圈融合發展,帶動公園城市建設、新的增長極打造和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建設,以及TOD開發和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
把天府中央商務區建設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努力打造世界級中央商務區,建設中西部地區最大的億元稅收樓宇集群;
探索生態價值多元轉化路徑;倡導“綠色生活”,使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居住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全力推進民生福祉改善,在共建共享發展中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關于全面掀起“二次創業”建設熱潮,四川天府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任遠有這樣的闡釋:
“不僅要大力弘揚‘拓荒牛’的精神,還要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大力倡導‘領地獅’和‘捕獵狼’”的精神,敢于守土負責,善于主動出擊”“要用抓產業發展的勁頭來抓民生改善”。
或許,這就是凝聚天府新區建設的最大合力。
(本稿件由每日經濟新聞特派小組采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