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0 21:27:26
3月10日,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一架注冊號為ET-AVJ的B-737-800MAX型飛機在起飛后不久失去聯系,飛機上有149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沒有生還者。據報道,失事飛機上有8名中國人。半年內波音737 MAX已發生兩次失事。去年10月29日,印尼獅航一架由雅加達飛往邦加檳港的JT610航班在起飛13分鐘后失聯,最后在爪哇島西部的加拉璜附近海域墜毀。
每經編輯|王嘉琦
圖片來源:東方IC(資料圖)
3月10日,據央視新聞報道,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一架注冊號為ET-AVJ的B-737-800MAX型飛機于當地時間上午8點38分從亞的斯亞貝巴博萊機場起飛,原定飛往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該航班于8點44分失去聯系,飛機上有149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據外媒報道,機上沒有生還者。

央視新聞根據發布會現場確認:埃塞俄比亞航空官方剛剛公布,失事飛機上有8名中國人。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在社交網站“推特”上表示,“向那些失去親人的家庭,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當地時間10日上午,埃塞俄比亞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稱,該飛機墜毀時在正常飛行。聲明沒有提供任何細節。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失事飛機機型為波音B-737-800MAX。資料顯示,這架飛機注冊號為ET-AVJ,出廠序號是62450,首飛于2018年10月30日,2018年11月15-17日交付,2018年11月17日首次商業飛行。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去年10月29日,印尼獅航(Lion Air)一架由雅加達飛往邦加檳港的JT610航班在起飛13分鐘后失聯,最后在爪哇島西部的加拉璜附近海域墜毀。
獅航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架注冊尾號為PK-LQP的客機為最新款波音737 MAX8型飛機。失事客機生產于2018年,當年8月13日才從西雅圖調往雅加達,并于8月18日起正式投入運營,機齡還不滿3個月。這是該機型出現的第一起空難。
印度尼西亞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表示,失事客機的累計飛行時長為800小時。
波音737 MAX系列是波音歷史上最暢銷的系列之一,在全球有超過100多家的航空公司采購過該系列機型。印尼獅航不是唯一一家采購了波音737 MAX系列機型的印尼航空公司。2014年10月,印尼鷹航(Garuda Indonesia)曾以50億美元購買了50架波音737 MAX 8s型飛機。
自1970年以來,波音737系列飛機共遭遇了208起機體完全無法修復的嚴重事故。
作為波音公司的新機型,我國主要航空公司均采購過737 MAX客機。波音公司曾于2017年11月3日在西雅圖向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交付了首架737 MAX 8單通道飛機。
維基百科根據波音官網數據統計,波音737 MAX交付中國航司的數量已超60架,包括國航、東航、南航等主要航司。
今日下午,波音中國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表示,已關注到埃塞俄比亞波音737 MAX失事相關報道,目前正在收集相關信息。
737 MAX是波音737大家族中的第四代成員。
波音聲稱,737 MAX相較于1998年首飛的737 NG,燃油效率提高了20%。燃油效率的提高,意味著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的減少。波音宣稱,每架737 MAX一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600多噸。
效率的提升來自于多個方面:
首先是新型發動機的引入,737 MAX的發動機變更為LEAP-1B,直徑較737NG所使用的CFM56更大,這意味著采了更大的風扇葉片。
其次是采用了新型翼稍小翼。
最后是后機身的修型,將阻力降低了1%,也使737 MAX成為所有737家族中噪聲印跡最小的機型。

圖片來源:波音公司官網
此前,《環球時報評論》發表文章稱,印尼獅航737 MAX飛機失事后,印尼和美國FAA以及波音公司展開調查,初步調查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一款原本為飛行員安全飛行設計的系統,最終導致了這次空難。
最開始,波音737家族是鋼索控制飛機,但是經過不斷發展,在鋼索控制基礎上增加了一些電子控制功能,就變成了所謂的混合式控制,這一次出問題的系統則是一種后來增加的操縱輔助系統。
這種操縱輔助系統全稱為maneuvering characteristics augmentation system(簡稱MCAS),翻譯過來就是機動特性增強系統。它的功能是讓飛機在高攻角進入失速墜毀的時候自動壓低機頭,改出失速狀態,從而拯救飛機。
增加這個安全系統,主要是應付737 MAX飛機更換發動機帶來的麻煩。
737 MAX飛機換裝了更粗大更省油的LEAP發動機之后,發動機頂端幾乎和機翼前緣齊平,而別的客機發動機上表面大多要比機翼前緣低一些,以保證發動機底部和地面維持最低安全距離。最終,換大直徑超省油先進發動機的結果就是飛機容易在大攻角飛行失速!
于是,波音設計師就開發了這套MCAS增穩系統,隨時監測飛機迎角,迎角超過了安全界限,就自動壓低機頭保持10秒鐘飛行然后解除。
但是印尼獅航事故調查后發現,飛機檢測迎角依靠機頭兩側2個迎角傳感器,兩個傳感器信號之間沒有交叉可行性檢測,任意一個傳感器出問題,就能造成系統抽風,飛機自動壓機頭“保命”。
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MCAS系統觸發后,飛機就不管不顧飛行員自己動了起來,在駕駛艙根本沒有明顯的顯示或者語音警告,機組不容易發現問題,這很可能就是印尼航班墜毀的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微博、中國新聞網、每經APP、中國青年報、環球時報評論、網易航空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