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06 01:20:10
每經記者|梁宏亮 每經編輯|賈運可 劉艷美

▲自貢華西能源廠區 每經記者 黃耆 攝
從外省談完業務之后,黎仁超在成都雙流機場一下飛機,就馬不停蹄匆匆趕回自貢,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專訪。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華西能源的掌門人,黎仁超經常奔波于成都和自貢兩地。
成都和自貢,作為四川“一干多支”中的“干”和“支”,在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背景下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作為布局在成都、自貢兩地企業的企業家代表,黎仁超在多年的企業經營中,對成都、自貢兩地的資源稟賦、營商環境十分了解,也是成都、自貢兩座城市加快對外開放、不斷走出去的親身參與者。
NBD:華西能源在成都和自貢都有布局,這是出于什么考慮?
黎仁超:我們有三個總部、三個基地。三個總部里面,有兩個總部放在了成都,一個放在了自貢。在三個基地里面,其中兩個位于自貢,一個放到了成都。
企業是根據城市不同的資源稟賦來進行布局的。成都是一個人才聚集,信息聚集的城市,物流、信息流都比較豐富,也是一座高度發達的城市。所以,我們把技術創新、市場營銷、日常的企業運營及來往方面的業務放到了成都,也就是研發總部、運營總部和節能環保研發制造基地在成都。
自貢這座城市,產業工人積淀豐富,特別是機械行業的產業工人,所以我們把電站設備制造基地、新能源設備制造基地和管理總部放到了自貢。
這樣的布局,能夠讓我們在成都積累高端人才,同時把自貢產業工人的優勢發揮出來,形成華西能源的產業優勢。
NBD:能否介紹一下華西能源近年來“走出去”的情況。
黎仁超:華西能源主要是做新能源、環保產業、清潔電站的設計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及投資運營業務的。這些年,公司不斷地轉型升級以適應更多的市場,我們的產品也走了出去。
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我們的銷售隊伍將產品帶到了東南亞等地區,華西能源走上了國際化道路。現在,我們已經與泰國、老撾、巴基斯坦、塞內加爾等14個國家(的企業)簽訂了120億元的訂單。
產品走出去,要貼近市場創新,給所在國別、企業解決問題、創造價值。比如說,在東南亞有很多糖廠,用甘蔗榨糖,榨完糖以后大量的甘蔗渣可能在周邊地區集聚、發酵,滲濾液會給自然環境帶來一些隱患和破壞,當地還有一些如棕櫚殼、稻殼等生物質廢料也成為了公害。
我們的生物質爐和蔗渣爐銷售到當地去以后, 讓這些廢物變成了能源,給當地一些工業企業,特別是制糖、化工等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解決當地環境問題的同時還帶去了好的經濟效益。
一個企業走出去,其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也遭遇過很多挫折。剛開始,由于對當地環境不熟悉,我們也曾遭受不小的損失。后來我們摸索到了經驗,到了一個國家之后,先去拜訪當地我們國家的商務參贊,了解這個國家方方面面的情況。只有先了解清楚相關情況,才能盡可能避免一些潛在風險。
NBD:在“走出去”過程中,如何看待成都和自貢兩座城市所發揮的作用?
黎仁超: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系列舉措和意見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提升了我們民營企業的信心,讓民營企業吃下了定心丸。特別是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等方面,我們切切實實享受到了成都、自貢兩地的支持和幫助。
民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同時我也希望當地政府,更多地關心支持民營企業、解決授信用信等出口信用擔保問題,讓民營企業能夠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時間獲得貸款,獲得融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