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重磅推薦

每經網首頁 > 重磅推薦 > 正文

股市人氣爆棚!大盤3000歸來,貴州茅臺股價再創歷史新高!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04 10:24:28

3月4日早盤,貴州茅臺(600519)股價一度觸及795元/股,其股價再創新高。

 每經編輯|杜宇    

Upload_1551677505640.thumb_head

3月4日早盤,貴州茅臺(600519)股價一度觸及795元/股,其股價再創新高(前復權,下同)。

還記得2018年10月29日,貴州茅臺遭遇上市以后的第二次跌停嗎?

第二天,貴州茅臺股價繼續探底,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大盤的反彈,貴州茅臺又再一次上演了“王者歸來”,截至3月1日收盤,貴州茅臺報789.30元/股,較去年10月30日的509元/股的低點已上漲55%。而隨著貴州茅臺股價逼近歷史新高,買一手貴州茅臺要需近8萬元。

北上資金買買買

從資金面來看,去年10月30日至今年的3月1日,北上資金累計增持數量達3258.77萬股,上周前四個交易日仍繼續買入。不過,從四季報看,部分公募基金卻在2018年4季度進行了減持。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28日,滬深股通北上資金自2018年10月29日貴州茅臺首次一字跌停以來,總體呈凈買入趨勢,累計增持3258.77萬股,占流通股的持股比例從6.92%提升至9.49%。

值得注意的是,股價的連續上漲并未阻擋北上資金的熱情。截至2月28日,2019年以來北上資金對貴州茅臺的增持數量達1937.59萬股。剛剛過去的2月份,北上資金的增持數量也有752.02萬股。盡管滬指本周一強勢跳空高開高走,但本周一到周四,北上資金的增持量仍達201.31萬股。Wind數據顯示,3月1日,北上資金凈買入貴州茅臺4.56億元。

公募基金意見分化

在北上資金賺得盆滿缽滿之時,部分公募基金卻在2018年4季度減持貴州茅臺。

從公募基金4季報公布的信息看,公募基金2018年3季度末持有5171.69萬股貴州茅臺,四季度減持881.08萬股,持股總量降至4290.61萬股。把貴州茅臺列入前十大重倉股的基金產品數量也從788只,降至540只。

不過,從四季報數據看,也有公募基金進行了增持。

易方達基金去年四季度增持168.9萬股,持股總量升至911.77萬股;華泰柏瑞基金去年四季度增持33.58萬股,持股總量升至189.36萬股。

后市還能漲多少?

貴州茅臺今日早盤股價再度沖擊新高,貴州茅臺未來還能漲多少?

從過往表現看,這是貴州茅臺第三次進入780

元上方。2018年1月15日,滬指突破3500點后,貴州茅臺創下788.06的高價;2018年6月,貴州茅臺創下792.25元的歷史最高價,彼時滬指尚在3000點上方。此次大盤尚未問鼎3000點,貴州茅臺便已率先回歸歷史高價區域。

貴州茅臺與上證綜指2017年10月以來走勢對比(周線)

同花順數據顯示,目前貴州茅臺股價已經超過券商研報給出的平均預測價格755.52元,但仍未達到券商給出的900元的最高預測價格。

某公募基金研究員表示,去年4季度以來,北上資金持續買入白酒股,貴州茅臺作為白酒龍頭股自然備受青睞。從長期投資角度看,A股的一些稀缺性標的實際上是被低估的,品牌價值稀缺、業績確定性強、分紅穩定豐厚等因素都是買入貴州茅臺的理由,如果未來大盤繼續走強,貴州茅臺有望創出歷史新高。

不過,有私募研究員分析認為,隨著本周大盤強勢上漲、成交量明顯回升,市場活躍度顯著升高,如果市場持續向好,不少估值偏低的優質個股,接下來的股價漲幅空間更大。

對于白酒股,渤海證券表示,近期,白酒企業動銷反饋整體良好,經銷商庫存維持良性,發貨量穩定,部門酒企一季度銷售超預期,白酒板塊估值持續得到修復。隨著年報披露期到來,白酒板塊或將出現短期分化。長期來看,白酒仍然具有配置價值,建議繼續優選提前應對行業變化趨勢,品牌優勢明顯的龍頭類個股。

對于醫藥股,財富證券表示,醫藥生物板塊在經歷前期大幅回調后,板塊估值已頗具吸引力,隨著整體市場反彈,投資信心增強,板塊也迎來了久違的反彈。在整體市場投資信心恢復的背景下,處于低估值水平的板塊及個股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行情,部分業績高增長個股的成長屬性提升。

除了茅臺外,再來看看今天的大盤,值得注意的是,滬指早盤高開,站上3000點!創業板指高開高走,站上1600點大關!

盤面上,上周大漲的券商信托、釀酒、貴金屬板塊領跌,券商板塊跌幅近1%,環境保護、農林牧漁、工程機械、IT設備、通信設備、房地產等板塊漲幅居前。

圖片來源:攝圖網

消息面

1、科創板開閘,為A股市場注入新鮮血液

3月1日,證監會及其上交所層面,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主要制度規則正式發布,共2+6個相關政策,對科創企業注冊要求和程序、減持制度、信息披露、上市條件、審核標準、詢價方式、股份減持制度、持續督導等方面進行了規定。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證監會新主席易會滿簽出的首份主席令。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社會各界對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給予了高度關注,并提出了修改意見建議。證監會及有關單位對反饋意見逐條進行認真研究,充分吸收進一步明確注冊要求和程序、優化減持制度、完善信息披露等合理意見,相關政策自公布之日(3月1日)起實施。

天風證券認為,科創板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發令槍”,為A股市場注入新鮮血液,其中對券商板塊的利好較為明顯,估算科創板首年給券商帶來的業績貢獻約為60億元,占2018年證券行業收入約2.4%,不過科創板項目大概率會集中于頭部券商。

徐彪表示,科創板將重點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理論上,科創板上市企業也會有較高的科技屬性與估值水平,預計科創板推出前后,對A股市場的影響也可能表現出:示范效應、分流效應與風格效應。

2、MSCI大幅提高A股權重,將帶來5500億增量資金

3月1日,MSCI公布對進一步增加A股在MSCI指數中權重的咨詢結果,決定將現有大盤A股在MSCI全球基準指數中的納入因子由5%提高至20%,分三步落實,分別在5月、8月和11月逐步提升,11月將中盤A股以20%納入因子加入MSCI中國指數。

MSCI表示,完成三步實施后,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預計成分股中有253只中國大盤A股和168只中國中盤A股(其中包括了27只創業板股票);這些A股在此指數中的預計權重約3.3%。

根據此前MSCI預料,權重由5%提高至20%,可能會吸引逾800億美元(5500億人民幣)的新外國投資進入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股市(A股市場)。

國信證券認為,從外資持股市值占A股總市值的比重看,雖然整體目前仍是不到2%的水平,但該比例持續上升,說明外資持續布局A股的思路始終沒變,其在A股市場上的“話語權”也是與日俱增。

目前國內基金持倉占A股的比重在3%左右,當然這是全部基金的持倉占比,如果只看主動型偏股基金的倉位,占比大概在1.9%左右,而且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主動型偏股基金持倉占A股比重持續下降,按照這個趨勢,2019年外資持股占比很可能會與國內機構勢均力敵。

3、中美經貿多輪磋商顯效,美國維持自華進口商品10%加征關稅稅率

3月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對2018年9月起加征關稅的自華進口商品,不提高加征關稅稅率,繼續保持10%,直至另行通知。就此,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歡迎美方采取的上述措施。

2月21日至24日,習近平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在華盛頓舉行第七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雙方進一步落實兩國元首阿根廷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圍繞協議文本開展談判,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服務業、農業以及匯率等方面的具體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雙方的經貿磋商已達七次。中美建交40年來,在經貿領域的共同利益遠遠大于分歧。2018年,中美兩國貨物貿易超過6300億美元,雙向投資累計超過2400億美元。中美經貿合作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交融的格局,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中美兩國不斷深化和發展經貿合作,是市場的選擇、企業的選擇。

圖片來源:攝圖網

資金面

1、私募轉入進攻狀態,認定A股底部判斷

今年年初,不少私募都堅定A股底部位置的判斷,但實際上真正看多做多的卻不多。截至2月15日,綜合WIND、朝陽永續和中信證券研究部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股票型私募的平均收益為5.19%,遠遠落后于滬深300指數的漲幅(10.90%),顯然不少私募仍以較低倉位運行,踏空了本輪行情。

從私募1月份末倉位來看,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為60.85%。具體來看,僅22.48%的私募處于滿倉狀態;72.09%的私募在5成倉或者5成倉以上,27.91%的私募處于半倉以下,2.33%的私募處于空倉觀望狀態。整體而言,私募的倉位處于適中狀態。

有私募研究人士表示,經過2月份的加倉,私募倉位水平基本處于進攻狀態。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目前股票策略型私募的平均倉位為71.99%,相比上個月同期的60.85%,環比上升了接近11%的倉位,相比于去年9月份的最低52.61%上升了將近20%的倉位,整體平均倉位迅速放大到過去一年的最高水平。

2、兩融繼續活躍,持續14天凈買入

融資客的強勢歸來,也成就了A股行情的持續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4845.5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0.06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3119.4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7.14億元;兩市合計7965.02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7.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月11日以來,兩融余額就開始出現連續攀升,截至2月28日,融資凈買入已經連續持續14個交易日,累計凈流入超過850億元。而且2月25日,兩市單日融資凈買入179.65億元,創下自2016年3月21日以來近3年新高。

3、7500億職業年金將入市

券商中國記者最新獲悉,2月27日,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壹號)職業年金計劃第一筆繳費,劃入壹號計劃受托財產賬戶,標志著醞釀多年的職業年金市場化投資運營正式起航。

招商證券在研報中提到,根據測算,職業年金目前實賬積累的規模約7488億元,未來每年的新增規模約1870億元。參考企業年金投資狀況,假設職業年金的股票投資比例為7%~10%,則目前的存量規模給A股帶來增量資金約520億元~750億元,未來每年帶來增量資金約130億元~190億元。其投資風格應該類似企業年金,以保值增值為主要投資目標,預計重點投資一些經營穩定、業績優、低估值、高分紅的行業或股票。職業年金入市在為A股帶來增量資金的同時,有利于改善A股的投資者結構。

4、五大行理財子公司全獲批,萬億級新增資金要來

從去年底首批至今,銀保監會分三批核準了五大國有銀行的理財子公司設立,在五大國有行之后,還有多家銀行的申請已獲得受理或擬提交申請,20家以上公告了發起設立理財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與前兩批4家國有行獲批的措辭相比,此次工商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新增了“盡快實現理財子公司開業運營,為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提供更多新增合規資金”。

5、銀保監會鼓勵險資加倉A股

銀保監會表示,為更好發揮保險公司機構投資者作用,維護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銀保監會鼓勵保險公司使用長久期賬戶資金,增持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拓寬專項產品投資范圍,加大專項產品落地力度。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券商中國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