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24 23:32:17
每經記者|張虹蕾 每經編輯|胥 帥
隨著智能家居時代到來,智能設備與人們的親密接觸越來越多。根據高得納咨詢公司(Gartner)的預測,到2022年,一個典型的家庭住宅將擁有超過500臺智能設備。去年,國內掃地機器人第一股科沃斯的上市讓這一市場掀起小高潮。科沃斯的上市也讓業界將其與美國服務機器人巨頭iRobot對比。
據中怡康統計,2015~2017年,科沃斯和iRobot在中國線上線下零售額份額合計均超過50%。
2月21日,iRobot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科林·安格爾(Colin Angle)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從全球趨勢看,消費類家庭服務機器人、自動駕駛、倉庫自動化三類機器人企業去年的資本流入創新高。掃地機器人下一步的趨勢在感知技術上進行突破,隨著技術的變革,中國和美國的掃地機器人整體發展趨勢將會趨同。
機器人行業還在“PC”階段
光大證券相關研報顯示,掃地機屬于典型的“明天產品”,目前全球滲透率預計不到5%,最先普及的美國,其掃地機滲透率才10%,全球掃地機市場尚處在成長期的早期。
Colin Angle表示,目前,在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中,掃地機器人占90%左右的市場份額。2019~2020年,預計iRobot掃地機器人在全球的銷售額將提升17%~20%。
雖然,我國掃地機器人市場需求較歐美爆發較晚,但規模增長較快。根據中怡康監測,2017年,中國掃地機器人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突破406萬臺和56億元,2014~2017年零售量每年增加100萬臺左右。隨著2016年后小米、科沃斯、ILFE等商家入局和受到資本青睞,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的競爭也越發激烈。
面對激烈的競爭,2018年,iRobot在中國市場中開始轉變商業模式。目前,iRobot在中國僅保留少量入門級的產品型號。按照業界的共識,和美國市場相比,中國低端掃地機器人市場大得多。不過,Colin Angle預計,伴隨中國的消費升級,未來,中國高端掃地機器人的市場潛力很大,所以中美掃地機器人市場的發展趨勢將是趨同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業不斷變革中,一些機器人企業也在去年經歷了估值回落。對此,Colin Angle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去年確實有一些公司因商業規劃不明確,面臨價值減少和退市危機,但是,從全球趨勢看,消費類家庭服務機器人、自動駕駛、倉庫自動化,這三類機器人企業去年的資本流入創新高。目前,機器人行業相當于處于互聯網的“PC”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接入智能家居平臺是趨勢
光大證券2019年2月發布的研報分析稱,總體來看,到2010年后,全局規劃算法對掃地機導航能力的升級,以及2003~2018年間清潔能力、續航能力和操作便捷性的快速迭代成熟,掃地機技術方案預計將進入漸進式創新階段。
Colin Angle提到的一組數據顯示,在2013年,iRobot每8名工程類雇員中只有1名專攻軟件;到2018年,每3名工程類的員工中就有1名是專攻軟件。
在Colin Angle看來,上述數據是機器人行業越來越注重軟件開發的明顯證據。隨著機器人越來越復雜,未來的行業競爭將會非常激烈,尤其是那些獨立做智能、軟件、解決方案業務的初創公司業務都將會整合在一起。
對于家庭服務機器人下一步的技術發展趨勢,Colin Angle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來,機器人可以清楚地知道家庭中的某一些物件或某一個房間在什么位置,會有更強的空間感知能力。
在Colin Angle看來,和此前的基礎清潔相比,目前的掃地機器人應該具備三種能力:感知、行動和思考。感知指機器人用傳感器感知它所處的物理環境能力,行動是指行為模式的變化,思考能力來自于機器人對接收或感知的信息處理能力。
Colin Angle舉例稱,當用戶要求掃地機器人清掃廚房,掃地機器人知道廚房在哪,完成廚房的清掃任務。
“我們未來會跟更多的合作伙伴一塊來進行智能家庭家居的研發,也還會有別的設備接入。”Colin Angle向記者強調,未來,掃地機器人也需要在智能家居環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