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每經專訪易項科技CEO、以太創服副總裁吳臣羽:創業成功率十萬分之一 信息鴻溝最殘酷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18 23:20:02

 每經記者|陳克遠    每經實習編輯|王麗娜    

創業紀實電影《燃點》依然還在部分院線上映著,而投射在大屏幕上的創業焦慮、殘酷競爭激起了創業者、投資人的共鳴。但在看到創業者的艱辛創業歷程后,不得不讓人好奇,究竟如何才能抓住那可能不超過1%的成功機會。

去年臨近年尾,不少投資人在很多場合發出感慨:2018年是過去十年中資本市場表現最差的一年,而這也直接導致創業市場哀鴻遍野。但凡事總有例外。

2月18日,以太易項旗下面向創投核心圈人士開放的垂直社區“易項風聲”發布首屆“風聲杯”創投年度榜單,其中包括了2018年18所最佳投資機構、2018年最受關注的消費項目TOP10、2018年最受關注的人工智能項目TOP10等十大創投影響力榜單。

可以看到的是,即使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下,依舊不乏被投資人看好的項目。但更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的市場環境將會如何?2018年的風口在今年是否依舊會持續?應對新的市場環境,如何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易項科技CEO、以太創服副總裁吳臣羽,經由他的講述,我們得以瞻望到2019年的一些創投趨勢,而同時了解更多的是,關于“精益創業”以及提升創業效率的快捷方式。

創業者可以多些信心

對于2018年的資本市場“十年最差”的說法,吳臣羽并不認同,在他看來,縱然應對著資本市場收緊、行業監管漸嚴、人口增長趨勢放緩等壓力,但過去一年的市場活躍度遠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糟糕。

“為什么大家都感覺市場很糟糕?因為大家習慣了創投的高歌猛進,一旦它出現減速,就覺得變差了,但其實從投資金額來看,和2015年、2016年時候的水平差不多。”吳臣羽表示,整個2018年的資本市場表現前9個月都很好,然后9月到10月,大家突然被嚇住了,這里面有宏觀環境等方面的影響。

市場活躍度下滑的表現很明顯,但其實不只是資本機構單方面的原因,創業者同樣也變得謹慎起來。吳臣羽說,比如一些一線的知名基金就反映,之前可能一周過會20個項目,后來變成一個月只有4個項目。

“其實國內創投市場真正開始大爆發,可以說是從2014年開始的。也正因為如此,這個行業里可能90%的從業人員沒有經歷過周期。”在吳臣羽看來,從1998年到2008年,從2008年到2018年,以每十年為一個周期,2018年正是開啟新周期的轉折點,而從去年的市場表現預測,不論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其實都可以保持足夠的信心。

對于2019年投資市場的環境預判,吳臣羽說,“至少不會比2018年最冷的時候差”。

當然,縱然對新一年的市場環境持樂觀態度,但這種樂觀不是盲目的,結合近幾年市場表現,吳臣羽也清楚認識到行業的一些變化,而作為易項這一創業服務平臺的掌舵者,他的理念是把這些信號傳遞出去。

“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是特別早期的機會變少了。雖然去年投資數量和金額都還可以,但資源明顯都在向頭部集中,更多的項目經理追求一些安全性收益,而不是爆發性的機會。”吳臣羽認為,在這樣的趨勢下,除了拼資源、拼人脈之外,創業者需要了解投資人的偏好。

吳臣羽進一步表示,投資人偏好安全性收益,但并不意味著早期項目失去了機會。對于創業企業而言,只要有充足的收入,或者有充足的利潤,都足以吸引到投資人,就算兩者都做不到,但如果有充足的流量,只要講出一個“好故事”,投資人也會關注到你。

創業還是要找對姿勢

除了要去了解投資人的偏好外,創業者更需要的是強化自身的基本功。

“易項平臺成立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就是幫助創業者提高拿錢的效率。”吳臣羽說,很多創業者以為只要我有資源、有一個創新的想法就能創業成功,或許他們找對了方向,但是如果方式不對,就算一開始能拿到錢也很難笑到最后。

“創業行業有很大的勢能空間,比如改進技術、改變商業模式,從而提升勞動生產率,這樣才能推動社會往前走,但我們現在發現的問題是,這個行業本身的創新效率太低。”在吳臣羽看來,較為高效的創業方式需要理解兩個核心,一是要找對方向,二是要小步快跑。

那如何才能去找對方向?吳臣羽表示,一個成功的創業項目必不可少的是其團隊要在前期進行商業調研,這段時間我們稱為“驗證期”,短則3個月,長則半年。需要去驗證什么?就是去驗證創業內容是否有較高的商業價值。

通過對創投行業的長期關注,吳臣羽總結了易項團隊歸納出的四種商業調研結果:第一種是單位商業價值較大,市場規模也很大;第二種是單位商業價值較小,但市場規模很大;第三種是單位商業價值較大,但市場規模較小;第四種是單位商業價值較小,市場規模也不大。

對于這四種調研結果,吳臣羽分別給出的評價是,很顯然第一種結果可以毫不猶豫去投入,但這樣的機會已經很少;第二種結果值得嘗試,很適合做流量的生意,且更適合可以支撐長期投入的大公司去做;第三種結果則更像是一門生意,通過部分的投入可以讓團隊獲得鍛煉,或許也能借此賺點小錢,作為下一個方向的啟動資金;而最后一種結果,很顯然在經過一定的思考后就可以選擇放棄。

將四種調研結果擺在面前,大多數人都能辨別出哪種結果的創業成功率更高,但在實際的創投行業中,正是因為創業者缺乏對商業調研重要性的認知,而看不清楚這一點,而這也正是吳臣羽此前所說的,選對方向的重要性。

而在選好方向后,吳臣羽強調同樣需要創業者了解的是,什么叫“小步快跑”。

“一個創業者一定要知道的事情是,創業本身是一個成功率很低的事情,不夸張地說可能也就十萬分之一,為什么要強調這一點?因為在大概率成功和大概率失敗的不同心境下,人們做事的態度和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吳臣羽說,創業其實就是不斷嘗試的過程,在大概率失敗的前提下,創業者會選擇先以小資源投入,然后走一步看看能不能走通再走下一步。

吳臣羽進一步表示,相較于在大概率成功心態下,創業者可能選擇大步邁進的創業方式,上述小步快跑的做法可以盡可能的降低試錯成本。同時,當創業者驗證的東西越多,他的商業拼圖也會越完整,然后慢慢的就可以拼起來,這個初始的過程被稱為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即“最小化可行產品”),即建立最小最有價值原型的過程,也就是創投領域常說的精益創業。

“這是一種思想,是可以學習并且學會的,而這種精益創業的方式,可以讓創業者提高創業創新的效率。”吳臣羽說。

大部分人被攔在風口外

投資人的偏好也好,精益創業的思想也罷,終歸是可以依靠創業者的學習去了解并掌握的,但讓大多數創業者無緣風口的另一因素,還在于信息傳遞的時間差。

“盲目創業這種事情在創投圈很常見,但如果你可以先于別人收到風聲,提前找對方向,同樣可以比別人更接近成功。”吳臣羽說。

按照吳臣羽的說法,他通常把創投圈及領域相關的人群分成四個群體,從信息獲取的時間差來看:一線機構可能最先看到未來的風口;然后消息大概會在3個月后傳遞到二線機構;再經過3個月的發酵,可能一、二線已經基本完成了一波投資,這個消息會傳遞到媒體以及小部分創業者耳中;最后更多的創業者才會了解到這個風口。

“作為創業者,如果你是最后了解到信息的那批人,那你肯定沒有什么機會了。”吳臣羽舉例說,就比如此次易項風聲發布的首屆“風聲杯”年度榜單,在2018年最受關注的消費項目中,不乏社區團購、茶飲等熱門風口。

但吳臣羽表示,這些是2018年的風口,他對還準備涉足上述領域創業者的勸誡是,這些風口最好就不要再跟了。因為風口的窗口期最長不過半年,而上述領域的窗口期已經結束,后續的資源只會向頭部玩家聚攏,而行業比拼的是跑通模式的速度和市場占有的規模,盲目入局只會是浪費資源。

“盡管殘酷,但事實卻是如此,而這也正是易項要打造創投核心圈信息聚集社區‘風聲’的原因。”吳臣羽說,“風聲”的初衷其實是想解決上述信息時間差的問題,因為只有加強信息的交流,才可能讓相關創投從業者提高決策質量,進而推動整個行業往前走。而為“風聲”的信息質量提供保障的是平臺高標準的用戶資格審核機制,一定要是創投圈核心圈的人士,或是部分有過實踐和融資經歷的創業者。

其實,信息應用的重要性已經被大多數人所知悉,哪怕走進一家經常去的街邊小餐館也能發現,他們調整菜單菜品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究其原因,是信息化程度高了,他們更能清楚什么是用戶的需求。但吳臣羽也表示,創業除了要去獲取信息外,還需要根據信息的導向及時做出反應。

“為什么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受到投資人關注后,后面還會有更多的團隊跟隨風口?甚至在有類似BAT這樣的大團隊入局一個領域后,仍然有很多小團隊扎堆進軍?其實賭得就是對信息和形勢的反應速度。”在吳臣羽看來,在早期的創投市場,創業企業的近身作戰能力同樣是被投資人所看重的品質,應對新的市場空間,快速優化調整以及靈活的模式轉變,讓小團隊小企業也具備“螞蟻咬死大象”的可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