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揭秘農業股“春播”背后投資邏輯

中國證券報 2019-02-18 09:32:37

有業內人士認為,市場對養殖周期的認可度越來越高,板塊2019年有望震蕩偏強,但在相關利好落地后的一段時間內,需謹防獲利資金出逃導致的概念股回落。

Upload_1550453375161.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股市中有一些板塊經常會有節點性布局機會。比如每年1月-2月份,農林牧漁板塊就常出現一輪行情。”上海某私募基金經理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其在2018年年末便提前潛伏農業板塊,如今在農業股上的收獲頗豐。

從養殖概念股氣勢恢宏的反彈行情中,可以捕捉到公募基金、游資等資金的身影。這背后既有固定節點的慣常布局,也納入了2019年農業板塊景氣預期。

多路資金搶食

上周,申萬農林牧漁板塊大幅反彈。數據顯示,周漲幅高達3.2%,創近12周來最大單周漲幅。

加倉的各路大軍中,不乏公募基金身影。數據顯示,2018年末公募基金持有農業股44只,持股市值209.01億元,占全部持股市值的2.78%,環比上季度提升了1.1個百分點,處于2016年以來的第三高點。最高點為3.13%,出現在2016年一季度。細分到二級行業,畜禽養殖和飼料的配置吸引力上升,其他二級行業有所下降。畜禽養殖業,2018年末機構持股市值為111.25億元,占機構持有農業股市值的比重為53.23%,環比上一季度上升2.52個百分點。飼料板塊,2018年末機構持股市值為66.98億元,占機構持有農業股市值的比重為32.05%,環比上季度上升6.11個百分點。

“機構青睞養殖和飼料板塊,表明其對2019年豬價反轉和養豬公司業績回升的預期在升溫。”太平洋證券分析師程曉東表示。

交易所盤后數據顯示,在機構提前布局之際,游資也不甘落后。如“華泰系”大規模介入雛鷹農牧。龍虎榜數據顯示,2月15日雛鷹農牧漲停,成交額達5億元,其中華泰證券無錫解放西路營業部和成都南一環路第二營業部分別占據了買入前兩大席位,買入1729.15萬元和1625.85萬元,合計占當日成交額的6.71%。

雛鷹農牧在1月31日發布的2018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顯示,2018年公司預計虧損290000萬元-330000萬元。

在業績不及預期的背景下,為何資金仍然逆向布局呢?

“資金集中在年初‘春播’農業股,短期來看,主要是建立在重要文件的預期之上。”前述私募基金經理表示。

周期復蘇在路上

除此之外,從周期角度來看,興業證券分析師陳嬌認為,2019年起將是農業大年。

“目前全市場景氣邊際向上的行業不多,農業是其中之一。分子行業看,農業里的養豬板塊邊際向上的確定性高,且兼具成長性;養雞行業則持續較高景氣。”陳嬌稱。

細分板塊成分股來看,市場對于行業景氣度的回升早有體現。生豬養殖股中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等個股,在市場下跌中逆勢上漲。數據顯示,牧原股份和溫氏股份2018年8月21日以來分別累計上漲99.53%和57.25%,同期滬綜指則下跌0.6%。

“2000年至今,我國生豬價格共經歷四輪完整的虧損周期,2001年2月-2003年9月虧損32個月,2005年10月-2007年4月虧損15個月,2009年5月-2010年9月虧損15個月,2012年5月-2015年6月虧損28個月,每輪虧損周期至少達到15個月。在爆發非洲豬瘟之前,本輪下行周期僅經歷4-5個月虧損,頭均最大虧損幅度僅為228元,無論是虧損時間還是虧損幅度都低于歷史平均值。但相關疫情的爆發為豬周期帶來了變數,豬價反轉有可能在2019年提前到來,受此影響,市場關注度明顯高漲,生豬養殖股因而表現不俗。”華創證券農林牧漁首席分析師王鶯表示。

養雞概念股中,圣農發展2018年10月18日以來累計上漲46.92%。這得益于行業景氣度提升。公司2018年業績公告顯示,2018年歸母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上升376.04%-385.57%,盈利150000萬元—153000萬元。

東北證券分析師李瑤表示,春節過后雞苗毛雞價格高開。上周(2月11日-2月15日)山東地區雞苗周均價7.75元/羽,與春節放假前相比上漲13.55%;同比上漲127.94%。春節后,由于中間商庫存偏低,中間商補庫存需求上升,帶動毛雞、雞苗價格上漲。從白羽肉雞祖代一日齡苗引種到商品代雞苗供應的周期推算,2018年10月份的祖代高引種將在54周后傳遞至商品代雞苗供應,預計2019年11月份前商品代雞苗仍將保持供給趨緊狀態。

預期會否透支

不過,從目前漲幅來看,農業板塊景氣回升的預期會否已經透支了呢?數據顯示,申萬農林牧漁行業指數2018年10月19日以來累計反彈幅度達29.13%,同期滬綜指漲幅7.88%。部分農業股如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區間漲幅超100%。

而且從業績上看,2018年農林牧漁板塊整體業績并不算佳。東莞證券分析師魏紅梅表示,2018年前三季度,農業板塊凈利潤同比下降15.29%。對于第四季度而言,由于多數農產品的需求或者供應下降,即使在農產品價格并未出現太大波動的情況下,農林牧漁多數公司在第四季度業績或環比下滑。因此,預計2018年農林牧漁公司全年凈利潤可能下降。

“然而,業績呈現增長的公司數量增加,同時,中間階層公司前期利潤基數不大,且具備一定的規模與品牌效應,因此,中間階層公司有向上突圍的能力。”魏紅梅指出。

浙商證券分析師梁晗表示:“通過歷史復盤,我們發現歷次重要文件發布后的15個交易日,農業板塊上漲的概率為100%,2004-2018年,農業板塊相對滬深300有超額收益的年份達到11年。”

有業內人士認為,市場對養殖周期的認可度越來越高,板塊2019年有望震蕩偏強,但在相關利好落地后的一段時間內,需謹防獲利資金出逃導致的概念股回落。

放眼當前的春季行情,國盛證券分析師張啟堯認為是未到放手時。首先,市場情緒遠未到高漲甚至非理性的程度,對當前的利好保持著冷靜,對后續利空保持警惕,因此反而會降低市場風險,調整時不必過度恐慌;其次,從歷史經驗看,過去幾輪春季攻勢結束都伴隨明顯的利空出現(尤其是流動性層面),當前也并未出現;第三,當前經濟和盈利的真空期仍未結束,海外這波修復幅度也超出市場預期,建議繼續把握賺錢窗口。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揭秘農業股“春播”背后投資邏輯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