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17 23:48:35
1月17日,中國證監會核準了江蘇立華牧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華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據悉,公司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4128萬股,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低于10%,本次發行股份均為新股,公司股東不進行公開發售股份。
作為國內大型的畜禽養殖企業,在行業內深耕多年后,立華股份終于翻開另一個新的篇章——登陸深交所創業板。2015年至2017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4.38億元、5.2億元和7.9億元,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
立華股份稱,公司股票發行上市后,不僅可以拓寬融資渠道,利用資本市場加快企業發展,而且也將有助于提升企業知名度,增強公司凝聚力。
募集資金擴充產能
公開資料顯示,立華股份(原江蘇立華牧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是一家集科研、生產、貿易于一身、以優質草雞養殖為主導產業的一體化農業企業,同時公司也是江蘇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江蘇省農業科技型企業、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
具體而言,立華股份的主營業務涵蓋商品代黃羽肉雞活雞、商品豬活豬以及活鵝等,主要銷售給個人中間商(雞販、豬販)、屠宰場、食品加工企業等,最終通過批發市場、農貿市場以及商超等途徑供應消費者。
縱觀立華股份的發展歷程,公司最早是憑借著自主培育的優良品種—“雪山雞”系列黃羽雞打開了市場。
上世紀末,立華股份的創始人、“碩士雞倌”程立力帶領團隊,經過數年努力,終于以西藏藏雞和云南茶花雞為主要育種素材,培育出雪山雞配套系這一新品種。這種雞青腳麻羽,好看、好吃、好養、野性足,屬于黃羽肉雞中的高檔優質產品,上市后即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1999年,立華股份開啟品牌化之路,于當年注冊了黃羽雞的“雪山”商標。如今,由立華股份出產的“雪山”系列黃羽雞不僅被農業部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江蘇省名牌產品”,“雪山”商標被認定為“江蘇省著名商標”。
此外,目前立華股份也已經是僅次于溫氏股份的國內第二大黃羽雞養殖企業,2015年至2017年,立華股份實現黃羽雞銷售量分別為1.93億只、2.32億只、2.55億只,占全國商品代黃羽雞銷售量的5.17%、5.93%、6.91%。
除了培育黃羽雞之外,立華股份還于2011年開始發展生豬養殖業務。2013年1月首批商品豬順利上市,截至2018年6月末已經形成了存欄商品豬13.19萬頭的規模。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不論是黃羽雞行業,還是生豬行業,現階段均存在著規模化程度低的狀況,同時雞肉和豬肉也是消費者喜愛的主要肉類食品,在我國傳統的飲食文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預見的是,上述行業未來發展空間仍然巨大。
立華股份發行股份的募集資金投資用于“安慶立華年出欄1750萬羽一體化養雞建設項目”等6個項目及補充營運資金,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達產后,將直接新增產能商品代黃羽雞3500萬只、商品豬30萬頭。
創新模式帶動社會效益
創新是一個企業進步的靈魂。通過多年的探索,立華股份在傳統的合作養殖基礎上,培育出了新的合作養殖的模式。
其中黃羽雞業務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養殖模式,這種合作養殖模式在保留了“公司+農戶”模式下統一提供藥品、苗雞、飼料,并統一指導防疫與回收等環節的基礎上,鼓勵農戶加入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來協調與平衡公司、農戶所面臨的風險與利益。
在生豬養殖業務方面,立華股份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公司通過自建商品豬養殖基地,對農戶進行封閉管理,有利于公司進行統一消毒與免疫工作,能夠進一步降低不同階段與批次商品豬之間疾病傳播的風險,同時公司對于農戶的養殖操作能夠實時監控,極大地降低了農戶違規養殖的風險。這樣既保證了農戶合作養殖的積極性與責任心,又充分降低了農戶合作養殖過程中的道德風險,最終達到公司與農戶的共贏。
創新的合作模式,形成了立華股份與合作農戶之間合理穩定的收入分配機制與明顯的致富、扶貧示范效應,使得兩者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相互信賴關系。不僅使公司的業務得到了大力發展,也帶動了合作農戶的脫貧致富,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根據公司的披露,2017年,公司黃羽雞業務和生豬養殖業務的合作農戶平均結算收入分別達到了11.71萬元和9.71萬元,大幅提高了當地農戶的收入水平。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公司下屬子公司安慶立華地處國家級貧困縣安慶市太湖縣,公司響應安徽省政府、安慶市政府以及太湖縣的精準扶貧工作號召,在當地積極發展養殖產業,致力于產業扶貧。2017年,與安慶立華公司合作的農戶有333戶,當年戶均結算養殖收入達到了13.35萬元。
立華股份表示,隨著公司業務未來的進一步擴張,還將帶動更大范圍的農戶共同脫貧致富,繼續為解決“三農”問題及“精準扶貧”做出貢獻。
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優勢
需要注意的是,相對于僅覆蓋單一或部分生產環節的畜禽養殖企業,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的企業更有利于增強應對市場波動與風險的能力。
通過多年的發展,立華股份在黃羽雞業務和生豬養殖業務方面已擁有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據了解,公司目前在黃羽雞養殖業務方面已經實現對祖代父母代肉種雞養殖、雛雞孵化、飼料生產、商品代肉雞養殖、商品雞屠宰等全產業鏈的覆蓋,在生豬養殖業務上也基本覆蓋了祖代父母代種豬養殖、商品代繁育、飼料生產等產業鏈。
以黃羽雞業務為例,這種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優勢之一在于,公司可以通過有效整合分散的肉雞生產環節,能夠根據當前市場價格波動情況及對市場供求變化的預測,適度、及時調節存欄種雞、商品代雛雞、種蛋、飼料等產業鏈各環節的產出數量,通過統籌安排減弱了商品代市場價格大幅波動對公司生產經營所造成的不利沖擊。
另外,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還有利于增強公司異地擴張能力。
筆者了解到,由于黃羽雞種蛋、苗雞運輸及農戶發展具有較強的覆蓋半徑要求,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下,成熟子公司能夠通過就近輸送種蛋、苗雞及飼料的方式,帶動新設子公司盡快發展農戶及占據市場,有助于縮短新設子公司投資回收期,實現生產規模的快速異地擴張。
此外,對于消費者而言,在享用雞肉、豬肉的同時,對于食品的安全狀況亦是越來越關注。而食品安全則要求行業內的企業從飼料生產、禽畜養殖等多個環節進行保障。
而在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之下,消費者對于食品的安全則可以更加放心,因為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有助于公司搭建食品安全可追溯管理體系。
招股意向書顯示,立華股份建立了橫貫技術、生產以及采購等多條業務線的飼料配方一體化管理體系,綜合考慮實際生產需要及成本等因素,能夠兼顧、平衡飼料營養與成本要求。
立華股份表示,公司在食品安全控制、產品質量控制、疫病防治、規模化經營、生產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模式特色和技術優勢。
未來,立華股份將繼續秉承“誠信、合作、創新、規范”的經營理念,踐行“精誠合作、共同富裕”的企業精神,抓住我國消費升級、畜禽養殖行業產業化發展及農業生產模式轉型的多重歷史機遇,繼續積極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創新合作養殖模式,通過充分發揮公司在業務模式、內部管理、生產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擴大黃羽雞、生豬等的養殖規模,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并適時開展下游屠宰加工業務,以進一步增強公司競爭力,并最終將公司打造為一流的優質、安全食品供應商。 文/吳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