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訪成都市政協委員彭小利:天府文化“走出去”,關鍵點在哪?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1 16:32:56

1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五屆成都市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開幕,成都市政協委員、萬利傳媒董事長彭小利帶來《天府文化走出去融入“一帶一路” 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的幾點建議》的提案。

 每經記者|謝孟歡    每經編輯|楊歡


受訪者本人提供

文化“走出去”已迎來新契機,成都也在加速“發力”:到2020年,天府文化成為國際傳播名片,建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天府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今天(1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五屆成都市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開幕,成都市政協委員、萬利傳媒董事長彭小利帶來《天府文化走出去融入“一帶一路” 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的幾點建議》的提案。在現場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彭小利表示: “文化走出去要依附于產品。”

文化產品與國際接軌

圖片來源:攝圖網

事實上,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成都一直不乏國際化的文化IP,但是從世界影響力來看,仍有不足。彭小利指出天府文化走出去的“四個缺乏”:

一是缺產品,主要缺乏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的文化產品;二是缺通路,缺乏從國內走向國際的有效通道和傳播平臺;三是缺金融資本支持,無法做大做強,走出國門;四是缺政策環境,城市宣傳和文化交流較多,文化產業、文化產品輸出較少。
“過去,文化走出去更多停留在城市宣傳和文化交流的層面。”彭小利表示,文化走出去必須依附于產品,“比如說寬窄巷子搬不到北京,搬不到世界,但川菜、川茶等文化產品卻能讓世界品析。”而這背后,便要求從文化交流上升到助推文化產品輸出形成外向型文化產業的發展。

具體來說,增強文化產品開發,促進產業培育發展就極為關鍵。彭小利指出,首先,要創造具有天府文化符號特色的內容和表現形式,生產體現天府文化元素且被國際市場認可的文化精品。其次,要加強對傳統優秀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保護和利用,積極推進相關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工程,創造具有天府文化符號特色的文化外貿產品。第三,要走原創路線、精品路線,文化產品在技術表現手法上,要與國際市場接軌,按照世界各地的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量身制作具有天府文化內涵的產品。

“天府文化和產品相融合,能更好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讓天府文化走向世界。”彭小利說道。

“綠道+文化”展示城市特色

成都武候區天府芙蓉園健身綠道(資料圖)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天府文化要走出去,除了以產品打通通道外,天府文化也要和城市內部的各個方面做好融合。

對此,彭小利舉例,對于文化企業缺資金融資難的問題,就需要強調“文化+金融”的創新模式。比如引導金融服務機構結合文化產業特性創新金融模式,以版權質押擔保、文化出口貿易協議獲取融資,解決文化企業資本瓶頸。
“比如探索設立對外文化產業基金,加強‘一帶一路’國家文化領域的金融合作,也能進一步促進天府文化走出去。”彭小利在提案中如是建議。

一個更為直觀的例子是天府綠道建設中天府文化元素的融入。作為世界規劃最長的綠道體系,將文化融入綠道也是向世界展示天府文化魅力的有效途徑。

這也是彭小利的另一個提案方向,在他看來,天府綠道除了是一條生態之路,更是一條文商旅體融合發展之路,要以“綠道+文化”展示出成都的城市特色。

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綠道的“建設元年”。據統計,2018年成都建成各級綠道1914公里,天府綠道總體達到2607公里,其中,錦江綠道63公里、熊貓綠道102公里、錦城綠道180公里……而不可忽視的是,無論是熊貓文化,還是川西民俗文化,綠道上總少不了一系列文化符號。

戴德梁行的評估顯示,“天府綠道帶動了綠道及周邊區域的旅游發展,推動了天府文化的傳播,提升了成都市的軟實力。”

“城市綠道應該把城市的文化深度植入,既是一條生態道、又是一條文化道,最后成為天府文化與農商旅體融合發展的創新載體。”彭小利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綠道 天府文化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