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寶 2019-01-08 11:56:57
2018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放緩,二級市場股價連連下跌。曾經大量置產、瘋狂抵押貸款開疆拓土的大股東也感受到了“中年危機”的來臨。

圖片來源:數據寶
2018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放緩,二級市場股價連連下跌。曾經大量置產、瘋狂抵押貸款開疆拓土的大股東也感受到了“中年危機”的來臨。
二級市場股價的下跌,大股東的財富快速縮水,質押股份面臨爆倉的危險。2018年末,兩市共3433家公司的股東參與了股權質押,質押股份總市值4.4萬億元,占上市公司總市值的10%。141家公司的股票質押比例超過50%,562家公司控股股東質押比例超過80%。
2018年共108家上市公司實控人發生變更,77家公司控制權喪失,民企數量最多,占比七成。喪失控股權公司占實控人變更公司的比例為71%,為近三年來最大值。8家ST公司控制權喪失,ST準油與*ST云網被迫通過司法拍賣的方式轉讓控制權。永輝超市、網宿科技、掌趣科技、東方新星等14家公司控制權變更成“無主”狀態。喪失控股權公司的股價2018年平均跌幅達38.9%,遠遠跑輸大盤。
108家控制權轉讓的公司中,11家公司控制權獲國資接盤。估值方面,國資接盤股平均市盈率為24倍,5股市盈率不足15倍。從二級市場走勢來看,國資接盤并未能提振股價的長期走勢,絕大部分個股市值縮水嚴重。
失業大潮下政府啟動了救助措施,燃起了大股東一線希望。收入銳減、徘徊在失業邊緣的大股東紛紛申請領取政府救助金。東方財富數據顯示,10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受援”公告,46家公司已實施完成,其中來自電子和機械設備行業的公司最多,均有13家。
(聲明: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