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6 00:06:38
美國《科學》雜志日前刊發一項研究成果說,美國研究人員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縮短農作物的“光呼吸”路徑,可使某些農作物增產達40%,有望用于應對全球人口增長帶來的糧食短缺挑戰。
在富氧環境中,作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能量時會產生有毒物質。這種有毒物質要依靠“光呼吸”降解,但“光呼吸”迂回復雜的反應過程會損耗能量,進而影響作物產量。為降低這種能量的消耗,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分校等機構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和調控,大大縮短了“光呼吸”的反應路徑。
在為期兩年的田野研究中,他們發現,經基因改造縮短“光呼吸”路徑的作物生長更快、更高、莖部更粗大,比普通作物多產出40%的生物質能。目前,田野研究主要利用煙草展開,下一步研究人員將嘗試用這種技術使大豆、豇豆、大米、馬鈴薯、西紅柿、茄子等農作物增產。(新華國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