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10年風投潮:2018年BAT投了近300家公司布局17國!互聯網科技公司迎瘋狂上市潮

21數據新聞實驗室 2018-12-30 20:13:41

2018年是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巨頭與風投機構的深耕有了結果,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迎來最熱上市潮;也是這一年,互聯網發展遭遇波折,共享經濟屢被質疑,互聯網公司裁員傳聞涌動,資本寒冬言論再起。

但撥開云霧,可以見到的事實是,互聯網風投仍是市場熱點,巨頭盤踞擴張、布局全球,互聯網經濟比以往更為深遠地影響著各行各業。

一、資本寒冬將至?風投依舊火熱,但融資額下降

今年風投行業投了多少錢?募集了多少資金?還剩下多少資金?

由上圖可得出幾點現象:

①中國風投投資規模10年增長約10倍,發展迅猛,2018年前11月投資規模超前年總額,但就全年數據而言,增長幅度趨緩已成不爭事實;

②融資規模在過去兩年曾超500億美元,但2018年前11月數據僅為392億美元,預計全年融資總額下降幅度加快;

③融資規模大于投資規模,導致中國可投資資本存量不斷上升,風投行業資金余量充足,高達1205億美元(與美國去年數據持平),高質量項目仍有機會獲得投資;

④總體而言,資本寒冬雖不屬實,但投資額增長放緩、融資額下跌,市場亟待新的科技熱點驅動,投資創業環境也需進一步改善。

就數據而言,中國風投市場依然巨大,2018年風投熱度不減,除風投機構(VC)攻城略地外,企業風投(CVC)的資本也加速布局。為搶奪互聯網市場,服務母公司戰略計劃,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小米等互聯網巨擘2018年風投加速。

二、騰訊阿里雙寡頭?互聯網巨擘風投不相讓

由上圖可得出以下幾點現象:

①2018年,騰訊阿里投資加快,雙寡頭局面初現。

  • 2018年騰訊對外投資創新高,在BAT巨頭中領先,目前已投資公司達132家;

  • 2018年,阿里巴巴(不含子公司)出手達63家,也創下投資數量新高,約為騰訊的一半;

  • 2018年僅百度(非集團)投了19家,因被指投資落后于阿里和騰訊,百度于2016年成立百度風投、百度資本后投資加速,2018年整個集團投了超過60家公司。

②除BAT外,互聯網第二梯隊也在攻城掠地。

  • 京東2015年曾投資69家達到高峰,近兩年對外投資放緩;

  • 小米去年達到45家的對外投資高峰,2018年僅為20家(但除小米投資外,雷軍的順為資本有更多布局);

  • 美團對外投資起步晚,近年來呈現平穩提升態勢,2018年對外投資9家公司。

互聯網新秀對外投資布局加速,總體而言,目前中國企業風投由BAT領銜。除了資本體量大,巨頭BAT相比小米、京東等互聯網第二梯隊,在投資邏輯上是否存在差異?

三、全球布局加速:2018年BAT投資版圖

從數據上看,阿里在企業服務、電商、汽車交通和本地生活四大賽道投資事件占超過一半,可看出其圍繞2B優勢布局的投資邏輯。

①2018年阿里對B端布局尤為重視,在企業服務已經投資12家公司,是阿里最為重視的賽道;

②至于老本行電商領域,阿里也投了12次,包括共享衣櫥品牌“衣二三”,農村電商“匯通達”等;

③在本地生活領域,為搶奪線下流量,阿里出手9次,看中的企業包括便利店連鎖品牌“喜士多”,自動售貨機企業“友寶”等。

與阿里不同的是,騰訊具備強大的社交基因,鞏固流量、高效變現是核心。

①騰訊通過大量投資文化娛樂領域,擴寬流量入口。2018年騰訊在文化娛樂行業的投資達42筆,數量在各賽道遙遙領先,與其它巨頭對比,在該領域也占據優勢;

②電商投資方面,騰訊更加注重社交電商,2018年騰訊投資了有贊、拼多多、每日優鮮等12家社交/社區電商平臺,拼多多更是成功上市;

③騰訊通過京東對線下永輝、步步高等平臺的投資,以及云計算、AI技術等投資布局,在新零售方面與阿里形成全面對抗的局面;

④2018年,為搶占互聯網教育投資的先機,騰訊加碼在線教育投資,出手達12家。

搜索是百度的根本,企業級搜索服務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

①百度2018年在硬件行業投資出手19次,企業服務領域出手15次,從投資布局看,對研發企業的偏愛,延續其高科研投入的互聯網基因;

②2018年百度11次出手醫療健康行業,在百度的帶領下,2018年投資數量占到歷年醫療健康領域投資數量的一半;

③在線上領域,通過自身搜索引擎的優勢,投資文化娛樂領域中音樂、視頻等企業,擴大流量入口的同時在細分類目上提升搜索能力。

縱觀BAT投資版圖觀察,BAT均圍繞各自的優勢進行布局,如:阿里的2B布局、騰訊的社交帝國、百度的搜索技術;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中國互聯網巨頭全球布局加快,特別是對印度、東南亞的資本輸出。

2018年,BAT投資了42家海外公司,資本布局涉及17個國家。阿里投資印度最大的移動支付和電商平臺Paytm、美食訂餐配送企業Zomato以及物流公司XpressBees;騰訊投資了印度最大的音樂流媒體Gaana、運動游戲平臺Dream11、新聞聚合應用NewsDog;與阿里、騰訊不同的是,百度2018年投資的10家外國公司均在美國。

2018年,線上傳統搜索式流量紅利近乎見頂,線下資源和社交流量成為互聯網行業爭奪的重點。盡管互聯網巨擘之間競爭激烈,但仍有不少公司獲得了兩家及以上資本的青睞。

四、2018年哪些公司受巨頭的共同青睞?

由數據可看出一些現象:

①被互聯網巨頭共同看中的企業,主要集中在企業服務和文化娛樂領域,顯示技術和流量仍是互聯網企業爭奪的關鍵資源;

②其中,騰訊、小米合投趣頭條,騰訊、京東、蘇寧等以340億人民幣入股萬達商業地產,阿里巴巴和騰訊共同投資WPP、小紅書、華人文化集團CMC等公司。

發展的道路并不平坦,明星公司如阿里今年兩次出手的ofo共享單車遭遇危機,錘子、金立或欠薪或破產,人人網、當當網等公司落寞,這一年互聯網經濟波折不斷。但市場競爭總是優勝劣汰,有失敗者就有成功者。

五、風投推動之下:2018年中國科技公司迎瘋狂上市潮

由以上數據可得出幾點現象:

①風投資本推動下,截至12月26日,2018年已有52家互聯網科技公司在香港或美國上市,是2014年上市潮的兩倍多,創下互聯網科技公司赴境外上市的新紀錄;

②今年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市值排行中,小米、美團、拼多多、騰訊音樂進了前5名,這幾家獨角獸公司均有騰訊投資的影子,無疑,騰訊是今年科技公司上市潮的贏家;

③年初B站和愛奇藝在納斯達克吹響IPO號角,年中獵聘、小米、映客、拼多多、美團點評等互聯網巨擘扎堆上市,年末騰訊音樂、360金融成功出海為2018年上市潮畫下句號。

得益于科技創新帶來的動力,早期中國互聯網概念通過吸引傳統風投資本,抓住機遇,BAT成功突圍,其后的2014年互聯網科技公司迎來一小波上市潮。成為行業巨頭的BAT,因發展戰略需要,反過來輸出資本、拓展版圖,與傳統風投機構一起,把互聯網風投再次推向白熱化。資本與巨頭合力,幾年間風投巨量涌進,小米、美團、拼多多等獨角獸登陸資本市場,造就2018年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瘋狂上市潮。

風投資本的影響在繼續加大,除了傳統風投機構和BAT投資擴大外,京東、小米等互聯網第二梯隊也加入戰場。未來的互聯網經濟會怎樣發展?BAT的全球布局會否繼續加速全球布局?互聯網新秀會否加大投資?不久的將來,互聯網科技公司會不會出現又一波IPO風潮?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21數據新聞實驗室 記者:黃良東,吳桂興,實習生,付麗敏 

責編 湯亞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0年風投潮 BAT布局 互聯網科技公司上市潮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