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30 19:29:00
電影像游戲一樣了?最近,美國的Netflix公司發布了一部電影,名叫《黑鏡:潘達斯奈基》,觀眾可以自主選擇劇情發展,這一次,主角的命運,掌握在了我們手中。該影片上線不到兩天,就迅速掀起一波波熱議浪潮,因為它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電影,而被網友稱為“史上第一”。
每經記者|杜蔚 王嘉琦 每經編輯|孫志成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如果1912年4月14日的夜里,泰坦尼克號船長有驚無險地躲過了冰山,窮小子杰克和白富美羅絲會不會有另一段故事?
如果《花樣年華》中的周先生真有多的一張船票,他會不會帶蘇麗珍一起走?
如果至尊寶沒有變成孫悟空,他會不會珍惜紫霞仙子?
……
要是有機會走進這些揪心的情節,你或許會幫主人公作出另一種選擇。
最近,美國的Netflix公司發布了一部電影,名叫《黑鏡:潘達斯奈基》(Black Mirror:Bandersnatch)。影片簡介上說,這是一部90分鐘的片子,故事發生在1984年,男主角斯蒂芬是個程序員,因為受到一本小說的啟發,準備開發一款游戲,卻陷入了一場混亂之中,開始懷疑現實和自己的認知。
《黑鏡:潘達斯奈基》預告片
很普通,對吧?
可是,有人看完這部電影只用了40多分鐘,有人卻用了312分鐘。他們并沒有看錯片子,而是因為觀眾可以自主選擇劇情發展,小到吃麥片還是玉米片,大到如何處理一具遺體,都得由觀眾來抉擇,一個抉擇又會引出另一個抉擇……
這種玩法一下子讓游戲玩家和影視劇迷都炸了鍋:這一次,主角的命運,掌握在了我們手中!
電影開始播放后,屏幕上會出現一臺老式電視機,提示你在之后的正片中會出現不同的劇情選項,觀眾將有十秒鐘做出選擇。
電影開頭,程序員斯蒂芬在一個早晨醒來,腦中萌生出一個想法:將交互小說《潘達斯奈基》開發成一款游戲。而斯蒂芬的父親正在準備早餐,這時候觀眾就要為主角作第一個選擇了:是要吃桂格白糖莎翁,還是家樂氏玉米片?

不要小看這些簡單的選項,因為每個選擇會影響著后續劇情的發展。類似的選擇在電影中還有很多。

圖片來源:Netflix

圖片來源:Netflix
因為每條支線后都埋著很多選擇,理論上,各種選擇排列組合后,會產生成千上萬種結果,每一次選擇就如同打開了一個新的關卡,正因為此,很多觀眾將這部電影當作游戲來玩。有網友說:這部電影太奇葩了,我一晚上播放(玩)了三回。

但有時候,故事的發展令人抓狂,你明明做了不同的選擇,卻可能引向同樣的結局。就像這位網友哭訴道:我已經播放(玩)四回了,卻沒能給斯蒂芬一個好的結局。

事實上,盡管觀眾可以做的選擇眾多,但Netflix只給了5個不同版本的結局,觀眾在過程中有可能因為錯誤選擇而得到重新選擇的機會,但新的選擇未必會得到更好的結局,也可能會走向相同或者更糟糕的結局。
要看完5種結局,一共需要312分鐘。有些愛劇透的網友甚至貼出了情節選擇的路線圖。

盡管官方已經明確了只有5種結局,但依然有人不甘心,想通過各種組合來尋找影片中的彩蛋。
除了能決定故事發展,觀眾還有一種得到主人公反饋的感覺。比如,在一個橋段中,斯蒂芬對著醫生大喊:“我沒有被控制!”
不過,觀眾也別太得意,因為,制片人Russell McLean在接受采訪時說:“你覺得你能選擇故事的結局嗎?”“其實《黑鏡》也在選擇你的結局”。
《黑鏡:潘達斯奈基》上線不到兩天,就迅速掀起一波波熱議浪潮,因為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電影,而被網友稱為“史上第一”。
說起做這部影片的初衷,主創人員認為,人們看電影的方式應該改變一下了。在Netflix里負責產品創新的Carla Engelbrecht對《紐約時報》說:“我們習慣了按下‘播放’,隨手把遙控器扔在一邊,癱在沙發上,等著被電視節目‘沖刷’頭腦。2歲的小孩都是這樣。”
盡管現在電子設備各種各樣,但觀看電視的方式還是單向度的。而交互式電影的想法很簡單:如果觀眾能夠參與故事發展,就更會感同身受。
Netflix產品部門的副總裁Todd Yellin說:“如果發生了悲劇,你(觀眾)就會垂頭喪氣,因為你得為此負責。如果主人公成功了,你同樣會倍感驕傲,因為這是你做的選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Netflix并不是第一個吃“交互式電影”螃蟹的公司。這種類型的電影最早可追溯到1967年。在一部名為《自動電影》的電影中,觀眾可以通過按手中的紅綠按鈕來投票選擇劇情發展。近年來,《暴雨殺機》《底特律:變人》《晚班》等打著“互動電影游戲”標簽的作品也層出不窮。
那么,既然“前輩”眾多,為何偏偏是Netflix的《黑鏡:潘達斯奈基》被認為顛覆了大眾思維,具備開創性意義呢?
“一方面得益于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讓Netflix擁有較高的技術手段,給予觀眾更好的視覺體驗,而這在以前很難做到。”艾媒咨詢創始人張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表示,“另一方面,電影發展到現在,經歷了大制作、大明星、大炒作,當這些招數都用完之后,很多電影‘不靈’了。觀眾期待的是既好看又有意思的內容。”
除了好看好玩,有人甚至認為,Netflix采取交互式電影是為了“防盜”。眾所周知,在互聯網平臺播放的作品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一旦開播,難免遭遇盜版風險。而《黑鏡:潘達斯奈基》仿佛是自帶一身防盜盔甲,因為在觀看過程中,既不能快進后退,也不能使用離線功能,全片沒有進度條,一切都需要在Netflix的官網或App上操作。即便有虎視眈眈的“偷盜者”費勁心血,將5個小時的內部全部下載,也無法獲得完整游戲體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