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拐點2018:財富管理變陣,慢錢科技如何破局前行?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8 00:54:18

  逢8的年份都不平靜。回顧2018,財富管理行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劇烈的變革,引發這個“拐點”的因素有很多:外部環境的不穩定、資管新規的推出、剛兌的打破、債市違約、一輪輪的爆雷潮……這些事件的發生都對財富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2018年,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行業暴露了很大的風險。從信托、證券、私募等傳統財富管理機構,到互聯網理財平臺、金融科技企業等,他們都逐漸意識到自己所承擔的職能、扮演的角色,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區別。除了機構和平臺之外,客戶的習慣、觀念也有了重新的認識,從追逐市場熱點到越發的謹慎投資。

財富管理行業“拐點”的出現,折射出的實質是:市場從過去的野蠻生長逐漸回歸理性,從追求高收益到安全至上。在資本寒冬中,一些有問題的平臺或爆雷或退出,每一步都走得膽戰心驚,如履薄冰。慢錢科技是少數逆勢發展的金融平臺,并且在2018年憑借著穩健發展和創新實力,獲得了1.2億B輪融資。資本寒冬之下,各路資本余錢不多,這家公司憑什么受到諸多資本的青睞?

●基于財富管理行業的深度挖掘

據波士頓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已形成了規模達120萬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財富管理市場,僅次于美國。中國高凈值家庭(即家庭可投資金融資產超過約600萬元人民幣的家庭)已經超過210萬。

與高速增長的財富規模相伴的卻是亂象叢生的行業現狀,這里除了有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外,更多的是國內財富管理機構模式的弱點。目前中國大大小小的各種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數量已上萬家,小型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對優質資產機構并無議價權,甚至會被資產管理方直接拒之門外;而大型財富管理機構,最終的模式都是一家具有銷售能力的資產管理公司,擁有自己的資產管理公司,自產自銷。

前者因接觸不到一手的優質資產,為了生存不得不追熱點、什么產品火傭金高就賣什么,完全違背了財富管理為客戶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初衷;后者自產自銷的模式則很容易陷入自融的嫌疑,再優秀的管理人也有“偏科”,當積累到一定規模時,容易集中爆發風險。

三方財富管理機構的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規模,小型三方因為接觸不到優質資產,一旦產品集中爆雷,客戶也就“做死”了,公司也隨之倒閉消失;而目前國內排名前列的大型財富管理機構,其理財師規模也不過約2000人,按照一個理財師服務50個高凈值客戶算,也不過只能覆蓋到約10萬高凈值人群。

因此,可以認為目前中國傳統的財富管理模式面對迅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仍然力不從心,問題重重。正如慢錢科技的CEO范里浪所說的,“盡管財富管理行業的市場很大,但我們的基礎設置仍然十分落后,我認為在金融科技賦能財富管理的道路上,一定有一個全新的模式來改變我們的行業現狀,那就是Turnkey Asset Management Platforms(交鑰匙財富管理平臺服務)”

●立足行業需求,科技優勢成黑馬

正是看到了這一行業存在著巨大需求,慢錢科技TAMP是不同于傳統的財富管理公司的創新模式,以平臺的方式鏈接著整個行業,全力解決財富管理行業里一線理財師服務客戶和資產管理對于產品募集的痛點。

以理財師為例,他們以理財師合伙人的身份與慢錢平臺簽約合作,不再受到所雇機構產品的約束。慢錢科技平臺上鏈接的產品均是國內一流的信托公司、私募公司,且經過平臺嚴格緊密的風控篩選,在源頭上杜絕了自產自銷、風險集中的問題。除此之外,慢錢科技還提供客戶管理系統、產品管理系統、職業培訓系統、品牌營銷體系等服務,目前其所有的功能都已涵蓋在“慢錢APP”里,將理財師的服務流程系統化,全面升級理財師。也就是說,通過與平臺合作,理財師能將工作的重心放到客戶身上,專心為客戶提供理財咨詢服務,其它的后臺工作都交由平臺解決。

五年時間里,慢錢科技服務的理財師遍布全國80余座重點城市,平臺理財師已經超過10萬名,累計交易服務規模已達300億元人民幣。基于慢錢科技平臺財富端的積累,目前平臺已與多家信托公司、私募公司建立合作,讓專業的資產管理人為理財師提供安全穩健的產品。

另外,除了為資產方解決產品募集的關鍵性痛點外,慢錢科技還能為資產管理方提供定制化的專屬APP、小程序、H5等全系列的應用工具,一站性解決效率和合規問題,提升資產端產品募集效率。

對于慢錢科技五年來堅持走TAMP模式的原因,慢錢科技CEO范里浪稱,我們通過科技賦能三方財富管理機構、理財師、資產管理機構,最終目的是想為高凈值人群創造更多的價值,享受更優質的理財服務,買到更安全透明的理財產品,使我們整個財富管理行業良性循環發展。縱觀歷史,從私人銀行到傳統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再到目前的科技平臺模式,每一波變革都是產業的一次巨大升級,未來一定屬于那些能為行業解決痛點、給社會帶來價值的平臺。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