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7 20:26:46
科創板的推出,將導致“殼資源”的稀缺性必然會下降,對垃圾股的估值沖擊將是最大。應該站在中國經濟的大趨勢上做長期投資,接下來的趨勢分別在于消費升級、制造升級、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楊軍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2018年轉眼就要過去了,這一年資管新規的出臺,對于私募行業的影響也非常大,另外在利好政策不斷釋放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外資私募開始布局A股。展望2019年,A股市場在科創板的背景下,市場會迎來哪些巨變?2019年的投資機會怎樣?看好哪些領域的投資機會?北京星石投資合伙人、副總經理易爰言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專訪,我們來聽聽她對2019年有著怎樣的暢想。
NBD:科創板推出將對A股產生怎樣的影響?在科創板背景下,您怎么看明年的科技概念?
易爰言:首先,科創板是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完善與補充,會與創業板、新三板之間形成互補;其次,科創板是補齊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短板的增量改革,為全面推行注冊制積累經驗;第三,科創板承擔著引領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重擔,是爭奪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利器;第四,對A股可能會有一定的資金分流效應,但是長期將有助于推動A股形成良性的市場環境。
科創板的推出,將導致“殼資源”的稀缺性必然會下降,對垃圾股的估值沖擊將是最大。應該站在中國經濟的大趨勢上做長期投資,接下來的趨勢分別在于消費升級、制造升級、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消費的長期投資機會來自于龍頭集中度的提升和消費升級帶來的需求。制造的長期投資機會來自于進口替代、技術突破和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圍繞著這樣的發展方向,我們主要通過四條主線在科技和消費類別上配置價值成長股,政策變革的醫藥生物、技術領先的互聯網、高端制造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模式創新的新零售和品牌壟斷的大眾消費品等行業。
NBD:科創板實施更加市場化的準入方式,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盈利能力作出實質判斷的主體變為中介機構,您認為該如何落實中介機構責任?
易爰言:我們認為,提升信息披露的質量是治本之方,解決信息不對稱后,交由市場來投票企業是否具備持續經營能力、盈利能力,定價方面,發行人、承銷商有動機與投資者進行充分的信息溝通,形成市場化的發行定價,因為定價過低有損上市公司利益,而定價過高可能會發生二級市場不買賬而發生破發的可能。同時還要加大對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提升違法成本和監管震懾力。
NBD:您怎么看2019年的資本市場?看好哪些板塊的機會?背后的邏輯是什么?
易爰言:我們認為2019年市場波動將小于2018年,投資的機會也將多于2018年。估值殺無可殺,風險偏好正在逐步修復。自2月份以來市場持續下跌的主要矛盾在于宏觀去杠桿和中美貿易摩擦,而目前這兩個核心因素均發生邊際變化。中美貿易摩擦進入談判窗口期。短期有利于風險偏好的修復和吸引外資流入,同時關稅提升速度放緩也將邊際改善經濟預期。“政策底”探明,經濟托底政策接踵而至。年底出臺支持民營企業融資、設立紓困基金等措施,對沖經濟下行和市場悲觀情緒的政策已經出臺了不少,后續更大力度的減稅政策也值得期待。
另外,為緩沖去杠桿對于實體經濟帶來的壓力,今年前三季度,央行已經采用了擴大MLF擔保品、多次定向降準等多項措施,緩解實體經濟融資壓力。目前市場的資金成本也已經下行,從外部環境來看,目前全球流動性收緊的進程低于預期,人民幣匯率的壓力也有所緩釋,油價下行推動PPI回落,國內貨幣政策的制約也減少了,利率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人才紅利、技術進步等“慢變量”更重要,符合經濟發展方向的價值成長將優先受益結構性改善,產業升級都是未來的確定性方向,看好2019年價值成長股的結構性行情演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