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涉嫌財務造假的長園和鷹擴張往事:不設明確回款期 還推出過零首付租賃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7 17:03:34

一家武漢縫前裁剪設備企業的負責人向記者舉例稱,一臺設備若平均售價80萬元,那么和鷹則會對外賣到20萬元甚至更低。

 每經記者|歐陽凱    每經編輯|文多    

自曝子公司疑似造假,將長園集團(600525,SH)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長園集團股價也是接連受挫,連續兩天跌停。

12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長園和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園和鷹)正在內部大調整,因此次疑似造假的核查,部分收購的項目要么調整、要么暫停、要么終止,近幾個月來的銷售也處于半停滯狀態,不少財務上的報銷均被擱置。

作為國內數控裁剪裝備行業的龍頭企業,長園和鷹確實是行業中明星企業,在銷量、規模方面占據第一。據業內同行稱,為了擴大市場份額,長園和鷹也非常拼。結合業內人士與長園和鷹的過往表現來看,低價、拉長回款期限是公司的競爭手法。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截圖

回款模式被質疑

長園和鷹首先被同行提到的是低價競爭。一家武漢縫前裁剪設備企業的負責人向記者舉例稱,一臺設備若平均售價80萬元,那么和鷹則會對外賣到20萬元甚至更低。在他看來,這種低價銷售,能在短時間將銷量和規模做到業內領先,但他質疑能否賺錢。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長園集團的公告,2016年開始,長園和鷹在原有設備銷售業務的基礎上大力開拓智能工廠總包新業務。

“智能工廠”,以紡織、服裝產業鏈的角度來看,是使服裝生產的各個環節實現無縫銜接,全程不落地的自動化、智能化,被描述為“可以節省30%以上勞動力,提高50%以上生產效率”。

但在上述負責人卻認為:“和鷹提出的服裝智能工廠,它就是把縫前、縫中、縫后所有設備堆積在一塊,但縫紉中其實有不少環節還是需要人工的,機器完全不能替代。”

從如今的最新信息來看,3座智能工廠項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而回款模式是業內詬病的焦點。

根據長園集團的公告,截至2018年9月30日,長園和鷹2017年應收賬款賬面凈值的回款比例為20.54%,而3座智能工廠項目是與客戶單獨議定的信用政策。其中,山東昊寶項目總合同額1.5億元,首付款400萬元,長園和鷹收到后安排生產;安徽紅愛項目總合同額3.4億元,首付款為合同總價15%;上海峰龍項目總合同額1.72億元,簽約后30日內完成方案設計并收取設計費500萬元。

“3座智能工廠合同合計6個多億,這么久過去了,現在卻連20%的款項都沒收到……設備行業有那么高的利潤嗎?而且,山東的項目是1.5億合同,但只收到400多萬首付金,10%都不到。”上述負責人對此發出了一連串疑問。

長園集團董秘高飛則對這種說法有不同的解釋。她告訴記者,單就智能工廠而言,是一個系統性工廠,在2016年以前,行業對智能制造沒有準確的定義和理解,就連客戶對智能工廠如何聯調聯動、怎樣才算是真正完工都沒有完全定義,所以簽訂的合同協議都比較寬松,沒有明確的回款期限,確實存在應收賬款比較長的問題。

曾發起租賃“零首付”風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3座智能工廠項目外,長園集團在核查時還發現,長園和鷹在業績承諾期內的部分設備銷售業務存在客戶嚴重超期未回款及累計退貨金額較多的現象,回款比例較低。對于回款比例較低的真實原因,長園集團稱目前尚無調查結論,公司會根據調查進展進行分階段披露。

根據長園集團的公告,長園和鷹的設備類品有終端客戶直銷、代理商買斷銷售和融資租賃三種銷售模式。其中,直銷的信用政策通常是發貨前收取10%~30%定金,到貨后2~6個月收取60%貨款,剩余10%尾款于到貨后6~12個月內收取;融資租賃的信用政策通常是首付款15%~30%,其余款項在租期內按月平均收取,租期一般不超過3年。

“據我了解,和鷹的回款中有不少其實是兩到三年才回款的,這種的風險非常大,我們最多是搞半年,頂多一年回款,一年的回款也是偶爾因為競爭被壓得沒辦法才不得不這樣做,目前行業也是差不多才半年回款。”前述設備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圖片來源:行業網站中長園和鷹頁面截圖

至于融資租賃,上述負責人還表示,和鷹為了拓展市場份額、增加銷售量,曾在行業內掀起“零首付”風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14年,和鷹科技(長園集團收購前曾用名)以“零首付”風暴為主題,在金華、東莞、北京、武漢、南京、青島等全國6大城市召開區域精耕會議,彼時,和鷹剛剛成立了和鷹融資租賃公司,推出“零首付+無理由退貨”租賃業務。

具體來看,“零首付”指的是客戶只要付15%的保證金就可開展租賃業務,和鷹租賃開具17%的增值稅發票,客戶直接抵扣,相當于不用花錢就可以先把上百萬的設備免費用起來。剩下來的85%的資金分3年36個月支付。另外,和鷹允許用戶無理由的退還設備。

對于這種營銷,上述負責人卻有不同看法:“風險很高,而且將收款時間拖得那么長,自己又同時還在不斷投錢開展會。”

在長園集團的公告中,也一并將問題矛頭指向了長園和鷹原管理層,直指“長園和鷹原負責人存在業績造假的嫌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長園集團在2016年6月完成收購長園和鷹之后,只是修訂被收購公司章程以及相關內部決策程序,改組其董事會、監事會,但對原管理層未進行變動調整,尹智勇仍擔任長園和鷹董事長及總經理,史忻擔任財務總監,直至今年9月,因長園和鷹業績大幅下滑且應收賬款催收不力,才免去尹智勇和史忻的職務。

“(尹智勇)這人腦子靈活,的確敢想敢做,我之前聽他們員工說過開會還曾喊出了‘和鷹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這樣的口號。”一位同行說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長園和鷹 長園集團 智能工廠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