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熱點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熱點 > 正文

向死而生 老牌星美會是影院寒冬中第一個倒下的巨無霸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4 15:33:44

本月初,經歷媒體普遍質疑、被恒指剔除、投行取消覆蓋后,星美控股選擇主動公布目前的經營、財務狀況:星美控股經營的320家影院中約140家已經暫停營業,未償還的貸款接近35億港幣。

今年國慶檔后,全國電影票房大盤一落千丈,院線行業已到市場冰河期。曾經長期排在全國票房前十的明星院線品牌、曾立志“一縣一院”在全國開設450家店的星美會否成為寒冬中倒下的第一個巨人?星美的今日會為行業留下怎樣的思考?

 每經記者|畢媛媛 張春楠 丁舟洋    每經實習編輯|杜毅    

題記

珍重2019

還有7天,2018真的就要過去了。

這是不容易的一年,焦慮裹挾著每一個人。

A股劇烈調整,上百家上市公司瀕臨質押爆倉。去杠桿在拆除金融地雷引線的同時,也對產業帶來沖擊。融資艱難,現金流變得無比寶貴。

“一個160億市值的上市公司老板,連200萬現金都拿不出來。”投行經理說出這個讓人哭笑不得的事實。站在風口時有多瘋狂,去泡沫時就有多慘烈。

回顧這一年的文娛產業,寒冬、洗牌、至暗時刻,是不絕于耳的高頻詞匯。

電影巨子為貪婪擴張付出代價;“虛胖”的IP大劇失守、失語;被污名化的影視行業亟需重塑在民眾中的形象;網絡視聽行業龍頭掉隊;游戲版號停發,中小游戲商們熬不到明天的到來……

與之相對的,我們又分明看到文娛消費生生不息,新圈層不斷裂變。

國際電競大賽中國冠軍一出,整個朋友圈里都在刷屏五星紅旗升起時的感動;網絡綜藝到了“爆款收割期”;短視頻殺入注意力經濟爭奪戰;城市夜不眠,震耳欲聾的電音還沒被大家搞明白,騰訊和網易就已心急火燎的砸重金入場……

每經影視曾用“淬煉”二字為2016年影視產業年度盤點的關鍵詞,浴火浴冰,淬煉成鋼,廢屑脫落,精華留存。過程雖然痛苦,但卻充滿希望。

今天,我們更想為所有還停留在文娛行業的人們道一聲珍重。

珍重這個詞,拆開就是“珍惜”“重視”。珍惜無論冷暖從未遠去的消費者們,珍惜來自圈里圈外的喜愛與批評,珍惜需要一定時間變得更好的行業秩序。重視主業,狠抓質量;重視創新,耐住寂寞;重視這份行業獨有的使命與擔當。

風平浪靜不會屬于2019,但珍重的人們卻能看到風雨彩虹。

2019年1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版面截圖

曾經的行業翹楚 如今欠薪、欠債、關店……

老牌星美會是影院寒冬中第一個倒下的巨無霸嗎?

今年5月,《每日經濟新聞》曾報道星美的債務危機、欠薪、個別影城關店(詳見2018年5月28日報道《欠薪、欠款、上失信“黑榜”老牌星美影院陷經營漩渦 星美控股執行董事鄭吉崇接受每經記者專訪稱,金融機構讓我們提前償還十多億元債務,打亂了原有的經營節奏》),時任星美控股執行董事鄭吉崇還接受了每經記者的采訪,短短7個月后,這家曾經的明星院線公司情況急劇惡化。

尤其是北京的“標桿”影城——星美金源店,因租金糾紛一度關店,讓擁有無數美好回憶的觀眾心碎一地。這家老店的轟然崩塌,讓外界質疑再起:星美將何去何從?本月初,經歷媒體普遍質疑、被恒指剔除、投行取消覆蓋后,星美控股選擇主動公布目前的經營、財務狀況:星美控股經營的320家影院中約140家已經暫停營業,未償還的貸款接近35億港幣。

今年國慶檔后,全國電影票房大盤一落千丈,院線行業已到市場冰河期。曾經長期排在全國票房前十的明星院線品牌、曾立志“一縣一院”在全國開設450家店的星美會否成為寒冬中倒下的第一個巨人?星美的今日會為行業留下怎樣的思考?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攝圖網)

影城現狀

三年前全國排名第一的明星影城 三年后日票房僅7.2萬元

每經記者查詢貓眼數據發現:星美影投,2015年和2016年在全國影投公司中排名第三,是行業絕對的佼佼者,2017年降至行業第七位,截至2018年12月23日,排名陡降至全國第23位。

據北青報報道,目前可查詢到的北京6家星美國際影院,無一家正常營業。

2018年12月9日,北京星美影城世界城店,這里已被寶麗布完全遮擋,還寫著即將入駐新影院(圖片來源:東方IC)

12月10日晚間,每經記者前往北京南城的星美分鐘寺店,在關店一段時間后影城終于又開張了。

整個大廳門口羅雀,前臺售票處無人接應,所有要買票的觀眾需自行在售票平臺購買后到影城的換票機兌換。影城門口搭起的架子,則擺放了紅酒的廣告牌:買兩瓶紅酒送兩張電影票。當記者詢問為何又重新開店時,工作人員回應:“要裝修”。不過,記者觀察發現,這家影城并沒有裝修痕跡。

北京星美分鐘寺店,整個大廳門口羅雀,前臺售票處無人接應(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畢媛媛 攝)

影城經營情況不景氣,周邊附屬產業也很蕭條。“我們是靠他們活的,他們沒有新片我們也涼了”,小吃店的銷售商發出抱怨。據她透露,“星美分鐘寺店前陣子是閉店過一段時間,在一周前又開店,沒有新影片就關了,老放舊片沒人看。影城也在等總部發錢才有錢上新片。”該銷售商甚至指出,星美分鐘寺店在今年的五一、十一等大檔期都處于閉店狀態。

“店里不收現金,你看前臺都沒人,都在那聊天,有9個大攝像頭,他們的監控室我進去過,一個格是一個畫面,看得清楚著呢,咱們聊天他們也看得清楚,雖然不知道我們在聊什么,但是知道我們在聊天。”

關于不收現金這一說法,金源IMAX店工作人員回應為:“系統調試,不收現金”。

相較于“時開時不開的”的星美分鐘寺店,位于北京海淀區的星美金源IMAX店顯然賦予著星美更重要的意義。

12月10日,每經記者前往星美的北京金源IMAX店,這家曾在11月初因拖欠房租而被物業強制清場的影城,是星美人心中排名第一的老店。

記者當日探訪時,影城已于前一日開始正常營業。不過,數百平方米的影城,只剩一半的場地營業,就連售票臺都挪到了影廳口,由兩三張木桌子拼接而成,倉促感可見一斑。

“我們正常營業,還是星美”,因不時有人詢問,工作人員流利地回復說。從他口中得知,他是由星美總部直接調來星美金源IMAX店支援的店長,“我說的已經口干舌燥了,一天無數個解釋,但沒辦法,你們不知道”。

據他介紹,星美金源IMAX店之前確實因晚交租金閉店過一陣子。關于與物業的糾紛,該店長表示都解決了。“可能是租金晚交兩天的原因,對方就想把大堂收回,以此為一個借口。大堂我們現在轉到旁邊的美甲店了。”他稱目前的情況只是因設施老舊需要閉店裝修,目前9個廳只有3個廳可以正常使用。

來自貓眼數據顯示,2015年12月23日,星美金源IMAX店以當日36.8萬元的票房收入坐上全國影城第一把交椅;而三年后,2018年12月23日,星美金源IMAX店以當日7.2萬元的票房收入,在全國影城中排名第272位。

星美北京金源IMAX店,2015年12月23日和2018年12月23日在全國影城中的排位(圖片來源:貓眼截圖)

據記者了解,在北京的6家星美影城,只剩下星美分鐘寺店、星美金源IMAX店、星美西紅門店仍在營業,其余三家皆因“物業到期”而關店。

與物業的糾紛,是星美影院這一年多來頻上新聞的一個熱點,不止在北京,就在最近,成都客流量一直數一數二的星美大悅城店因欠租,也與物業發生糾紛,目前該店已關店將近4個月。

“從2017年開始,星美每年都有很長時間拖欠資金,這不是一天兩天,每年都是上百天的拖欠資金,這種情況下按照合同約定我們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相關物業方對每經記者表示。

發酵的風波已波及到了院線的品牌形象。“我們這次解約也和星美集團有關系,我們覺得星美公司已經不能正常運營。”上述物業方表示。

“我們存在一定的房屋租賃糾紛,但現在這個糾紛在沒有得到合理合法的判決情況下,我們不認同這種單方面宣布合同無效的說法。”成都星美影院相關負責人對每經記者稱。

人事和資金

數位高管相繼離職 未償還貸款近35億港幣

其實一切早就有跡可循。

早在2015年前后,就零星出現不同地區星美拖欠工資和供應商貨款的消息。今年3月,為償還貸款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星美控股已經開始出售影院的運營主體成都運潤。星美控股打算以10億人民幣的價格向投資公司廈門時代出售成都運潤5%的股權。據此估算,成都運潤估值200億元。

今年5月,星美影城欠薪、關店的消息開始大規模流傳。當時星美控股的執行董事鄭吉崇在接受每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星美的困境只是因為集團提前償還了一筆10多億的ABS債務而出現短期的資金困難。

不過,不到短短4個月,鄭吉崇就已經離職,同時9月離職的還有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魏裕泰、執行董事任曉楠、執行董事孔大路。早在今年3月和5月,星美控股的首席運營官兼執行董事高國森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楊榮兵都相繼宣布離職。

在11月底,自2月份將評級由中性下調至跑輸大市后,投行麥格里資本因為復蘇的可預見性較低,交易的周轉率也在下降,重新聚焦資源,取消了對星美控股評級的覆蓋。

12月3日,恒生指數在官網發布消息稱因為星美控股持續停牌,將在12月7日收市后以系統的最低價格(即0.0001元)從恒生綜合指數等7個指數剔除星美控股。此時星美控股停牌時間已達到3個月。

輿論壓力下,星美控股選擇主動公布了自己的運營和財務狀況。

12月6日,星美控股公告了一則內幕消息,公司稱經合理查詢后,集團現尚欠足夠營運資金,以支持其業務營運。

星美控股坦誠表示,截至今年11月30日,集團對若干雇員工資拖欠總額約為1.08億港元,對租賃物業欠付的租金總額大約為2.01億港幣,拖欠上映電影相關版權費用總額高達1.5億元人民幣。

同時,星美控股經營的320家影院中約140家已經暫停營業,有11家可能在不久后由于不能支付租金而失去贖回權。對于拖欠電影供應商的版權費,經積極協商,已經達成付款共識,能維持新片供應。

星美控股的若干貸款協議也已經違約。除了1筆5000萬美元的貸款已經完成貸款重組外,截至11月底,公司未償還的貸款仍有34.86億港幣,欠款的利息也高達2.89億港幣,其中有大約4億港幣的債務已經收到了貸款人的催繳函。

每經記者此前統計,星美控股在近3年內一共發行了大約11筆可轉股債券或票據,融資總額大約在46億港元左右,通過配售、可換股貸款、增資等方式引入的融資金額也將近40億元,融資用途主要為收購電影院,補充營運資金或償還貸款。就在今年5月,星美控股還曾向TVB發行了大約6.5億港幣的可換股貸款,其中有一半的募集資金(大約3億港元)是為了償還計息借貸。

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星美控股商譽高達71億港幣,這將近公司資產總額(151億港幣)的一半。同時,星美控股的資產負債率大約為44%,但若去除商譽,星美控股的資產負債率大約高達84%。

為什么是星美

不能把實業當做金融產業來做

就像一個不速之客,星美在這三年間以異軍突起的姿態攻城略地。

從2015年星美年報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影城數目為200家,較2014年的90家影院增長122%。而2018年的中期報告則顯示星美已擁有365家影城、2290塊銀幕。星美控股的實際控制人覃輝稱2019年將會擴張至450家影城。

并購的確曾為星美控股帶來可觀的業績。2016年星美控股錄得4.07億港元年內溢利,同比增長大約10%,但到了2017年,星美控股宣布對部分影院資產計提商譽減值,公司因此陷入虧損。

2018年12月9日,北京地區的6家星美國際影院已從各大商圈悄然消失,購票平臺上,星美國際影院已停止售票(圖片來源:東方IC)

伴隨影院擴張,星美以“低價票”吸引了大量用戶。2015年各個檔期,在貓眼上購買星美院線的電影票,常常可以搶到9.9元、19.9元的低價票。

不過,對比其他擴張同樣迅猛的影院,為何獨獨星美出現問題?

“星美資金鏈的斷裂這其中可能有一些高層投資的因素,包括資本上的一些問題,也和回歸A股有關系。”四川某知名院線資深負責人對每經記者表示,但對于投資的具體問題對方稱“不方便發表更多評論”。

其他業內資深人士向每經記者透露:星美的大舉并購,也引發管理并發癥。星美很多高管在2018都相繼離職。

星美控股的實際控制人覃輝常年的標簽是“天上人間”老板,更是資本市場上呼風喚雨的運作老手。除星美控股外,覃輝還是港股上市公司星美文化旅游和A股上市公司*ST圣萊的實控人。由于A股的高估值、融資便利性是港股無法比擬的,去年下半年星美控股想通過成都潤運借殼宇順電子,開啟新一輪的“回A之路”。

不過這招資本棋局,并未按預想的結局發展。今年4月,*ST圣萊因在2015年虛增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被證監會采取行政處罰。覃輝因作為知情人和參與者,被證監會給予警告并罰款60萬元。也因為這項處罰,星美控股回A擱淺。

“我們只是終止了和宇順電子的合作,不是終止回A股。只要對投資人和企業長遠發展有幫助的,我們都會規劃。”鄭吉崇曾告訴每經記者,“這就像是要結婚,但新郎又不一定是他。”

“這些公司做大后往往是債多了不愁。從銀行借了多少億后,要再往銀行借,銀行也不敢不借。”另一位資深院線負責人對每經記者稱,“畢竟銀行的錢和真正自己掙來、從錢包里掏出來的錢用起來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星美“危機”之時,先后有消息稱光線、萬達等將接盤,不過都還沒有得到雙方的正面回復。12月12日,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在接受媒體群訪時,被問及是否會收購星美,他公開透露:“萬達收購影城的理念是只買對的,不買貴的,首先必須是盈利的,如果價格合適就買。我們要買的影城,必須要帶來利潤和正現金流,不會為了市場份額而去收購,這對整體的盈利能力和長遠經營能力來講,都是不好的。”

近期又有媒體曝出“中植系”打算接盤星美,并且部分門店已經悄然易主,這一說法,也未得到官方證實。

“其實星美對我們同行來說還是有很多教訓可以吸取的,”前述資深影院經營人士對每經記者稱,“在市場不好的環境下,更需要踏踏實實,穩扎穩打地去做實業。”他表示不能把實業當做金融產業來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星美 影院 欠薪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