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9 20:30:31
在利好政策不斷釋放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外資私募開始布局A股。外資私募對2019年的A股市場又怎么看呢?他們看好哪些領域的投資機會?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謝欣
2018年即將過去,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和眾多股民最為關注的問題是,在推出科創板的背景下,2019年的A股市場會迎來哪些變化呢?
另外,在利好政策不斷釋放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外資私募開始布局A股。外資私募對2019年的A股市場又怎么看呢?他們看好哪些領域的投資機會?
展望2019年的中國市場,富達國際聚焦中國市場的基金經理向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分享了他們對于2019年中國市場的展望,并探討了可能出現的風險及投資機遇。
富達國際中國消費板塊股票基金經理馬磊對火山君(huoshan5188)表示:“從利好方面看,政府可能會出臺更多政策,以拉動國內經濟和消費增長。因此貨幣供應和流動性應將有所改善。我們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或將加速,而消費增長預計仍將相對保持穩健。持續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幫助提升企業生產效率,改善企業盈利。隨著近期股市的調整,市場估值已經出現下降。而且由于中美貿易關系緩和,A股市場可能在接下來的兩至三個季度內出現入場時機。”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寧靜也指出,“與十年前相比,中國經濟已進入了一個相對低增長的階段。由此帶來的積極影響是經濟的周期性將降低,而且在結構上由消費驅動,而非靠固定資產投資拉動。中國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已明顯改善,企業更加關注資本支出,而且管理層正采取更為成熟的方式來實現資本的有效配置和降低杠桿。”
寧靜同時認為,在提高股東價值這一明顯轉變中,人們也開始關注派息,但這一趨勢在市場上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關注和認識。“盡管如此,中國企業的創新發展勢頭依然強勁,這也將推動全球制造業價值鏈的全面整合。此外中國未來將擁有大批來自大學和職業學校的畢業生,接下來10年他們會成為推動自動化、醫療保健、媒體和科技等行業發展的重要人力資本。”
雖然今年的A股市場持續低迷,機構也大多業績黯淡,但在利好政策不斷釋放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外資私募開始布局A股。那么,展望2019年,外資私募機構會關注A股市場上的哪些投資機會呢?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實際上,從外資私募的調研走訪情況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今年以來,外資私募頻頻現身上市公司的調研記錄,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富敦投資今年以來合計參加了33次調研,合計調研上市公司37家。從9月份開始,富敦投資就加大了調研密度,在9月17日調研了中穎電子,9月27日調研了蘇寧易購和三花智控。10月24日,富敦投資調研了順絡電子和欣旺達,10月26日調研了歌爾股份和立訊精密。
上海畢盛投資管理公司今年以來參與了20次調研,合計調研了23家上市公司;施羅德投資調研了9家上市公司;景順投資合計調研了13家上市公司。
火山君還注意到,10月剛剛登記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的外資私募瀚亞投資,在11月調研了華東醫藥和瀘州老窖,12月6日調研了樂普醫療。而今年新發行兩只私募股票基金的貝萊德則走訪了埃斯頓、華宇軟件、邁瑞醫療、金風科技、一拖股份、石基信息等上市公司。新晉外資私募未來資產通過電話會議調研了兆易創新和萬達電影,并現場調研了華宇軟件。
從總體來看,大消費板塊仍然是外資私募調研的重點,在11月外資私募調研最多的個股包括華東醫藥、天虹股份、百潤股份等。
對于2019年的投資機會,富達國際股票基金經理馬磊對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表示,“我尤其看好消費、保險和制藥類企業,另外仍然在從事自動化、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業務的公司、以及聚焦于國內消費還有電動汽車領域的公司中也能找到機遇。”
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明確告訴火山君,他看好2019年的A股市場表現。因為目前無論從估值角度還是從價格來看,都已經處于底部區域。對于2019年,張弛認為,從市場流動性來看,首先可能從房地產行業會流出一部分資金進入A股市場,還有就是場外的民間資金也會伺機而入。另外,外資在2019年可能會繼續流入,養老金也會持續流入。張弛看好新能源汽車、醫藥以及5G的行業機會,還有人工智能等新興經濟領域的投資機會。
對于2019年的A股市場流動性,私募基金又是怎么看的呢?尤其是海外資金、養老金和銀行資管等增量資金。帶著這個問題,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走訪了部分私募。
資深私募分析人士陳熙偉告訴火山君,2019年如果A股行情依然延續目前這樣的“波瀾不驚”,市場人氣必定還會繼續低落,甚至很多投資者也會借新年的原因,先抽出資金觀望。目前最大的潛在增量資金一定是那些今年已經提前離開市場并沉淀在銀行的存款和理財資金。作為保守逐利的資金,當市場再度轉強,這些資金都會積極回歸的。如果2019年A股行情能走好,為突破而發力的大概率還是“國家隊”,但為行情提供“耐力”的,肯定就是這些資金,這也是最值得期待的。
星石投資認為,2019年增量資金可能來自于海外資金與養老金體系。隨著2019年MSCI、富時羅素提升A股納入比例,以及滬倫通落地,海外資金流入A股的規模可能進一步上升,屆時MSCI與富時羅素所帶來的增量資金可能達到4000億元左右。另外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推進,原本放緩的銀行資管資金可能在2019年成為A股重要的增量。相較其他市場,A股已經經過近三年半大幅度的調整,價值洼地特征顯著,外資有配置A股的實際需求。
千波資產研究中心則認為2019年是新周期的開啟之年。從估值的角度看,目前估值已經處于歷史底部,政策方面也是利好頻出,不確定性是企業業績底有待確認。增量資金包括外資的持續流入,國內養老金以及銀行理財資金。
巨澤資本董事長馬澄向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表示,“展望2019,我們覺得就估值來講,當前上證綜指動態市盈率僅為12.3倍,處于歷史第五次大底部。綜合近期國家出臺減費降稅政策和支持民營企業經營發展等眾多利好,我們認為A股2019年下行空間有限,整體是磨底震蕩走高的一年,預計滬指運行在2300~3000點,其間不乏有較好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對于2019年A股的增量資金,馬澄認為市場不會缺錢。而大家期望的A股增量資金主要有三路:一是外資,即MSCI和富時羅素,明年MSCI的納入因子從目前的5%大幅提升至20%,按其規模計算,預計會產生450億美元的增量資金。而富時羅素的納入,遠期能帶來5000億美元的資金,近期也能帶來數千億人民幣的資金;二是國內養老基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財等大型機構資金;三是管理層近期修訂了上市公司回購細則,在當前市場破凈率高達14.5%的位置上,產業資本大量增持將是不可忽視的一股重要力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