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7 08:16:42
每經編輯|步靜
【深圳市政府就華為CFO被拘發聲明:強烈要求立即放人】
深圳市政府相關負責人6日就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一事發表聲明:我們密切關注此事,強烈要求加拿大方面立即澄清事實,解除無理拘押,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正當權益,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我們將繼續關注事態進展,協助華為等在深企業維護在境內外正當權益。(深圳發布)
【規范影視行業稅收秩序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日前,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電總局、國家電影局了解到,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宣傳部等五部門關于治理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通知要求,從今年10月開展規范影視行業稅收秩序工作以來,相關部門依法依規開展工作,加強政策宣講,做細告知輔導,幫助納稅人做好自查自糾工作。目前,規范工作開展有序,影視企業及相關從業人員認真自查自糾、主動申報納稅。通過這項工作,將進一步規范影視行業稅收秩序,保障依法納稅者的合法權益,營造和維護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促進影視行業健康發展。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電總局、國家電影局有關負責人重申,根據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相關規定,對自查自糾并到主管稅務機關補繳稅款的影視企業及相關從業人員,免予行政處罰,不予罰款。(新華社)
【中國首款國產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誕生】
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本源量子)6日宣布,該公司研制的中國首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在合肥誕生。本源量子董事長孔偉成透露,在此次控制系統研制的基礎上,計劃于未來三年左右推出具有30位量子比特位數的量子計算機原型機。(中新網)
【新華社旗下報紙頭版:明年增長穩尚需基建穩】
《經濟參考報》刊文指出,鑒于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短期內尚離不開作為逆周期穩定器的基建投資,預計明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企穩回升,將著力加大基礎設施領域的補短板力度。歸因來看,本輪基建投資下滑主因是防風險、去杠桿帶來的緊信用。需要指出的是,明年基建投資增速回升固然可期,但并不意味著會大幅走高。基于堅持“既不過度依賴投資也不能不要投資、防止大起大落”的總原則,基建投資將成為接下來穩增長的重要支撐。與此同時,也需要減稅降費、促消費、穩外貿等政策多管齊下,發揮協同作用,以確保我國經濟行穩致遠。(經濟參考報)
【11月份百城新建住宅均價漲幅回落 三四線城市收窄幅度最顯著】
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對全國100個城市的全樣本調查數據顯示,11月,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為14641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27%,漲幅較10月回落近0.2個百分點。從各級別城市新建住宅價格來看,11月上海、廣州、深圳房價均有所松動;二線城市環比上漲0.52%,較10月漲幅收窄0.03個百分點;三四線城市環比上漲0.35%,較10月收窄0.28個百分點,在各類城市中收窄幅度最為顯著。(經濟參考報)
【多地制定方案化解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部分市縣已有時間表和目標】
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防范化解工作正在穩步推進。近日,遼寧、青海、貴州、安徽等多個省份審議通過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相關文件。此外,一些市縣也陸續出臺了包括化解目標、化解措施等在內的隱性債務風險化解實施方案。(上證報)
【房企“規模夢”:千億“軍團”三年擴充三倍】
近期,上市房企陸續發布11月銷售業績。據統計,今年前11月,已有25家房企的銷售規模突破千億。這一數量超過以往任何一個年份。如果考慮到其他業績不錯的企業,到今年年末,將有近30家房企邁入“千億軍團”。而在2015年,僅有7家房企實現千億。短短三年間,千億軍團就擴充了三倍之多。(21世紀經濟報道)
【我國深化增值稅改革六個月減稅2980億】
今年以來,減稅紅利不斷加速釋放。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從今年5月1日起陸續實施的深化增值稅改革三項措施5至10月合計減稅2980億元;個人所得稅改革10月實施就減稅316億元;前10個月,落實支持“雙創”稅收優惠政策共減稅6789億元。(經濟參考報)
【我國五年內建成藥品臨床評價體系 兒童用藥、抗腫瘤藥和心血管病用藥將率先試點】
為促進臨床合理用藥,使藥品回歸臨床價值,我國將于五年內全面建立藥品臨床綜合評價體系。其中,基礎條件和試點建設將于2019年完成。據悉,我國將優先考慮建立抗腫瘤藥物、心血管病用藥、兒童用藥等臨床綜合評價分中心和評價基地,逐步在東、中、西部有基礎和具備條件的單位設立區域分中心和評價基地,整合拓展衛生技術評估資源。(經濟參考報)
【今年來發展改革委批復固投項目規模已超8000億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6日官網公布《關于重慶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8~2023年)的批復》,同意重慶三條軌道交通規劃調整。至此,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核準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規模已經超過8000億元。(上證報)
【A股國際化步伐再加速 逾七成MSCI成份股受機構青睞】
分析人士表示,標普道瓊斯指數將納入合格的中國A股名單或參考MSCI成份股進行選取。明年由于A股將納入羅素富時指數,流入A股的被動資金將進一步將上升,據測算通過MSCI與FTSE被動配置資金流入將為240億美元,再考慮主動資金流入,預計全年流入A股的外資規模大概在3500億元至4000億元人民幣左右。統計發現,上述MSCI成份股也于近期受到機構的普遍青睞,共有173只成份股近30日內獲得到機構推薦,占比超過七成。(證券日報)
【券商多路整改大集合資管業務】
券商內部正在積極研究穩妥解決大集合產品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制定規范方案。具體執行層面上,券商需要與監管部門和投資者進行溝通,考慮未來資管業務是走公募道路還是私募道路,考慮提前清盤時的資產處置風險,整改起來并不輕松。但毫無疑問,大集合時代將成歷史,主動管理能力將成為券商發展資管業務的關鍵。(中證報)
【合作機構摩拳擦掌 慈善基金會千億投資探路】
不少機構摩拳擦掌,著手準備與相關基金會溝通合作事宜。調研發現,基金會投資理財意識正在增強,部分基金會嘗試運用多種模式進行投資。不過,多數基金會仍靠銀行存款及理財產品進行資產保值增值。多位受訪人士表示,多數基金會與金融行業的投資理念仍相隔很遠,雙方還需要加強溝通。(中證報)
【樂視網:收到融創房地產、天津嘉睿催款通知】
樂視網晚間公告,公司收到融創房地產發出的《通知書》、天津嘉睿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發出的《催款函》,若公司未按通知書要求及時償還融創房地產、天津嘉睿的欠結款項,債權人有權啟動司法程序主張權利。(每日經濟新聞)
【上海萊士:擬收購GDS股權和天誠德國100%股權 已停牌9個多月今日復牌】
上海萊士公告,擬發行股份購買GDS全部或部分股權和天誠德國全部股權。GDS股權擬作價約50億美元,本次收購GDS全部或部分股權;天誠德國100%股權擬作價5.89億歐元。同時,擬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30億元。GDS是一家專業從事血液檢測設備和試劑生產的血液檢測公司。天誠德國為非經營性持股公司,其下屬實際經營主體為Biotest,是一家全球性產業鏈血液制品公司。公司12月7日復牌,公司今年2月23日起停牌。(每日經濟新聞)
【支付寶將發布全新刷臉支付產品】
據報道,支付寶將于13日召開發布會,推出全新刷臉支付產品,在技術上進行全新升級,也將給新零售帶來新的服務升級。刷臉支付目前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比如人臉識別讓乘客在上海虹橋高鐵、廣州地鐵的進站乘車更為方便,解決了排隊的難題等。新開普為第三方人臉識別算法跨平臺應用提供完整的芯片級解決方案,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均有合作。高新興已形成以自主研發的行人識別算法、人臉識別算法為核心技術的人臉識別系列產品。(中證資訊)
【董明珠穩贏10億元賭約 小米縮短差距逾700億元】
距離10億賭約到期不到一個月,董明珠提前宣布勝出,而雷軍尚未回應。在12月2日的中國企業領袖峰會上,董明珠稱與雷軍的賭約已基本勝出,格力2018年營收將達2000億元。不過,她也同時表示,賭局本身沒有什么意義,因為格力是實體企業,而小米則是做互聯網經濟的,屬于輕資產。截至2018年三季度,小米實現營收1304億元,同比增長64.1%;格力電器實現營收1486億元,同比增長34.11%,雙方差距僅為182億元。可以說,小米與格力的差距在5年時間里縮短了逾700億元。(證券日報)
【蘑菇街IPO首日開盤破發 最終收復失地】
蘑菇街今日(美國東部時間12月6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MOGU”,首日開盤報12.25美元,較IPO發行價14美元/ADS下跌12.5%。該公司股價最終收于14美元,全天持平。(華爾街見聞)
【美聯儲加息或放慢腳步 美股跌勢大幅收窄 納指收漲】
美股周四早盤受到貿易摩擦不確定加劇影響,道指一度狂跌超過700點。午盤有報道稱,美聯儲官員們可能在12月加息之后或采取等待觀望態度。美三大股指紛紛快速反彈,跌幅收窄。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指數報24,947.67,下跌79.40點,跌幅為0.32%;標普500指數報2,695.95,跌4.11點,跌幅為0.15%;納斯達克指數報7,188.26,上漲29.83點,漲幅為 0.42%。(第一財經)
【75年來首次!美國成為原油和成品油凈出口國】
EIA數據顯示,11月30日當周,美國原油出口創歷史新高,75年來首次成為原油和成品油凈出口國。美國11月30日當周EIA原油庫存也結束了此前10周連漲,創7月以來最大單周降幅。WTI原油期貨在EIA原油庫存周報發布后跌幅收窄,截至目前下跌3.61%,暫報50.98美元。(華爾街見聞)
【減產難測!OPEC周四會議無果 沙特稱無信心周五達成協議】
OPEC推遲就減產做決定,原油跌幅再擴大。俄媒稱俄方不會去維也納議減產,但阿曼預計周五會達成協議。此前沙特暗示的減產幅度低于市場預期,油價一度跌5%,后媒體稱OPEC同意減產,待定減幅,油價跌幅收窄過半。(華爾街見聞)
【美國10月貿易赤字創十年新高!】
因大豆出口持續下滑,消費品進口升至紀錄高位,美國10月貿易逆差跳升至10年高位,暗示特朗普政府旨在縮小貿易逆差的關稅相關措施可能無效。美國商務部周四表示,10月貿易逆差增加1.7%至555億美元,為2008年10月以來最高。貿易逆差已經連續五個月擴大。9月數據經修正后顯示,赤字增至546億美元,而不是此前公布的540億美元。(華爾街見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