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專訪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未來創新藥、首仿藥將獲得更大市場發展空間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7 00:39:34

 每經記者|金喆    每經編輯|胥帥    

▲李楚源

“改革開放40年,我們屹立行業發展潮頭,形成了獨有的廣藥速度、廣藥方案、廣藥創新、廣藥力量。”12月2日,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在2018年廣藥集團戰略合作研討會上致辭。在回顧廣藥集團過去一年取得的成果時,李楚源還提出廣藥集團力爭在2020年進入世界500強的目標,致力打造獨具產業特色、文化鮮明的世界一流企業。

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年,作為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與親歷者,李楚源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廣藥集團改革開放40年也是國企改革開放40年,國企有很多難啃的骨頭,包括經營權、人事權、財權自主這些現在聽起來很容易理解的制度,在改革開放初期并不容易,廣藥集團旗下的白云山制藥廠在當時都邁出了第一步。

●爭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

“銅鍋二個創業難,妙手煉丹白云間。濟世利民奔四化,臥虎藏龍在此山。”40多年前流傳的這首打油詩,正是當時白云山制藥廠的真實寫照。

1973年,廣州市園林局屬下的中草藥制藥車間停產歇業,白云山農場為解決下鄉青年的工作,成立了白云山制藥車間。靠著30萬元自籌資金、兩口舊銅鍋、24名知識青年、兩臺老式壓片機,白云山邁出了發展的第一步。

40年改革開放創造了經濟發展契機,越來越多中國品牌亮相世界舞臺,廣藥集團是40年來醫藥行業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推動者。作為從改革開放大潮中成長起來的企業,廣藥集團積極探索、砥礪前行,從一個規模較小、旗下企業較為分散且偏安嶺南的醫藥企業,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制藥工業企業集團。

數據顯示,1980年白云山制藥總廠的規模只有1200萬元,1986年達到1.2億元,2018年有望實現1200億元。廣藥集團砥礪前行的40年,也是我國醫藥產業蓬勃壯大的縮影。根據統計,1978年以后我國醫藥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全國醫藥工業總產值從當年的73億元躍升至2017年的逾3萬億元,40年增長了400多倍,是國民經濟各產業中發展最快的一個產業,且遠遠高于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速度。

李楚源回憶稱,改革開放初期白云山制藥廠之所以成為一面旗幟,與企業敢于打破常規密不可分。憑借這種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闖出了一條企業發展的新路、好路。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廣藥集團屢屢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比如成立全行業首家研究所,第一個自建銷售網絡,首創24小時售藥服務,在當時都是摸著石頭探路。

資料顯示,1976年白云山制藥總廠率先實現人權和財權獨立,在當時可謂開創國企改革的先鋒。1993年白云山在深交所上市,成為第一批上市的國企。2013年,廣藥集團完成整體上市,開創國內跨滬、深、港三地交易所進行資產重組的先河。

●國企改革是“最難啃的骨頭”

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攻堅要重錘,深水須奮楫。在過去40年的改革歷程中,國企改革又被視為“最難啃的骨頭”。如何激發國有企業的發展活力,使其在市場更具競爭力,廣藥集團的掌舵者們一直在進行探索和嘗試。

在廣藥集團看來,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大幕已經開啟,和40年前不同,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僅憑改革開放初期的一腔熱情,單靠膽大心細未必能繼續殺出一條新路。企業除了保持激情和活力以外,還需要理性和從容。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意味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已經由做大“蛋糕”轉向了更加追求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由規模擴張轉向了內涵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第一大原料藥出口國,行業內聚集了近5000家原料和制劑企業,醫藥制造業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人民幣2.5萬億元。

但從行業競爭力上來看,中國醫藥產業缺乏有競爭力的產品,大多數藥企扎堆在低端仿制,同時還存在產業過于分散、科研投入資金薄弱等痛點,還有些企業注重規模發展而推行多元化產品,陷入大而不精的發展路徑。

近三年來,藥品創新的政策東風頻吹,近5000家藥企再次迎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機遇。對于未來醫藥產業的發展趨勢,李楚源認為,第一,工業4.0開啟了行業未來科研的新方向,生物醫藥確實是未來全球發展的方向,創新藥、首仿藥將獲得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第二,藥物審批制度的改革為創新藥、首仿藥的投資注入興奮劑。

廣藥集團是國內最大的中成藥生產企業,對于廣藥集團來說,中醫藥是長板、產業特色,“時尚中藥”戰略直接帶動廣藥集團的發展。當前,健康產業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行業變革時代到來,李楚源表示,廣藥必須緊抓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機遇,爭當排頭兵,打造獨具產業特色、文化鮮明的世界一流企業,力爭到2020年進入世界500強。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