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駕培市場“入冬”:生源減少成本漲 龍頭企業利潤也降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6 23:34:19

 每經記者|靳水平    每經編輯|陳俊杰    

近幾年來,駕校培訓遠比不上早幾年火熱,駕考新政出臺、學員人數減少、學費降低、競爭激烈,讓行業中的眾多個體對“寒冬”深有體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實地走訪,采訪了成都多家中小駕校機構,同時以駕校行業頭部企業為樣本,試圖看清當前行業面臨的最新情況。

隨著駕培考試相關規定的出臺,尤其是允許自主預約和自學直考,不少公司坦言業績受到一定影響,但更多駕校認為,當前駕校面臨“寒冬”,主要是人員結構影響,學車人數下降所致。因此,不少駕校紛紛降價促銷,成本就占了收費的近九成。

成本約占學費九成

從之前的生意火爆到如今的門可羅雀,不少駕校都感嘆生意難做。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成都多家駕校,有些駕校直言生存艱難,但不得已還是要做下去。

“行業擺在那里,你不做有其他人做。”路正駕校的一位工作人員無奈地對記者表示,“近幾年肯定比不上2015年,那時候學駕校的人還非常多。”

不僅學員人數減少,駕校的收費價格近幾年也是直線下落。

一位駕校人士給記者算起了賬。他說:“前年我們學費是4000多元,去年3000多元,到今年只有接近3000元了。我們現在學費2980元/人(包干價,除考試費),而成本就達到2600元左右,占到了差不多九成。成本包括教練費、場地費、燃油費、車輛費等。”

“現在行業不如以往,學車人數減少,駕校眾多,學員選擇空間大,前幾年利潤還可以,今年日子過得緊巴巴。”另一家不愿具名的駕培機構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幾年不僅收費高,駕校還不愁招不到學員,而現在完全變成了買方市場,駕校若不降價在市場競爭中很難招到學員。”

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市場駕校學費集中在2800元至3000元,相較于2015年時的4000元到5000元,下降超40%。

學車人數減少,再加上直考政策和激烈競爭的影響,不少駕校紛紛喊“冷”。

之所以學車人數變少,業內認為,與人員結構變化分不開。

“現在很多該拿駕照的人都已經拿了,很多年輕人拿駕照的意識比較強,大多數剛滿18歲就開始學車,有資料說當前中國有4億人擁有駕照,我認為當前駕校不景氣主要是由于人員結構所致。”前述那位駕校人士稱。

有業內龍頭企業指出,從全國來看,2018年1~6月新領證駕駛人數為1325萬人,較2017年同期的1381萬人減少56萬人,下降4.06%。全國整體學車人數確有下降,市場增速放緩。同時,因為1997年至2003年人口出生率下降,相對應,從2015年到2021年滿18歲的人口數量呈現下滑趨勢,這意味著近幾年學車主力人群數量下滑,進而導致整個市場學員數量下滑。

行業“寒冬”中,更多駕校不得不以降價促銷來吸引客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基本上能夠維持,肯定沒有以前那么景氣。”那位駕校人說。

龍頭企業日子難過

受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小型駕校,行業龍頭的日子也不如以往。

安徽上市公司亞夏汽車旗下包含駕校業務,其2017年的學車人數也較2016年下降明顯。

亞夏汽車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在2017年的駕培人數為30426人,而在2016年,這一數據為34960人,下滑12.97%。從營收來看,駕培這方面2017年為5764.46萬元,2016年為7428.91萬元,下降22.41%。

行業龍頭東方時尚的業績亦受行業變化影響。2015~2017年,東方時尚凈利潤分別為3.29億元、2.46億元、2.35億元,呈下滑態勢。2018年前三季度凈利為1.91億元,同比下滑9.63%。

東方時尚2018年半年報表示,近幾年學車主力人群數量下滑,進而導致整個市場學員數量下滑。

在東方時尚的大本營北京,學車人數也明顯下滑。“2018年1~6月北京全市畢業學員人數較2017年同期下降31%,2018年1~6月公司畢業學員人數較2017年同期下降15%,公司營業利潤下降14%。”東方時尚稱。

東方時尚表示,隨著我國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的發展,駕駛人占人口比重上升到一定水平后,駕培市場當前的快速增長趨勢可能會放緩,每年新增機動車駕駛人數量可能會下降。

面對近幾年整體學車人數下滑趨勢,東方時尚也出“奇招”,不僅延長班車線路,在城市邊緣地區開設分部,而且加大廣告投入,通過贊助綜藝欄目來增加曝光度。

不僅如此,東方時尚還表示要拓展業務鏈,甚至拓展培訓飛行員的業務。東方時尚在2017年報中稱,圍繞國家民航事業的發展需求,適時切入航空人才培訓業務。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相關采訪問題發送給東方時尚,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回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