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四路資金撬動紓困基金4850億,券商是主力,落地卻難,實施存三大難點

券商中國 2018-12-04 20:55:53

紓困基金成立規模快速放大,成為當下市場的一大看點。

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僅統計公開信息,公開宣布成立的紓困基金規模合計已經達到4850.5億元,其中券商主導的紓困基金規模最大、達到2227.5億元,其次是由地方政府主導的紓困基金、達到1800億元。

不過,綜合業內人士反饋,紓困基金的落地案例仍不多,紓困基金大規模落地或仍然需要一些時間。

紓困基金的落地難點在哪里?大體上,紓困基金快速落地存在三大難點:

1、不同出資人意見存分歧,統一意見需時間;

2、優質標的稀缺,瑕疵標的涉及訴訟;

3、企業特征差異大,一企一策需時間;

以券商主導的紓困資管計劃為例,券商撬動了各路資金馳援上市公司,但也就需要考慮不同出資人的想法,“不同出資人有不同考量,達成一致意見、選出最優方案需要時間”。


四路資金馳援,紓困基金達4850億

10月13日,深圳市宣布建立上市公司債券融資支持機制,數百億元資金設立優質上市公司股權投資專項基金,就此拉開了馳援民營上市公司的大幕。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包括地方政府、券商、保險資管和紓困專項債在內,四路資金合計宣告將撬動4850.5億元,用于支持民營上市公司紓困與進一步發展,其中,券商與地方政府主導的紓困基金占據比重最大,具體規模分布如下:

1、地方政府:紓困基金合計1800億元

據東吳證券統計,深圳、北京、上海等14個地方政府及國資已陸續成立“紓困”專項基金,合計成立規模約1800億。

此外,河南、杭州及廣東順德等已公告設立但未披露具體金額。


2、券商:以資管計劃為主,撬動資金2227.5億元

10月22日,在證券業協會的組織下,首批11家券商達成意向,出資210億元設立母資管計劃,并吸引銀行、保險、國有企業和政府平臺等資金投資,形成1000億元總規模資管計劃,成為券商紓困基金的第一梯隊。

據中證協最新發布消息,目前,各證券公司仍在有序推進系列資管計劃具體落地。截至2018年11月30日,已有18家證券公司共成立了20只系列資管計劃和1只子計劃,出資規模總計341.41億元。

截至目前,券商主導的紓困基金主要以資管計劃為主,多采用券商出資、擔任管理人的形式,同時吸引外部資金、以撬動更多資源。

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券商主導的紓困基金規模合計達到2227.5億元。


3、保險資管:紓困專項產品合計780億元

在保險資管方面,據東吳證券統計,國壽、太平、陽光、人保、新華五家保險資管成立共計780億規模的紓困專項產品。

其中,國壽資管的紓困專項規模最大,涉及金額200億元。

據券商中國此前報道,國壽的“國壽資產—鳳凰系列產品”是險資首只紓困上市公司的股質風險產品,面向險資、社保、資管產品發行,將采取“分期發行”的方式發行,成熟一期,發行一期。


4、紓困專項債:滬深交易所發行43億元

10月26日,證監會表示將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機構發行專項公司債,募集資金專門用于紓解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和股權質押風險,交易所將對該類專項審核建立綠色通道,適用即報即審,目前已又多家機構提出意向,滬深交易所正在對接。

據東吳證券統計,截止目前滬深交易所共計發行4只紓困專項債,合計規模43億,發行人均為國資,資金將用于設立專項股權投資基金,化解股質風險。

紓困基金快速落地難在哪里?

盡管市場資金正在通過各種渠道馳援上市公司,宣告的紓困資金規模也達到4850.5億元,但就多位市場人士的反饋來看,當前紓困基金的落地方案仍不多,大規模的紓困基金落地或還需要時間。

紓困基金業務對券商具有一定吸引力。在不少券商人士看來,紓困基金不僅可緩解自身股權質押風險,還給投行帶來并購重組的業務機會,同時也是直投子公司以折價收購上市公司股權的好機會。

不過,目前來看,紓困基金實際落地的案例還不多。

“現在主要還是以債權的方式給上市公司大股東續貸,涉及到重大資產重組的情況還少。”華東一家中大型券商資管人士告訴記者。

紓困基金落地的難點在哪里?

一方面,以券商主導的紓困資管計劃為例,券商撬動了各路資金馳援上市公司,但也就需要考慮不同出資人的想法, “不同出資人有不同考量,達成一致意見、選出最優方案需要時間”。

另一方面,紓困基金保持謹慎態度,仍在尋找理想投資標的,但尋找好標的并不容易。

“好標的太少,大家都在搶,”上述資管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理想標的大概只占10%左右,剩下90%的標的多少是有瑕疵的。”

“一些標的即便基本面上沒有問題,但是也多少涉及到法律訴訟。”該資管人士稱,“一旦涉及官司,就會非常耗時間,完全沒問題的優質標的實際上很少。”

此外,不同標的之間的情況也有差異。

上述資管人士表示,當前需要紓困的上市公司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控股股東有些問題,但上市公司質地不錯;二是上市公司不佳,但控股股東實力不錯;三是股東和上市公司都有些問題。該人士稱,“由于不同公司的差異很大,在選擇標的時還要區別對待,一企一策。”

三方式緩解質押風險,業內呼吁政策放寬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當前紓困基金支援上市公司的方式多種多樣,大體上可以分為債權紓困、股權紓困和債股混合三種。

具體而言,債權類紓困是以股權質押的形式為上市公司大股東續貸,或者是向債權人購買大股東現有的股票質押的收益權、購買大股東發行的可交債等。

股權類則是購買大股東的股權,一種是作為戰略投資受讓股權,另一種是與出讓方約定好在一定價格購回。這當中也可有多種配套的設計。

針對紓困基金還未大規模落地的情況,有券商人士提出多個建議,除了紓困基金方面的融資支持以外,還可以適當放寬政策,以進一步緩解股票質押風險。

有券商人士建議,可考慮將股票質押融資最長3年的期限延長,給予企業一定的時間化解風險,避免引致債務風險加速爆發;股票質押市場集中度可由50%適當放寬。

此外,有券商人士建議,可放寬通過大宗交易化解股票質押風險的減持政策,包括將大宗交易90天內減持比例提高(根據減持新規相關要求,大股東或特定股東采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的,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將大宗交易限售期縮短(目前是6個月)、將大宗交易折價比例提高(目前是10%)等。

除此之外,也有行業人士表,可以考慮將協議轉讓股份的限售期縮短到3個月,降低購買者的流動性風險,增加投資者熱情等。

來源:券商中國 記者:王玉玲 曾炎鑫

責編 湯亞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四路資金撬動紓困基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