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14 23:51:30
在本次研究數據統計過程中,發現有50家企業無法納入評估,其中浙能電力等42家企業從未發布過《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每經記者|凌建平 夏冰 每經編輯|楊 軍
美好商業研究中心聯合國內著名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機構商道縱橫于2018年11月14日發布了《滬深300指數成分股CSR報告實質性分析(2018)》報告。
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9月底,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公司中,245家企業在證監會指定的信息披露網站發布了2017年度社會責任類報告,共計254份。華能國際、江西銅業、福耀玻璃、美凱龍、紫金礦業、金隅集團、中金嶺南、鞍鋼股份和天齊鋰業分別發布了企業社會責任、環境及社會管治等兩種類別的報告。對于滬深300指數企業,該報告得出了三大發現。

▲滬深300指數成分股2002~2018年發布報告情況
數據來源:《滬深300指數成分股CSR報告實質性分析(2018)》報告
從報告標題來看,231份報告以“社會責任報告”命名;另有13份可持續發展報告,3份環境報告書。2份報告既是社會責任報告也是環境、社會與管治報告,1份報告同時為社會責任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
從報告是否審驗來看,89%的報告未經過審驗,25份報告經第三方獨立審驗,審驗機構多為會計師事務所和質量認證機構,如PwC、Deloitte、KPMG、TUV NORD等。經第三方點評和第三方評級的報告合計共7份,其中第三方點評6份,第三方評級的報告只有1份。在經過審驗的報告中,2份報告經過兩種以上審驗方式。
在本次研究數據統計過程中,發現有50家企業無法納入評估,其中浙能電力等42家企業從未發布過《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國電南瑞、中國電影、美年健康、萬達電影、愛爾眼科、華誼兄弟、宋城演藝、光線傳媒等8家所屬行業暫未被納入MQI指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