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銀行業響應“一二五”:北京十家銀行券商共發倡議 中國銀行發布支持民企二十條

華爾街見聞 2018-11-09 11:30:00

10家銀行和證券公司代表向北京金融同業發出倡議:增加民營企業信貸投放,對暫時遇到流動性困難,但有市場、有前景、技術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不抽貸、不斷貸。積極參與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相關工作,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行債券。加強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支持,積極參與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支持工具相關工作,妥善應對部分控股股東股票質押比例較高的民營上市公司面臨的平倉風險。

圖片來源:攝圖網

為響應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實現“一二五”的目標,今日,不僅北京十家銀行券商發出倡議,增加對民營企業信貸的投放;中國銀行也發布支持民企二十條,力推首批“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盡快發行。

十家銀行券商共同倡議

11月9日周五,中國央行營管部聯合北京銀保監會籌備組、北京監管局和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召開“北京地區民營企業融資座談會”,介紹金融部門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聽取民營企業融資服務需求。

座談會上,中國央行營業管理部黨委書記、主任楊偉中表示,下一步將加大貨幣政策支持力度,增強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的能力。無論是中資銀行還是外資銀行,無論是大型銀行還是小型銀行,對于符合條件的再貸款、再貼現申請,均即時受理,加快辦理,增強金融機構信貸投放能力。

楊偉中還提到,要積極貫徹落實“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相關政策,力推首批“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盡快發行,同步梳理第二批符合條件的民企名單。積極參與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支持工具相關工作。

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中信建投證券公司等北京地區十家銀行和證券公司代表向北京金融同業發出五項倡議

一是增加民營企業信貸投放,對暫時遇到流動性困難,但有市場、有前景、技術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不抽貸、不斷貸。

二是將政策優惠傳導至民營企業,切實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

三是積極參與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相關工作,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行債券。

四是加強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支持,積極參與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支持工具相關工作,妥善應對部分控股股東股票質押比例較高的民營上市公司面臨的平倉風險。

五是優化民營企業金融生態環境,培育有效融資需求。

中國銀行發布支持民企二十條

同日,中國銀行發布“中國銀行支持民營企業二十條”,要全面重檢授信政策,也將設基石賬戶以自有資金撬動對民企投資。

在優化授信政策方面,中國銀行表示將開展授信政策全面重檢,對可能不利于服務民營企業的規定、條款進行修訂或廢止,一視同仁地對待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

并且中國銀行還將出臺續貸再融資政策,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可通過風險可控的借新還舊、展期、變更借款人、調整還款計劃等方式,解決客戶臨時性資金周轉問題。也會完善抵質押率相關制度,合理調整抵質押率,擴大可接受抵質押物范圍。

在加強資源配置方面。中國銀行決定建立民營企業白名單,加大對白名單等重點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為普惠金融業務配備專項規模,專款專用。

而為健全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中國銀行將制定《中國銀行普惠金融(小微企業)、涉農、扶貧授信業務責任認定盡職免責操作指引(2018年版)》,明確普惠金融(小微企業)、涉農、扶貧授信業務盡職免責的情形,以及從輕、減輕責任情形,為全轄各級機構做好民營及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保障。

在拓寬融資渠道上,中國銀行指出要實施民營企業債券(含資產證券化)融資支持計劃,進一步在境內外債券市場拓寬民營發行人群體,通過覆蓋全球的承分銷網絡,加大民營企業境內外債券承分銷力度;還要設立基石投資賬戶,利用自有資金撬動市場資金,加大對民營企業投資力度;通過債券風險緩釋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

“一二五”目標

11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接受了《金融時報》記者的采訪,他指出,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既給民營企業家吃了“定心丸”,也給金融機構和金融管理部門吃了“定心丸”。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從“穩”“改”“拓”“騰”“降”等方面入手,解決好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郭樹清強調,初步考慮對民營企業的貸款要實現“一二五”的目標,即在新增的公司類貸款中,大型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不低于1/3,中小型銀行不低于2/3,爭取三年以后,銀行業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占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不低于50%。

以下為中國銀行支持民營企業二十條:

中國銀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民營企業發展的戰略部署,把服務好民營企業作為落實“穩就業、穩金融、穩投資、穩外貿、穩外資、穩預期”的重要抓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繼續全面加大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普惠金融等重點領域的支持保障力度,切實服務實體經濟。

一、優化授信政策

1、開展授信政策全面重檢,對可能不利于服務民營企業的規定、條款進行修訂或廢止,一視同仁地對待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

2、對暫時遇到經營困難,但產品有市場、項目有發展前景、技術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出臺續貸再融資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可通過風險可控的借新還舊、展期、變更借款人、調整還款計劃等方式,解決客戶臨時性資金周轉問題。對于出現重大風險的客戶,發揮債委會機制作用,通過利率優惠、引入戰略投資者、并購合作等方式,積極促成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互相合作、互相支持。

3、完善抵質押率相關制度,合理調整抵質押率,擴大可接受抵質押物范圍。注重對企業第一還款來源的分析判斷,在第一還款來源覆蓋充分的前提下,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公司治理完善、負債水平合理、履約記錄良好的優質民營企業,提供信用放款。

二、提高服務質效

4、主動加強與民營企業的溝通與聯系,提前了解企業資金狀況和業務需求,及時對接企業經營周轉需要,支持穩定企業日常經營。對困難企業加大現場走訪頻度,至少每季度一次。授信到期前3個月,提前與客戶溝通設計下一期授信方案。

5、持續推進授信審批效率提升工作。對于優質民營企業,加強平行作業,盡責環節盡早介入,確保審批時效。優化審批流程,試行審批人制,提升審批效率。

6、優化總行權限項目審批發起材料。取消五項發起要件材料,優化業務發起機構在授信項目發起環節的簽字流程,提高總行審批權限項目發起及審批效率。適度簡化貸款發放送審材料,規范審核時效要求,提高貸款發放效率。

三、加強資源配置

7、完善考核機制,提高民營企業授信業務的考核權重,引導分支機構提升支持民營企業積極性,加大對優質民營企業及中小微企業的授信投放。

8、加大對民營企業、普惠金融資源配置力度。建立民營企業白名單,加大對白名單等重點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為普惠金融業務配備專項規模,專款專用。

四、健全盡職免責

9、健全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制定《中國銀行普惠金融(小微企業)、涉農、扶貧授信業務責任認定盡職免責操作指引(2018年版)》,明確普惠金融(小微企業)、涉農、扶貧授信業務盡職免責的情形,以及從輕、減輕責任情形,為全轄各級機構做好民營及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保障。梳理授信服務全流程、各崗位的職責要求,厘清各環節責任,打消全轄各級機構服務民營和中小企業的顧慮。

五、拓寬融資渠道

10、實施民營企業債券(含資產證券化)融資支持計劃,進一步在境內外債券市場拓寬民營發行人群體,通過覆蓋全球的承分銷網絡,加大民營企業境內外債券承分銷力度;設立基石投資賬戶,利用自有資金撬動市場資金,加大對民營企業投資力度;通過債券風險緩釋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

11、選擇部分暫時遇到困難、但產品有市場、項目有發展前景、技術有市場競爭力的民營企業進行市場化債轉股;設立或參與股權投資基金,積極引入社會資本,緩解民營上市公司流動性壓力,協助維護證券市場穩定。

六、降低融資費用

12、對中小企業合理定價,減免不合理費用,切實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

降低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嚴格落實“七不準”“四公開”要求,從嚴落實“兩禁兩限”政策,主動改“限”為“禁”,執行“四禁”政策,全部不允許收取承諾費、資金管理費、財務顧問費、咨詢費等四類費用。小微企業房地產類押品評估費一律由我行承擔。

七、完善服務模式

13、加強對大型民營企業的服務。提升服務層級,將優質的超百家大型民營企業由總行牽頭,統籌并傾斜行內資源優先支持其授信需求。

14、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授信服務。升級中小企業“中銀信貸工廠2.0”模式,擴大客戶范圍,通過端對端、流水線和標準化的規范操作,有效提高中小企業的服務效率與水平。

15、加大對縣域和小微企業的服務。進一步拓展中銀富登村鎮銀行服務網絡,未來三年中銀富登網點數量達到150家,覆蓋全國19個省(市)縣域農村,地區分布以中西部金融服務空白或薄弱縣域為主,切實解決小微企業和三農客戶的融資需求。

八、創新產品服務

16、推廣“中銀稅貸通”,以企業納稅數據與納稅信用評級等信息為主要依據,向納稅記錄良好且符合普惠標準的小微企業提供信用貸款。

推廣科技企業“中關村模式”,針對中小科技企業的發展規律和經營特點,采取獨立的授信審批流程和模式,解決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市場前景好的中小科技企業融資難問題。

17、升級“中銀全球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服務”,通過中小企業跨境撮合GMS系統,將跨境撮合由“線下”向“線上”轉型,實現全流程、全自動、全天候的在線金融服務,助力中小外貿企業融入全球資金鏈、價值鏈和產業鏈,解決企業面臨的技術、市場、資金和管理等經營困難。

18、加強多元化避險引導。放寬10家重點分行即期結售匯對客報價權限,降低保值成本;主動將市場信息及我行專業觀點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絡視頻等方式及時傳遞給企業,提供高附加值市場咨詢服務,協助客戶做好動態保值。

19、搭建全球支付創新平臺(GPI)、網銀在線單證平臺和在線供應鏈平臺等多種線上渠道。配合國家口岸辦、海關總署等進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金融服務模塊建設,通過電子匯總征稅保函的電子傳輸功能,實現關稅保函的電子化作業及匯總擔保數據的“銀行即傳、海關即收、企業即用”,為外貿企業提供“一份保函、全國通用”、“先放行、后繳稅”通關便利。

20、建立完善高效標準化的線上資金交易平臺,實現自助交易為主、人工接單為輔,加快電子交易平臺升級,推出新一代平臺,實現對客產品推介、交易報價、風險管理、資金清算的一體化服務;同時適應中小企業交易習慣,大力研發對公手機銀行APP、“E融匯”企業版等移動化交易工具。

(華爾街見聞 黃黛玉

責編 郭鑫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民企 一二五目標 銀行 信貸 融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