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9 01:43:39
每經記者|鄭步春
周四A股沖高回落,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下跌0.22%至2635.63點,深證綜指跌0.48%至1333.98點,中小板、創業板綜指分別收挫0.45%、0.85%。權重股表現較前一天略強,但主要是銀行股護住了指數。上證50微漲0.15%,但滬深300小跌0.28%。
隔夜外盤大漲,但這對A股的影響不是特別大。昨上午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0月出口同比增15.6%至2172.8億美元;10月進口同比增21.4%至1832.7億美元;10月貿易順差340.2億美元,數據整體上不錯。
周四上午,大盤走勢一度較強,但午后幾乎呈單邊陰跌態勢。這種走勢已持續兩天,即上午趁利好拉一些,下午則吐回漲幅。給人的感覺就是“漲不動”,投資者信心不足。
投資者信心不足原因多樣,其中之一可能是近期績差股表現過強。市場資金會有蹺蹺板效應,流入績差股的資金多了,關注績優股的資金就會相應減少。周四恒立實業居然拉出連續第十一個漲停,丑聞纏身的*ST長生亦由跌停被拉至漲停。在所有交易的ST個股中,只有三只綠盤,其余悉數翻紅,漲停的多達22只。此外,周四上午臨收盤時,一些業績很差的高校概念股也瘋狂上漲……
績差股強勢雖然有助于緩解股權質押問題并抬高股價底線,但也有帶壞市場風氣的隱患,對價值投資會構成一定沖擊。作為普通投資者,去炒作“能漲的品種”當然無可厚非,但如果自覺短線水平一般,最好不要重倉參與其中。
短期來看,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兩件事,一是恒立實業后續走勢,二是績優股何時啟動。假如恒立實業轉入跌停,或某些高人氣權重白馬股暴漲,題材股炒作極可能會告一段落。
大盤已盤整數日,由券商股、東方財富、同花順等風向股的表現來看,市場對后市的預期似乎不是特別樂觀。如果指望大盤擺脫不利局面,那么光靠恒立實業這類品種猛漲是不太現實的。最終還得靠藍籌股發力,只有藍籌股發動起來,才意味著超級主力重新活躍,而不是現在這種局面,各路游資天天忙著跑進跑出。
由周四盤后數據看,北上資金仍在不斷流入權重、白馬、績優等品種,與內資機構動向迥異。待這些籌碼積聚到一定程度,績優股就有機會再起一波。不過,具體時機還得結合外盤情況具體分析,因外資對這方面的信息更為重視一些。如果這方面的情況向好,績優股拉升才可能較快發生。
本周美聯儲議息,結果將在北京時間周五凌晨發布。多數人相信,美聯儲這次不會加息,但可能提示未來加息路徑。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N+財經(微信號: 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