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8-11-08 09:13:50
證監會近日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制度,劍指停牌事由較多、停牌期限特別是重大資產重組停牌期限較長的企業。多措并舉,從嚴約束,市場對此次監管層完善停復牌制度一致點贊,期待著交易所能盡快依規細化股票停復牌具體規則,在保障停復牌功能順暢發揮的同時,引導上市公司審慎行使停牌權利,維護市場交易的連續性和流動性,堅決糾正上市公司“想停就停”的不正之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為拔掉“停牌釘子戶”,監管層祭出了殺手锏。證監會近日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制度,劍指停牌事由較多、停牌期限特別是重大資產重組停牌期限較長的企業,目的就是通過重新立規矩、嚴監管,好好治治那些困擾市場多年的停牌“釘子戶”們。
股票停復牌制度的建立,是防止因上市公司正在籌劃或進行的重大活動事項導致股價大幅波動,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然而有的上市公司利用停牌來“自我調節”股價,股價一跌就以“刊登重要公告”“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等理由停牌,以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尤其是在市場低迷時,停牌就成了個別企業的“護身符”,一停了之,維持股價以待市場回暖。還有的上市公司為重組發行鎖價,或遭到“門口野蠻人”的舉牌而停牌。隨意停牌、長期停牌、停牌期間信息披露不充分成了市場正常交易的阻力,不僅導致大量籌碼被鎖定,降低了資金和資源流動與配置的效率,影響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破壞市場秩序和環境,還讓投資者喪失了基本交易權利。
為了根治停牌亂象,監管層多次改革停復牌制度,如規定并購重組最長停牌時間不得超過5個月,要求停牌主體按逐月遞進原則明確不同停牌時間所需披露的具體內容等,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隨意停牌、長期停牌、濫用停牌等問題,但仍有“釘子戶”不為所動。實際上,停牌時間超過5個月的公司不在少數。
重典方能治亂,要徹底除掉停牌“釘子戶”,必須讓監管手段嚴起來。證監會此次對停復牌制度的完善就是通過制度重塑,引導上市公司合規合情合理地使用停復牌權利。一方面,規則明確了以不停牌為原則、停牌為例外,短期停牌為原則、長期停牌為例外,間斷性停牌為原則、連續性停牌為例外的基本原則,最大限度保障交易機會;另一方面,還賦予交易所強制復牌和拒絕停牌的權利,當上市公司股票超過規定期限仍不復牌時,當停牌原因不符合規定或不宜停牌時,交易所可行使職權避免“渾水摸魚”者肆意停牌擾亂市場秩序。此外,規則還要求交易所建立股票停牌時間與成份股指數剔除掛鉤機制和停牌信息公示制度,并定期向市場公告上市公司停牌頻次、時長排序情況的方式,督促上市公司采取措施少停牌、合理停牌。
多措并舉,從嚴約束,市場對此次監管層完善停復牌制度一致點贊,期待著交易所能盡快依規細化股票停復牌具體規則,在保障停復牌功能順暢發揮的同時,引導上市公司審慎行使停牌權利,維護市場交易的連續性和流動性,堅決糾正上市公司“想停就停”的不正之風。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