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7 14:06:1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安永7日發布《中國對外開放新時代——經貿升級轉型 釋放市場潛力》報告,表示進博會是中國經濟增長向消費主導型轉變的標志性事件,將助力各行業企業把握中國消費升級、擴大開放和數字化經濟下的新機遇。
每經記者|涂穎浩 每經實習編輯|盧九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安永7日發布《中國對外開放新時代——經貿升級轉型 釋放市場潛力》報告,表示進博會是中國經濟增長向消費主導型轉變的標志性事件,將助力各行業企業把握中國消費升級、擴大開放和數字化經濟下的新機遇。
安永認為,作為政府穩定經濟和創造可持續增長工作的組成部分,進博會有益于建立一個規模更大、更加差異化的零售市場,進一步釋放消費者的消費潛力。另一方面,進博會將推動技術突破的展示和應用,以支持中國的消費升級。
報告顯示, 2017年中國商品進口同比增長15.9%,達六年來最高增長水平。在家庭收入和資產的快速大幅增長,以及政府促進消費主導型增長的政策支持下,中國可望很快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場。隨著中國家庭追求更高品質的個性化產品,中國進口市場也展示了巨大的潛力。
隨著市場開放,更多監管配套措施將陸續推出,更多的跨境市場開放也在醞釀之中。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了2018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放寬對外資直接投資中國的限制。安永預計,隨著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市場還將進一步開放。
報告指出,近年中國逐步開放金融行業,放寬了對外資金融機構在設立形式、地域和業務范圍方面的限制。2017年下半年起,政府進一步加大了開放力度,各大金融監管機構陸續出臺對外開放新政策,中國金融行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為外資金融機構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契機。
安永認為,中國快速成長的市場、控股比例全面放開、業務范圍全面開放、投資者理念趨于理性及對海外資產需求增加將為外資金融機構此后在中國市場帶來巨大發展機遇。與此同時,外資金融機構也將直面更多的挑戰,其中包括來自本土企業的競爭、應對中國本土化法律環境及合規風控要求、相關系統的本土化調整以及如何招聘及培養符合本土業務發展需求又了解外資企業文化的從業人員。
安永金融服務合伙人江海峰表示:“隨著金融行業加快對外資開放,可以預見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機構將進入中國市場。這將有利于引入更多的國際化發展經驗,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行業內的競爭。我們相信,未來的中國市場將為外資金融機構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國內和外資機構需持續關注監管動向及市場反應,深入了解市場開放新政對于國內外金融機構的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