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5 18:16:02
較高的外購成本造成外購電力的銷售毛利率偏低。2015~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四川能投發展自產電的毛利率分別為48.7%、47.1%、45.9%、44.1%,而外購電的毛利率分別為11.4%、11.4%、12%、15.6%。
每經記者|謝宏辰 每經編輯|胥帥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進入2018年,四川省宜賓市垂直綜合電力及服務供應商四川能投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能投發展)赴港上市一事有新進展。在2017年10月提交的申請資料失效后,今年5月,四川能投發展的上市申請資料在港交所重新刊登。
日前,四川能投發展又對其申請資料進行了更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更新內容主要是涉及今年上半年公司的部分財務數據。
四川能投發展赴港融資將用于收購若干電力相關資產股權、建設更高電壓等級電網等項目。
港交所披露易顯示,四川能投發展日前對其赴港上市申請資料進行了更新。四川能投發展的主要業務包括電力業務、電力工程建設服務及相關服務。其中,電力業務主要為水力發電供電。
四川能投發展通過宜賓電力、屏山電力等8家子公司運營其電力業務,是其覆蓋的7個縣區及若干周邊地區的唯一授權電力供應商。在水力發電方面,截至2018年6月30日,四川能投發展擁有及運營35座水電站,裝備有77臺發電機組,總裝機量為13.87萬千瓦。配電方面,截至2018年6月30日,四川能投發展擁有一座220千伏變電站、19座110千伏變電站及59座35千伏變電站。
四川能投發展的供電來源包括自產電和向第三方供應商購電,其目前購電對方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其他與公司電網連接的第三方水電廠。2015~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四川能投發展總電力供應量分別達275.4萬兆瓦時、275.8萬兆瓦時、298.4萬兆瓦時、160.7萬兆瓦時。上述期間,公司自行生產的總供電量分別約為62.4萬兆瓦時、65.2萬兆瓦時、59.8萬兆瓦時、21.8萬兆瓦時,分別占公司總供電量的22.7%、23.6%、20%、13.6%。
對應報告期,四川能投發展外購電力的成本分別為6.94億元、6.75億元、7.56億元、4.58億元,分別占其總銷售成本的54.1%、49.5%、49.4%、58.7%。招股書顯示,根據公司以往記錄,四川能投發展自產電的平均成本約為每千瓦時0.1391元,而外購電的平均價格(扣除增值稅)約為每千瓦時0.3223元。
較高的外購成本造成外購電力的銷售毛利率偏低。2015~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四川能投發展自產電的毛利率分別為48.7%、47.1%、45.9%、44.1%,而外購電的毛利率分別為11.4%、11.4%、12%、15.6%。
四川能投發展還通過子公司從事電力工程建設服務及相關業務,主要包括承攬客戶電力工程建設項目并向客戶銷售電力設備和材料。
電力業務是四川能投發展的主要收入及利潤來源。2015~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四川能投發展的總收入分別為16.15億元、16.92億元、18.53億元、9.71億元;其中,來源于電力業務的收入分別為14.4億元、14.6億元、15.4億元、8.5億元,分別占公司總收入的89.2%、86.1%、83.2%、87.3%。其余收入來源于電力工程建設服務及相關業務。
上述期間,四川能投發展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1.05億元、1.18億元、1.25億元、9530萬元,其中,公司電力業務所得毛利分別約占公司同期毛利的86.3%、88.1%、90.1%、86.7%。
四川能投發展表示,公司的策略是進一步擴大在西南部電力供應的市場占有率,致力成為國內先進的電力綜合運營商。公司將積極尋求收購或投資自有供電服務區域以外的電網公司機會,在四川拓展新市場。不過,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公司并無簽訂任何收購意向書和協議,也未找到合適的收購或投資目標。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四川水電投資集團是公司的控股股東,持有48.96%的股權,而四川能投持有四川水電投資集團100%股權。
如能成功赴港上市融資,四川能投發展將投入募集資金將用于收購若干電力相關資產的股權;建設更高電壓等級電網;優化、強化現有電網結構、升級改造電網設施;建立綜合信息化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促進電網系統自動化、信息化;以及一般企業用途。
11月5日,四川能投集團方面一位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四川能投發展赴港上市目前尚處靜默期,暫無更多可披露信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