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30 07:52:15
【新華社:中央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不會發生改變】
種種政策表明,中央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不會發生改變,調控舉措不是裝裝樣子的“花拳繡腿”,“房住不炒”定位正在從各方面得到進一步落實。政策“說話”,對引導和穩定房價預期起著關鍵作用,把一二三線城市中房價上漲的躁動打回原形,讓有些地方寄予房價“再飛一會兒”的希望迅速冰凍。(新華社)
【銀保監會:支持保險機構增加對上市公司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規模】
銀保監會消息,10月29日,“國壽資產-鳳凰系列產品”在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完成登記手續,成為保險業首只落地的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專項產品。下一步,銀保監會將進一步推進專項產品平穩有序健康發展,支持保險機構增加對上市公司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規模,對符合國家戰略和宏觀政策導向的項目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不斷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銀保監會網站)
【中國平安拋出史上最大規模回購預案,耗資或達千億】
中國平安發布公告稱,擬酌情及適時回購公開發行的境內、境外股份,回購總額不超過總股本的10%。中國平安是此輪“回購潮”中的首家金融類上市公司。截至10月29日收盤,中國平安A股報62元/股,總市值1.13萬億元。若按照10%上限計算,未來將有近1100億元的回購資金注入市場。此次中國平安回購上限可達千億元的回購計劃,也創下了A股新的歷史紀錄,將今年股份回購預案上限總金額刷新到了2300億元。(每日經濟新聞)
【成都市設立100億元上市公司幫扶基金 出臺上市公司紓困幫扶八條政策】
成都市政府近日出臺上市公司紓困幫扶八條政策措施。紓困幫扶政策提出,將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建立100億元上市公司幫扶基金,采取股權、債權等方式向上市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提供資金支持,化解上市公司或實際控制人流動性風險。(每日經濟新聞)
【人民時評:以市場方式激發消費潛力】
應當看到,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需要消費需求得到客觀真實的表達。因此,必須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倡導消費者優先。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一步轉變促進消費的思路,多從體制機制層面入手,用市場化的辦法釋放消費潛能,我們就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人民日報海外版:“房住不炒”不動搖】
面對經濟轉型時期外部不確定性增強與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不乏呼吁各地“放松房地產調控以提振經濟”的聲音。對此,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房地產政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基本定位不會出現動搖。樓市調控措施,不是虛張聲勢的“花架子”,而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幫助實體經濟不斷壯大、提升民眾生活質量與獲得感的真功夫。
【經參頭版:人民幣守住“7”是大概率事件】
經濟參考報頭版刊文稱,盡管面臨諸多不利因素,但我國國際收支總體保持基本平衡格局短期內不會變,貨幣當局有穩定市場的力度和決心,也有足夠的政策工具應對形勢的變化,人民幣匯率守住“7”將是大概率事件。在貨幣當局“穩預期”的表態乃至行動之下,人民幣匯率持續大幅下跌、市場大范圍恐慌的可能性并不大。實際上,人民幣確實面臨一定貶值壓力,但是我國國際收支總體保持基本平衡格局短期內不會變,目前中美貿易摩擦對外匯市場和跨境資本流動的影響總體可控,與此同時,在國內金融市場逐步開放的背景下,更多的資金也有望持續流入國內。
【中國證券報評論:紓困專項債是及時雨也是鞭策】
對于當前部分陷入經營困境的民營企業而言,此舉無異于一場“及時雨”。應該明確的一點是,紓困專項債不是救濟和福利,更不會“大水漫灌”般覆蓋所有企業,它的流向注定是那些本身質地優良、暫時陷入困境的民營企業。對企業而言,要用好紓困專項債融資,并通過自身努力打造企業發展的源頭活水。
【調控不放松 房企加速融資補缺口】
近日,針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可能促使政府放松房地產調控的言論,多位權威人士回應,中央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不會發生改變。業內人士表示,房地產調控不會半途而廢、前功盡棄,不會允許任何放松原已建立的調控政策體系、任由房價上漲的做法。張大偉表示,房地產調控不放松,房企資金回款將明顯減速,在此背景下,2018年四季度,房地產企業最重要的工作將是融資。(經濟參考報)
?【地方金融監管局職權范圍未明確包括P2P】
10月份以來,各地密集掛牌成立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并加掛地方金融辦牌子。記者查閱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材料,明確“7+4”類機構監管范圍。不過并未提及P2P網貸,但曾有監管人士提議,P2P網貸也應納入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監管范圍。多位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人士對此表示,這塊尚待明確。(21世紀經濟報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2家公司月內斥資215.43億元回購】
統計發現,10月份以來,截至10月29日,滬深兩市共有192家公司公布股份回購方案或相關實施進展,合計回購金額達215.43億元。其中,有126家公司月內累計股份回購金額均超1000萬元。(證券日報)
【ETF份額逆勢大增 部分產品凈申購份額超牛市階段】
10月以來,盡管A股市場走勢幾經波折,但是股票型ETF受到資金大力追逐。數據顯示,10月份以來,股票型ETF接近200億的凈申購份額創下歷史新高。尤其是滬深300、上證50、創業板等部分ETF產品的凈申購份額接近甚至超過2014年四季度至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階段。(中國證券報)
【茅臺跌停拖累白馬股 北向資金逆勢做多】
周一,滬深兩市低開低走,貴州茅臺罕見的一字跌停重挫白酒股,進而拖累整個大消費板塊。藍籌白馬齊跌之際,創業板在科技股的支撐下相對抗跌,但市場情緒整體仍較為低迷。出人意料的是,借道滬深股通的北向資金單日逆勢凈流入近28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逾26億元,且貴州茅臺、洋河股份、中國平安、恒瑞醫藥、中信證券等個股的單日凈買額均超過1億元。(上海證券報)
【質押率低規模小 信托股票質押仍在“安全區域”】
作為市場中股票質押業務的參與方之一,今年以來也有個別信托公司的股票質押業務暴露風險。多位信托業內人士稱,當前信托參與股票質押業務數量相對較少,加上當前監管部門連續推出多項舉措化解股票質押風險,有信托業內人士認為,信托公司股票質押業務的規模較小,風險整體可控,目前仍處于“安全區域”。(上海證券報)
【712家公司披露三季報 25股獲社保基金青睞】
統計顯示,截至10月29日,共有2056家公司披露三季報,占兩市公司總數量的58%。新披露的712家公司(上周六及本周一)中,前三季度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的有430家,占比60.39%。有25股獲社保基金新進增持,其中食品飲料、計算機、電子等行業個股居多。從社保持股比例來看,16股持股比例超過1%,圣邦股份、華燦光電及鹽津鋪子社保基金分別持股2.51%、2.06%和2.05%。(證券時報)
【9月份貨幣基金規模縮水7000億 創單月之最】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貨幣基金規模縮水超過7000億元,刷新了單月紀錄。業內人士認為,貨幣基金規模大幅萎縮,既有收益率下降、季度末資金面緊張等原因,也受短債基金“替代效應”的影響,而貨幣基金三季度大量限購,也對壓制規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當前貨幣基金8萬億總規模的大體量下,單月規模變化數千億量級也將成為新常態。(證券時報)
【小米,蘇寧易購,二三四五等互聯網公司被財政部點名】
財政部在2017年度會計執法檢查中發現,部分企業跨境轉移利潤、逃避繳納稅收等問題比較突出。小米、蘇寧易購、樂視網、二三四五、三七互娛被點名。(上海證券報)
【融創斥近63億元全部接盤萬達文旅項目】
萬達集團10月29日公告稱,由于此前合作模式有諸多不便,融創將出資收購萬達原文旅集團和13個文旅項目的設計、建設和管理公司。同日晚些時候,融創中國公告稱,交易總價62.81億元,完成所有交易事項后,將持有萬達文化管理100%股權。(每日經濟新聞)
【貴州茅臺“閃崩”封死跌停,多券商下調目標價,招商證券一口氣砍掉了200元!】
10月28日,貴州茅臺披露的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僅為2.71%,大幅低于市場預期,受此影響,29日貴州茅臺股價罕見一字跌停。截至收盤,貴州茅臺在跌停價上還有7.8萬手賣單,將股價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對于茅臺三季報,市場上各大券商都發布研報進行點評,其中多家券商下調公司目標價。招商證券調整目標價至670元,維持“強烈推薦-A”評級。值得注意的是,招商證券在點評中報時給出了870元目標價。(每日經濟新聞)
【深交所問詢樂視網:公司內部資金管理方面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深交所向樂視網下發問詢函稱,對于樂視鑫根基金向蕪湖歌斐支付3億元本金款近一個月后公司才知悉相關情況事宜,要求樂視網說明知悉及披露時間嚴重滯后的原因,并核實說明公司內部資金管理方面是否存在重大缺陷。要求核實說明是否違反《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公司章程》等相關規定。(每日經濟新聞)
【美研中心失竊 奇點汽車稱:不排除商業間諜行為】
10月26日,奇點汽車創始人沈海寅在微信朋友圈發消息稱,奇點汽車位于美國硅谷的研究與創新中心辦公室遭遇盜竊,工作站、電腦、數據硬盤等包含重要自動駕駛技術信息的辦公設備被偷。記者從奇點汽車一位內部人士處獲悉,此次奇點汽車美研中心失竊不排除商業間諜行為,美國警方已經從普通盜竊案和商業間諜案兩個層面展開調查,目前還在等待警方的調查結果。(每日經濟新聞)
【美股高開但收盤重挫 道指全天振幅超900點】
美國股市開盤一度上漲,道指一度漲超350點。而隨著科技股在下午集體下跌,美股回吐漲幅。道指一度跌超550點,全天振幅超過900點。截至收盤,標普500指數收跌0.66%,報2641.26點,較9月20日收盤歷史高位跌9.89%,較9月21日創下的紀錄高點2940.91收跌超10%。道指收跌245.39點,跌幅0.99%,報24442.92點,盤中一度較10月3日收盤歷史高位跌超10%。納指收跌1.63%,報7050.29點。(每日經濟新聞)
【英國財政大臣稱將引入數字服務稅 亞馬遜、Alphabet股價大跌】
英國財政大臣稱,科技巨頭在英國賺取了大量收入,卻沒有按照比例繳稅,這十分不公平。他表示,英國將在2020年4月推出針對科技巨頭數字服務稅,稅率為2%,預計一年能收稅4億英鎊。亞馬遜跌超6.33%,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4.5%。阿里巴巴下跌6.6%。(華爾街見聞)
【默克爾:將不再尋求連任德國總理】
本周一,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確認,將不再需求連任德國總理,其同時將不再競選其已經擔任18年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領導人職務。此前,默克爾所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在關鍵性的黑森州選舉中慘敗。(華爾街見聞)
【百年歷史上最壕手筆!為戴“紅帽子”,IBM拍出340億美元】
本周一(29日),IBM宣布以340億美元收購開源軟件公司紅帽(Red Hat)。這是IBM公司百年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并購,同時也是美國科技界歷史上第三大規模的并購。CNBC報道中稱,這筆并購旨在幫助IBM首席執行官羅睿蘭(Ginni Rometty)提振公司云計算業務。IBM收購紅帽的價格為每股190美元現金,較紅帽上周五(10月26日)收盤價(116.68美元)溢價63%。(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