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濱江集團:前3季度銷售額增長98% 財務總體穩健 加速布局杭州

2018-10-29 19:49:31

當前房地產行業依然面臨高壓,而在市場總體遇到天花板時,“強者恒強、弱者漸弱”的競爭格局愈發明顯,市場也正逐漸向龍頭房企集中。對房企而言,在財務穩健的前提下,規模正成為其爭奪市場話語權的關鍵。

10月27日,濱江集團發布2018年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前三季度,濱江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2億元,同比增長88.4%。此外,根據克而瑞數據,前三季度,濱江集團實現銷售額650.7億元,同比增長98%。濱江集團銷售額和營業收入再創新高。

四季度一貫是房企推盤的高峰期,按照濱江集團目前的發展速度,特別是隨著上海、杭州等地多個高貨值項目的入市,后續還將有一輪銷售高峰。

財務總體穩健 銷售額同比近翻番

與多數龍頭房企一樣,濱江集團在銷售額方面再創新高。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濱江集團實現銷售金額元650.7億元,同比增長98%。而去年全年,濱江集團銷售金額為615億元。克而瑞2018年1-9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顯示,濱江集團名列第31位,較2017年同期上升9個位次。

在銷售額再創新高的同時,濱江集團的營業收入也大幅增長。報告顯示,前三季度,濱江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2億元,同比增長88.4%。而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歸因于報告期內濱江集團交付的樓盤增加。

不過,在銷售額、營業收入雙雙創出歷史新高的同時,濱江集團的利潤指標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前三季度,濱江集團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凈利潤6.85億元,同比下降12%。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利潤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去年初,濱江集團通過處置濱江物業給大股東帶來2.58億元的投資收益。而分季度看,濱江集團在第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凈利潤1.4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42%。

而在財務穩健性方面,至期末,濱江集團總資產較上年度末增長39.9%至842.8億元;總負債67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同比增長3%至147.1億元。期末,資產負債率為79.5%,扣除預收賬款后公司資產負債率為46.60%,濱江集團債率水平仍明顯低于行業龍頭企業。

至期末,濱江集團貨幣資金余額為76.29億元,遠高于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7.5億元。而早前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此前也將公司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維持在AA+,評級展望為穩定。

多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房企通過發債等方式融資,雖然會增加企業的財務成本,但如果管理、運營得當,對企業規模、實力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而濱江集團擅長做高端產品,在長三角尤其是浙江有很大的品牌影響力,做的項目都能有一定的溢價,利潤也較豐厚。

積極布局杭州 土地儲備的價值逐漸放大

做大規模,土地是糧食,決定著企業未來增長空間。對房企來說,拿對的土地,尤為重要。

早前,在去庫存政策的作用下,布局三四線城市讓不少房企嘗到了甜頭。然而隨著去庫存接近尾聲,特別是“遏制房價上漲”的背景下,傳統的以城市能級為標準的一二三四線的布局邏輯愈發受到挑戰。城市群正逐漸成為未來我國城鎮化的新的方向。城市群的投資價值正逐漸顯現,而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的大灣區,以上海、杭州為核心的長三角城市群等越來越受到開發商的青睞和重視。

作為杭州本土房企的濱江集團,長三角城市群,特別是杭州,在濱江集團的戰略版圖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濱江集團此前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其95.5億元的營業收入中,僅杭州一個城市就貢獻了85.2億元,在總營業收入中占比達到89%。

而作為濱江集團的重要市場,濱江集團在杭州市場有著良好的口碑。與周邊項目相比,濱江集團的項目在售價上普遍較周邊項目有10%以上的溢價,二手房的溢價率甚至在20%以上,這正是其品牌和口碑受市場認可的表現。

對濱江集團而言,深耕杭州,就是在自己的優勢區域,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克而瑞數據顯示,2018年1-9月,濱江集團新增貨值716.2億元,位列中國房地產企業新增貨值TOP100第30位。

上半年,濱江集團新增土地儲備總規劃建筑面積約290萬平方米,已遠超去年全年220萬平方米的新增規劃建筑面積,平均樓面價1.38萬元/平方米,預估平均售價2.86萬元/平方米。

僅在杭州一地,濱江集團上半年就新增項目8個。而去年全年,濱江集團在杭州也只拿下9個項目。

按照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年初的規劃,濱江集團“聚焦杭州、深耕浙江、輻射華東,關注大灣區、中西部、京津冀重點城市”的“雁型布局”策略正逐漸落地。

可以說,以濱江集團的口碑和品牌影響力,其雖然在杭州拿地“拿得多”,但拿的好、拿的便宜,成本也完全可控。

而隨著杭州正逐漸兌現互聯網經濟以及亞運會的利好,濱江集團的土地儲備的價值也將逐漸放大。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

責編 湯亞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