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私募資管新規落地,私募行業關注的焦點問題卻是這些!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24 01:26:44

10月22日深夜,證監會發布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及《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運作管理規定》(以下合稱《資管細則》)。值得注意的是,相對于之前的征求意見稿,此次發布的《資管細則》中,適度放寬私募資管業務的展業條件,包括降低投資經理、投研人員數量要求等。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吳永久    

500295648_banner.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10月22日深夜,證監會發布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及《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運作管理規定》(以下合稱《資管細則》),作為《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稱《指導意見》)配套實施細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于之前的征求意見稿,此次發布的《資管細則》中,適度放寬私募資管業務的展業條件,包括降低投資經理、投研人員數量要求等。隨著《資管細則》的正式出臺,將對私募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相比征求意見稿有五處修改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于征求意見稿,此次發布的《資管細則》主要修改內容包括:首先是適度放寬私募資管業務的展業條件,包括降低投資經理、投研人員數量要求等。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從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的條件包括:具備符合條件的高級管理人員和三名以上投資經理;具有投資研究部門,且專職從事投資研究的人員不少于三人等條件。

其次是允許資管計劃完成備案前開展現金管理,提升資金使用效率。《資管細則》規定,資產管理計劃完成備案前不得開展投資活動,以現金管理為目的,投資于銀行活期存款、國債、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地方政府債券、貨幣市場基金等中國證監會認可的投資品種的除外。

第三是優化組合投資原則、完善非標債權類資產投資限額管理要求。《資管細則》規定,資產管理計劃參與股票、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可交換公司債券等證券發行申購時,單個資產管理計劃所申報的金額不得超過該資產管理計劃的總資產,單個資產管理計劃所申報的數量不得超過擬發行公司本次發行的總量。同一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管理的全部資產管理計劃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資金不得超過其管理的全部資產管理計劃凈資產的35%。同一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管理的全部資產管理計劃投資于同一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資金合計不得超過 300 億元。

第四是考慮私募股權投資(PE)業務特殊性,在初始募集期、建倉期、委托資金投入期限等方面,給予一定靈活性。《資管細則》規定,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初始募集期自資產管理計劃份額發售之日起不得超過60天,專門投資于未上市企業股權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初始募集期自資產管理計劃份額發售之日起不得超過12個月。

第五是允許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機構、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等擔任資管計劃的投資顧問,推動平等準入。《資管細則》規定,資產管理計劃的投資顧問應當為依法可以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機構、保險資產管理機構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金融機構,或者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1,在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滿1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的會員;2,具備3年以上連續可追溯證券、期貨投資管理業績且無不良從業記錄的投資管理人員不少于3人;3,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私募資管行業準入門檻降低

對于此次《資管細則》的落地,北京星石投資的投資經理袁廣平指出,正式稿在征求意見稿的基礎上對展業、募資、投資、運作管理等關鍵環節的規范和標準進行了有張有弛的調整,既與資管新規有力銜接,也順應當前市場環境。首先是私募資管業務的展業條件放寬,正式稿中對于展業的投研人員人數的要求放寬,要求“三名以上投資經理”、“專職從事投資研究的人員不少于三人”,而征求意見稿中要求是“五名以上投資經理”、“專職從事投資研究的人員不少于五人”。

其次是產品募集期延長,對于當前市場環境下募資難的情況能夠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征求意見稿中為30天,正式稿為募集期不超過60天。第三是將商業銀行、保險資管納入可擔任投資顧問的機構,提高了資管行業競爭的公平性;第四是業績報酬提取頻率降低,引導投資經理關注長期業績,正式稿中要求提取頻率不得超過“每6個月一次”,而征求意見稿中要求為“不得超過每季度一次”,意味著按開放日計提業績報酬的產品最快只能半年計提一次業績報酬,引導投資經理不要過于關注短期收益,而是要更加關注長期的業績回報。第五是對過渡期內非標整改要求有所放寬,正式稿中增加了條款: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管理的資產管理計劃在過渡期內可以新增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規模;過渡期結束后仍不達標的,不得新增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意味著在過渡期內特殊情況下(例如市場波動、資管計劃規模變化等)如果資管計劃投資于非標債權資產的資金超過凈資產的35%,仍可以滾動續作以承接未到期資產。第六是對資管產品投資集中度的限制上進行了適度放寬,正式稿將原來的“雙20%”放寬至“雙25%”(即一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投資于同一資產的資金,不得超過該計劃資產凈值的25%;同一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管理的全部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投資于同一資產的資金,不得超過該資產的25%。)。

對此私募排排網研究員許文胤告訴火山君,行業準入上,私募資管門檻降低,鼓勵競爭。具體操作方面對投資比例、杠桿比例、收費頻率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有利于行業規范化發展、保護投資者權益。個人認為,未來私募基金與傳統的券商、期貨資管界限將愈發模糊,行業競爭將在資產管理能力、風控能力,以及投資者服務等多維度展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