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8 20:35:53
中弘股份連續20個交易日以“仙股”身份掙扎后,10月18日以“一字板”跌停基本定下了結局,退市是其唯一的出路。那么,中弘股份出現如此結局,到底是怎樣造成的呢?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何建川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中弘股份連續20個交易日以“仙股”身份掙扎后,10月18日以“一字板”跌停基本定下了結局,退市是其唯一的出路。有意思的是,公司上市后合計經歷了4次送轉+2次增發,股本從2010年底的5.6億股猛增到如今的83.91億股,總股本膨脹高達16倍。由于無法走出填權的送轉股行情,慢慢就陷入了低價股的泥坑里面。
周四大盤低開低走,中陰調整,成交量萎縮約8%;個股普跌,“中字頭”全線殺跌。收盤指數皆墨,滬指大跌2.94%,創業板指跌2.18%。
有私募人士表示,由盤面來看,中國石油引領權重股大跌,屬于補跌性質,在預期之內。市場多殺多,信心缺失明顯;目前市場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至少需要時間的修復。策略上,保持耐心,觀望等待。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道達號”,為你呈現市場熱點。
中弘股份連續20個交易日以“仙股”身份掙扎后,10月18日以“一字板”跌停基本定下了結局,退市是其唯一的出路。中弘股份今日跌停,股價報0.74元,收盤價已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根據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可能將被終止上市。
中弘股份何以淪落到這個地步?除了基本面經營不善,加杠桿債務重重,陷入巨額虧損之外,中弘股份此次觸及面值低于一元的退市規則,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咎于這家公司多年來熱衷使用的資本運作手段。
回顧歷史,中弘股份是之前的科苑集團重組而來,在2010年3月30日,證券簡稱由科苑集團更名為中弘地產。公司在2011年2月24日每10股轉8股;2011年8月18日更名為中弘股份,此后在2013年8月28日,每10股送9股。2015年5月29日,每10股轉6股。2017年7月17日,每10股轉4股。
另外中弘股份還進行了兩次定增募資,在2014年3月29日,公司定增發行不超過 9.595億股募資30億元;此后在2016年4月26日公司定增發行不超過14億股募資36億元;公司總股本膨脹的同時,利潤是沒有跟上的,公司在2015年的年報顯示,公司凈利潤為2.8698億元,凈利潤增長率下降1.5%。到了2016年,公司凈利潤為1.5704億元;到了2017年,虧損25.11億元,到了2018年半年報,公司凈利潤虧損13.26億元。
有私募表示,這次中弘股份的教訓,也給高送轉這種A股的經典題材敲響了警鐘。公司一味高送轉,在改變總股本的同時,尋求的都是概念對股價的短期刺激,大多數都沒有改變公司的基本面。頻頻高送轉導致的結果就是,公司股價無法走出填權行情,慢慢就陷入了低價股的泥坑里面。如今跌破1元面值,固然有經營不善的因素,但公司多年來依靠高送轉給股價“打雞血”,則是給自己挖坑。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道達號”,為你呈現市場熱點。
實際上,中弘股份的退市并不是沒有意義的。中弘股份如果退市,之前熱衷于高送轉的一批上市公司,那么有可能從高送轉題材炒高股價的美夢中醒來。A股當然存在這樣風險的公司,現在當然不止一家中弘股份。
據統計數據顯示,隨著近一段時間以來A股市場的深幅下跌,“一元股”的數量正在快速增加,截至10月18日,除去中弘股份之外,股價低于2元的上市公司還有67家,剔除24家ST公司之后,還有43家非ST公司股價低于2元。另外股價低于1.5元的公司合計16家,其中就包括華東科技、大康農業、堅瑞沃能、龐大集團、包鋼股份等公司。
這些公司的情況和中弘股份差不多的,原因也相似,都是股份送轉的常客,比如說華東科技目前股價1.26元,而公司總股本達到了45.3億股,還有16億股沒有解禁,但是公司股價卻離1元面值不遠了,公司上市至今合計5次送轉。另外,大康農業也差不多,公司股價1.27元,但是總股本卻高達54.9億股,上市至今合計5次送轉,其中有一次還是每10股送12股。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