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8 21:50:57
作為最早成立的閩系房企之一,曾經雄霸一方的明發集團如今卻深陷“退市危機”,創始人和董事局主席黃煥明也正在經歷艱難期。
每經記者|魏瓊 每經編輯|魏文藝
近些年,一大波閩系房企開始走出福建,布局全國,以高舉高打之姿賺足了關注度。正榮、泰禾、建發等房企因規模快速擴張成為各大排行榜的“座上賓”,而早早開啟全國化擴張、曾雄霸一方的明發集團如今卻深陷“退市危機”,其創始人明發集團董事局主席黃煥明正在經歷艱難期。
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黃煥明于1994年在廈門成立了明發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廈門最早一批房企中的一員,業務聚焦房地產以及酒店經營。
2002年,明發集團轉戰商業地產開啟發展的新模式,希望以城市商業運營能力占據先發優勢。明發集團商業地產起點很高,而廈門第一個商業項目廈門明發商業廣場的成功開發也讓明發集團名聲大噪。商業也帶著明發走出廈門,開始全國化布局。
雖然明發集團的商業地產起點高,但廈門明發商業廣場卻因運營、管理模式、設計等問題經歷了登高跌重,原本“高大上”的規劃如今已無跡可尋,晚上變身大排檔,白天則淪為“空城”,從明發集團的“名片”變成明發商業的“傷疤”。

明發集團董事局主席黃煥明(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談及明發集團,不得不提及明發四兄弟。明發集團是典型的家族企業,“黃氏四兄弟”是明發集團的核心力量,掌控著企業的發展大局。
據了解,明發集團董事局主席黃煥明為明發集團的實際掌舵人,1963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南安,排行老二。明發集團總裁黃慶祝排行老三,1994年與黃煥明在廈門市成立廈門明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了明發集團。
黃連春在四人中年紀最小,為明發集團首席營運官、執行副總裁兼執行董事。大哥黃麗水于1995年加入明發集團。
憑借泉州人敏銳的商業嗅覺,四兄弟齊心協力闖出了一番天地。據《南安商報》報道,早在1998年廈門前埔規劃還未清晰時,黃煥明就一次性拿下了13萬平方米的項目,開發了明發國際新城。一年后,與該項目一路之隔的用地樓面地價就升至2960元/平方米,約為黃煥明所拿地塊樓面價的兩倍。
明發國際新城項目的投資策略奠定了黃煥明投資房地產的雛形:在未開發區域提前布局大盤,鎖定發展紅利。在這一策略的支持下,明發集團賺得盆滿缽滿。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1年,明發集團毛利率維持在40%~50%的高水平。
住宅開發業務順風順水,使黃煥明很快將目光投向商業地產。2002年明發集團宣布進軍商業地產,以7.85億元成功競得蓮坂改造項目用地,立志將該項目打造成廈門的商業地標。同時開始全國化拓展,布局南京并落子南京明發濱江新城項目。
2007年,明發集團啟動上市計劃,并于2009年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為繼寶龍地產、禹洲地產之后在香港上市的第三家廈門民營房企。
據《中國房地產報》報道,上市當天,明發四兄弟特意將七旬母親接到香港,一起見證明發集團的歷史性時刻。黃煥明代表明發集團贈送閩南特產漆線雕“九龍瓶”給香港聯交所,并當場捐贈100萬港元給香港公益基金,支持公益事業的發展。
上市之后,明發集團按下了發展的“快進鍵”,在揚州、南京、上海、泰州等地的項目相繼落地。明發集團的規模擴圍也帶動了明發四兄弟身家上漲。2009年開始,廈門明發的黃煥明家族連續多年登上《胡潤百富榜》。
《2012胡潤百富榜》顯示,廈門明發的黃煥明家族資產達85億元,位列第32位,為廈門地產家族中的首富。
當下很多企業采取職業經理人管理模式,在市場的大浪淘沙中蒸蒸日上,如碧桂園、萬科等房企。對于家族企業而言,職業經理人專業的管理和建議對企業發展頗有助益,而明發集團則較為依賴四兄弟的管理才干。
據明發集團內部人士透露,明發兄弟對公司管理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如果中高層員工的建議得不到其認可,會遭遇一票否決。“明發這些年走的有點坎坷!”該內部人士表示。
上述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目前的公司主管理中,四兄弟分工明確。黃煥明為核心人物,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占據公司55%的股權,其余三兄弟各占15%的股權。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黃煥明掌管著公司資金財務、投資情況,黃慶祝則主要負責廈門總部的事務,業務范圍主要在廣東和福建省。四弟黃連春則分管南京總部,主要業務范圍在長三角、湖南、山東以及四川等地。南京總部和廈門總部之間互不干涉,獨立運作。從目前業務發展情況來看,南京總部的發展較好。
上述內部人士透露,大哥黃麗水則已逐漸淡化了對企業的管理,已很少去廈門的辦公室了。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指出,明發集團說明了當前中國企業的一個發展模式,需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地方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商業投資機會和一些規劃資源,這樣才可以發展起來。
或許正是因為明發集團較為特殊的發展路徑,核心的人脈等資源都必須緊握在明發四兄弟的手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明發集團不能放權給職業經理人。
黃煥明作為積極的“社會活動家”,擁有多個身份。百度百科資料顯示,除了任職明發集團董事局主席,黃煥明還曾有泉州市人大代表、廈門市政協委員、江蘇省人民政府聯絡辦公室專員等多個身份。泉州人大網消息顯示,黃煥明的泉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已遭罷免。
隨著明發集團活動中心轉移到南京總部,黃煥明的身份也隨之發生變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最新資料顯示,黃煥明目前擁有中國僑聯常委、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香港江蘇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永遠名譽主席、江蘇省政協常委、江蘇省僑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以及江蘇世界僑商總會會長等多個頭銜。
據搜狐焦點2017年初報道,黃煥明弟弟黃連春除了擔任明發集團(國際)有限公司總裁、明發(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以外,還是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協委員、江蘇省工商聯合會常委。
這些身份的獲取與明發兄弟的“朋友圈”存在較大關系。據中國房地產報報道,早年間黃煥明在南安經濟重鎮官橋打造的明發華昌國際城就是在徐鋼主政期間推進的。此外,徐鋼主政泉州期間,黃煥明是泉州市人大代表。
2015年3月2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福建省副省長徐鋼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2016年12月19日,徐鋼宣判。
徐鋼落馬后,黃煥明的泉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被罷免,隨后配合了福建省紀委調查。據明發集團2016年9月1日公告,調查期間,黃慶祝和黃連春負責明發集團公司日常事務的管理。
據了解,明發集團和落馬的廈門市委原常委、原常務副市長鄭云峰也存在交集,兩人均為福建泉州南安人。據澎湃新聞報道,鄭云峰任職思明區政府區長時,明發集團就以7.8億元的價格拿下廈門明發商業廣場項目,為明發集團商業地產開篇之作。
福建電視臺新聞頻道《福建房產報道》2006年報道稱:鄭云峰曾親自帶隊實地考察并解決明發商業廣場周邊的交通問題,當地政府還同意開辟一條兩進兩出的引橋與明發商業廣場銜接。
《中國經營報》報道指出,2007年廈門明發商業廣場正式開業,已經轉任思明區委書記的鄭云峰到場祝賀。
停牌的兩年多時間,明發集團的發展狀況外界知之甚少。據了解,明發集團并未放緩發展的步伐。從明發集團公布的銷售金額看,停牌期間,明發集團2016年和2017年銷售金額均突破100億元,2018年上半年銷售金額接近百億元,為明發集團上市以來的最好成績。
明發集團的投資拓展與銷售一樣,似乎并未受到停牌和財務問題的影響。明發集團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停牌的兩年多時間,明發集團通過招拍掛、收并購等形式獲取了50宗土地。
停牌期間,明發集團不僅在國內大力拓展項目,同時還在加碼海外市場的布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最新資料顯示,目前明發集團已布局長三角、環渤海等地區在內的超50座內地城市,并進駐我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以及日本、柬埔寨、泰國、印尼、澳大利亞等國發展地產業務。截至目前,明發集團累積投資、開發規模近3000萬平方米(含儲備土地),其中商業地產超1000萬平方米。
據了解,2018年明發集團與四川匯融集團聯合將斥資逾100億元打造四川巴中項目。
從明發集團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未經審核的銷售數據顯示,96億元的合同銷售金額中,南京占比高達40.9%,江蘇省占比48%,而福建總部管理的福建和廣東省則歸到其他,銷售業績占比較少。
在房地產規模加速集中和閩系房企大舉全國擴張的格局下,明發集團也不甘落后,積極尋求擴展。但深陷“退市風波”的明發集團一旦退市,勢必會失去重要的融資渠道而大傷“元氣”。
對資金嚴重依賴的房地產項目以及大范圍擴張將何以為繼?現實的困境擺在明發集團眼前,擴張野心不減的黃煥明將如何突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