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7 23:19:02
華夏幸福(600340,SH)9月26日晚公告稱,與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華夏幸福成為中國平安重要戰略協同企業,而該協議成為未來雙方開展具體業務合作的基礎。
按照合作協議,華夏幸福與中國平安將在長租公寓、康養服務、汽車服務產業集群、智慧城市等潛在發展方向上深入探討和研究開展各類型合作。這意味著,二者的合作不僅可為華夏幸福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還將拓展華夏幸福的業務范圍,為未來發力新興實業作鋪墊。
發展至今,華夏幸福的產業新城業務已布局到15個核心都市圈,培育了近百個先進產業集群。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合作協議中擬發力的四大業務方向與中國平安“五大生態圈”相契合,將集合二者資源優勢,為華夏幸福拓展新業務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間。
華夏幸福成為平安戰略協同企業
公告顯示,華夏幸福與中國平安9月26日于深圳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的主要合作內容有兩點:
其一,中國平安方面將向華夏幸福方面提供可滿足個性化和多元化金融需求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以著力支持華夏幸福的產業新城開發及運營,助力其產業新城所在區域縣域經濟轉型發展。華夏幸福方面也將優先使用中國平安方面的提供的綜合授信額度及其他金融產品和服務,并共同發起設立基金、并共同負責基金的募投管退。
其二,在華夏幸福繼續深耕現有產業新城業務基礎上,雙方將在長租公寓、康養服務、汽車服務產業集群、智慧城市等潛在發展方向上,深入探討和研究各類型合作的可行性,并針對具體項目制定具體合作方案,實現并打造雙方在業務創新與協同發展上的新引擎。
此外,雙方同時將積極研究探索在社區個人金融服務、醫療健康管理、社區電商、第三方支付及智慧應用、大數據分析與運用等領域的全方位深入合作。依托各自的經驗與優勢,雙方共同努力進一步推進金融+生態戰略,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
華夏幸福與中國平安此次簽署協議,旨在建立雙方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有助于公司融資業務的開展與整體信用水平的提升,滿足公司多元化的融資需求,有助于雙方進一步推動在實業協同發展與其他業務方面的合作,符合公司的戰略發展需要,有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華夏幸福在公告中表示。
二者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建設可追溯至兩個月前。今年7月10日,中國平安下屬子公司與華夏幸福控股股東華夏幸福基業控股股份公司簽署《股份轉讓協議》。中國平安受讓華夏幸福19.7%股份。目前,相應股份已完成過戶,中國平安成為華夏幸福第二大股東。
這一新進股東有著深厚的根基。據中國平安官網介紹,該集團為我國三大綜合金融集團之一,在《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中名列第10位,居全球保險集團第一,在美國《財富》世界500強名列第29位,蟬聯中國內地混合所有制企業第一。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平安集團總市值在全球金融集團中排名第6位,全球保險集團市值、品牌第一。
四大業務方向拓展未來發展空間
產業新城的意義在于以產業發展推動區域發展。作為國內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聚焦10大產業,已累計簽約包括京東方等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80余家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集聚,實現科技驅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與中國平安的合作,雙方特別提出將在長租公寓、康養服務、汽車服務產業集群、智慧城市等潛在發展方向上探索可能性。合作過程中,中國平安將發揮其在金融、科技、投資、管理等方面的資源和優勢,而華夏幸福則將在發揮在產業新城業務上的戰略選址、產業發展、園區模式等方面的資源和優勢。
二者在合作協議中表態將探索的四大業務方向與中國平安“五大生態圈”相契合。2018年上半年,中國平安全面推動“金融+生態”戰略,在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五大方向推進生態圈建設。
以智慧城市為例,根據中國平安官網介紹,今年8月底,中國平安在2018(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首次系統化公開展示國內首個“1+N”智慧城市平臺體系及解決方案,利用1套“智慧城市云”平臺,集成平安全球領先的創新科技,有力支撐多個智慧城市板塊。目前,中國平安已與深圳市政府、西藏自治區、重慶市、南寧市等達成戰略合作。
此外,中國平安在醫療健康方面已精耕多年,并持續推進資源整合。今年8月中旬,中國平安與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在中藥全產業鏈、醫療健康大數據、醫藥供應鏈以及醫療產業園等多個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而此前,其旗下醫療健康科技企業平安好醫生已經赴港上市。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國平安在長租公寓、康養服務、汽車服務產業集群、智慧城市方面具有多種優勢資源,華夏幸福與其“牽手”合作將增厚產業新城業務的儲備力量,為華夏幸福的新興實業拓展打開新的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