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1 00:32:51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趙橋
9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獨家報道了丹化科技重大資產重組,其中重點涉及到資本運作后股權糾紛、礦權糾紛、標的資質、董秘和收購標的背景等。
9月20日,丹化科技(600844,SH)收到了上交所問詢函,上交所十問丹化科技重大資產重組。記者注意到,在這十大問題中,多個問題為此前報道的質疑要點,其中包括標的資不抵債、控制權變更與重組關系、董秘與標的交易方關系等。同時,上交所要求丹化科技對重大資產重組預案作相應修改。
在9月18日對丹化科技的獨家報道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遠赴實地,調查丹化科技擬11億元收購郴州飯壟堆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飯壟堆礦業)一事。在《丹化科技資本運作牽出股權結構玄機》《多年停工牽出礦權糾紛 丹化科技收購標的估值暴增》《丹化科技董秘和收購標的均有“萬方”背景》系列報道中,對增發稀釋股權而影響控股股東持股比例、標的采礦證過期且存糾紛、董秘與收購標的股東“萬方”背景等表示了諸多質疑。
上交所對丹化科技重大資產重組的問詢函中,十個問題基本都涉及到上述報道內容。記者注意到,這十個問題總共分成三大類,分別是關于本次交易方案的風險、標的資產經營情況以及重組價格調整機制等。
在風險中,上交所提到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要求補充披露說明預估作價依據、在礦山長期未進行開采生產的狀態下將該資產注入公司的必要及合理性;二是礦權糾紛整合的具體形式;三是要求披露交易完成之后的股權結構,是否就本次重組事項與河南能源化工集團進行溝通,是否會影響控制權變更事項的繼續推進;四是補充披露公司董監高與交易對方及其實際控制人之間是否存在近親屬、聘用任職、投資持股、共同對外投資等關系,并結合前述情況說明是否影響本次交易作價的公允,交易各方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五是標的股東方萬方礦業股權凍結原因;六是補充披露停牌期間各中介機構是否已開展盡職調查,工作進展情況。
在標的資產運營情況中,上交所對于標的資不抵債,要求其補充資產具體構成等;補充披露29項房屋建筑物均未取得相關權屬證書的辦理進度等。
最后,上交所詢問,本次重組的價格調整機制僅為單向調整,這是否有利于中小股東利益保護,是否符合《關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發行價格調整機制的相關問題與解答》的相關規定。
上交所要求,丹化科技在2018年9月26日之前,針對上述問題書面回復,并對重大資產重組預案作相應修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