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0 22:00:51
9月20日,第十七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在成都開幕。從2000年,第一屆西博會舉辦至今,剛好18年,回過頭來看,成長的足跡已經遍及世界。
每經記者|楊歡 每經編輯|劉艷美
在百度指數中,搜索“西博會”,會發現該指數正在以整體環比112%的速度上漲。
去參會的媒體朋友告訴我們,她提前半小時到達其中一個論壇,然而現場座無虛席,不少人站著,等待著開場。

▲攝影 張建
除了現場火爆的氛圍,更值得注意的是本屆西博會的高規格。
就在今天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其中提到,“西博會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為中國西部地區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深化同世界各國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

回顧過往十六屆西博會,國家主席致賀信,確屬罕見。
在中國,18歲意味著長大成人,要扛起屬于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從2000年,第一屆西博會舉辦至今,剛好18年,回過頭來看,成長的足跡已經遍及世界。
你好,四川
“西部論壇、沿海地區三資企業產品展銷會暨四川投資洽談會”,這是第一屆西博會的全稱。
不難看出,“東西合作”是當時的小目標。
憶當年,幅員占全國2/3的西部地區,人均生產總值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3/5、東部地區的2/5。在改革開放推行20余年后,先富起來的東部沿海地區,國際國內合作密切,市場前景廣闊,而西部要發展,缺機遇、也缺平臺。
同一年,還發生了什么?2000年1月,中共中央在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提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方針、目標和重點任務。這一發展戰略覆蓋重慶、四川、廣西、新疆等西部12個省份,惠及西部4億多人口。
機遇有了,平臺在哪里?有人提出,在西部地區辦一個高規格的博覽會,既能展示西部大開發的成果,又能成為西部大開放的一個平臺。
發端于西部大開發,始創于2000年5月,西博會將永久會址設在四川省成都市。
始于此,但不止于此。發展十余載,從嗷嗷待哺的嬰兒,到步伐矯健的青年,“長大成人”的西博會,要有一番新作為。
如何實現新的作為?關鍵在兩個字:開放。而如何開放?“抱團發展”是第一步。
你好,西部
以西博會為切口,西部在探索“抱團走出去”。
“一帶一路”帶來西部地區機遇,在“一帶一路”規劃重點圈定的18個省份中,有10個都位于西部。
仔細算來,從2014年至今,西博會已經連續3屆緊扣“一帶一路”設置議題和活動,這背后正是西部推動從“內陸腹地”向“開放前沿”轉變的抱團發力。
在今天下午舉行的第十屆中國西部投資說明會暨經濟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上,西部十三方與國內外投資者簽約投資合作項目808個,總投資額7883億元。
作為西博會的重大標志性活動之一,中國西部投資說明會暨經濟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已成功舉辦9屆,累計簽約投資合作項目9600多個,投資總額超過5.7萬億元,成為加強西部地區開放合作的重要載體。
從“橫跨三北,既有對接京津冀、環渤海地區地緣優勢,又有靠近消費中心市場和出海口便利條件,還有西出中亞、北出俄蒙、直達歐洲的經濟通道優勢”的內蒙古,到“正在加快聚集形成現代農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等六大產業”的寧夏,再到“近五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9%”的貴州……
會議現場,西部12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或由地方主政者上臺推介,或用文字交流材料,向眾多西博會的參會者展示各自的重點產業、投資機遇和投資環境,這其中“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大開發”及對外開放合作都是高頻詞。
抓住機遇,西部正構建起中國經濟版圖中的新增長極。
你好,中國
從初始的16個省市參與,到現如今31個省(區、市),西博會的朋友圈在不斷擴大。
這么大的陣仗背后,是一顆翹首以待、想要開放、開放再開放的心。
拿四川來說,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大力實施全面開放合作戰略,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
就在昨天下午,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成都簽署深化川桂合作共同推進南向開放通道建設框架協議,提出要進一步強化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網絡和港口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同打造區域聯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南向通道,推動南向貿易便利化,擴大南向國際產能合作。
而在稍早前,2018廣西防城港市南向通道投資項目(成都)推介會剛在四川成都舉行,其中也提到要對接落實廣西“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和四川“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加快共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南北大通道。
為什么都搶著要開放?改革開放之初,沿海率先發展戰略使東部地區一馬當先,保持領先地位。進入2000年后,隨著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建設,東西差距逐漸縮小。
從2000年到2017年,西部省區市奪得了16年的GDP增速桂冠。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增速7.4%,高于全國增速,也高于東部地區。
可以說,改革開放四十年,西部內陸地區最大的發展驅動力就是開放,也正是當下開放的契機把西部內陸推到了加快發展的歷史機遇前。
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今天的賀信中所說,“中國西部地區地域遼闊,資源富集,充滿機遇,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近年來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取得長足發展。”
從區域發展來看,中國西部地區發展韌勁強、潛力大、后勁足,作為中國經濟強有力的大后方和回旋空間,將為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提供堅實支撐。
你好,世界
翻開本屆西博會的記者手冊,國際化議程內容占了差不多1/6,包括“一帶一路”系列活動8項、主賓國系列活動11項。
這兩者之間也是淵源頗深。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發出。同年,西博會首設主賓國,以后每屆一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第二個“東道主”。
2014年,法國是主賓國,在第十五屆西博會上舉行的中法中小企業合作與發展論壇,800余家中小企業開展了5000場次洽談,創下迄今為止在中國舉辦的最大規模中法企業經貿交流活動。
2016年,“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在第十六屆西博會上深度對接。主賓國德國帶來51位總裁級高管、80余家企業(機構),以及中德經濟論壇、智能制造-工業4.0中德論壇等“頭腦風暴”。
今年的主賓國是意大利。“這是意大利和中國西南地區雙邊關系向前發展的顯要標志,意大利與四川省的合作關系正日益增強。”意大利副總理兼經濟發展、勞動與社會政策部部長迪馬約如是說。
“一帶一路”五周年,西博會早已不是區域性的展會,她已成為大型綜合性國際展會,她已成為國家機制性大型涉外展會和“一帶一路”建設重要平臺,她已讓中國西部站上了開放的前沿對話世界。
借著這樣的平臺,吸引全球的注意力,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了解和進駐中國的市場。
以瑞士為例,瑞士駐成都總領事范溢文說,“瑞士的高端制造業、生態環保產業在全球范圍內都有很大的優勢,從事這些行業的中小企業需要拓展其海外市場,中國正是最合適的海外市場之一。”
通過亮相西博會,這些國外的企業將加速進駐中國西部地區的進程,為兩地帶來更多技術和創新合作的可能。
從這一張張的議程表上,我們能看到,18歲的西博會在折射——未來,西部地區的發展依然指向開放,借著“一帶一路”等發展契機,成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的目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