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11 00:08:41
每經記者|陳玉靜 每經編輯|姚祥云
近日,金融街88號論壇股權眾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本次研討會圍繞股權眾籌試點與非公開股權融資試點展開討論。多位業內人士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作為股權融資,業內人士認為,上述兩種方式是去杠桿的一種途徑,同時,對于培養創新企業也有助益。
但是對于新興領域而言,發展的前期總會面臨一些問題,比如非公開股權融資平臺如何在把控風險的同時又做到盈利、在監管尚未明晰之際行業如何自律、平臺關聯信息如何披露等。對此,金融街88號論壇秘書長姚余棟與業內人士共同在既往提出的“十不準”之上,又提出實際控制人承諾不得失聯;不得將投資人資產與平臺資產混在一起;除專業投資人之外的合格投資人,投資不得超過總投資金融資產的10%等三條原則以對行業進行約束。推動行業在合規中發展。
項目關聯方應詳盡披露
作為一個較為“年輕”的領域,股權眾籌與非公開股權融資在總體規模上尚沒有一個清晰的數據。以某頭部平臺為例,在其成立的3年中,已完成43個項目的股權眾籌融資,加權平均給投資人帶來的回報是48.5%。除了能帶給投資人高回報之外,在業內人士看來,股權眾籌還在少量、分散、容易盲流的民間資本和融資難、融資貴的小微企業之間架起了一個合理的橋梁。
愛就投董事長徐文偉在研討會上表示:“可以看到的是,民間有大量的資本閑置,沒地方去,結果往往容易被騙,股權眾籌平臺可以引導他們把有限的資金投向真正的創業者。小微企業所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在于,小微企業融20萬元和一個企業融2000萬元的盡調要求是一樣的,所以說銀行一看為了20萬元,還要給你去盡調,就不做了,所以他們是很難融資的。但是就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而言,它是當下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突破口。”
在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比如涉及關聯平臺交易問題。對此,徐文偉舉例說道:“平臺之前做過一個曾經投資過的項目,即關聯項目,當時觀點是平臺已經投資過,屬于好項目,就推薦給投資人,但是最后這個項目比如說不行了,那投資人就會說,你原來自己在里面有股份,拿出來忽悠我們,當然我們這種項目只有3~4個,但是心里總是覺得不踏實。”
在眾投邦董事長朱鵬煒看來,關聯方披露或許是一個解決的辦法。朱鵬煒表示,在其管理的項目中,一些項目是股東方推薦的,當然是一些好項目,但是如果失敗,還是會面臨一些問題,因此后來在做項目的時候都會在最前端加一條關聯方披露。“就跟二級市場一樣,首先是關聯方披露,第二個就是風險披露。”朱鵬煒稱,“包括項目投資經理強制跟投,我們強制跟投投資經理也要披露,以前沒有這個制度。”
這也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同。“關聯不可怕,但要講清楚,目的是為了甩鍋還是為了把好東西給別人,不講清楚,到最后可能變成一個軟肋。”徐文偉表示。
進一步探討合格投資者認定
除了關聯方問題,對于股權眾籌及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而言,合格投資者如何認定也是研討會關注的要點。資管新規規定,合格投資者應為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對此,姚余棟此前曾提出股權眾籌的“54321”方案,其中的“4”即是對此的闡述,具體為根據投資者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和資金實力,可以將投資者層次合理劃分為公募、小公募、大私募、私募四個層次。姚余棟認為,眾籌風險仍然很大,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不能拿養老金去投資,建議要有大私募,然后大私募能不能把投資者適用性降低?有一個“眾籌合格投資者”的概念。
在此次研討會上,關于股權眾籌的合格投資者認定又有了進一步的探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除專業投資人之外的合格投資人,投資不得超過總投資金融資產的10%。
此外,作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一部分,此前P2P領域暴露出的問題也為股權眾籌與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帶來了教訓。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為防范某些P2P平臺暴露出的失聯、自融問題,研討會認為平臺不得將投資人資產與平臺資產混在一起,平臺實際控制人要承諾不得失聯,具體“十三不準”如下:不得發布虛假標的;不得自融;不得明股實債;不得虛假陳述、虛假性發布信息;不得設立資金池;不得非法集資;不得吸收公共存款;不得向不合格投資人發放項目;不得向投資人承諾投資收益;不得開展私募;實際控制人承諾不得失聯;不得將投資人資產與平臺資產混在一起;除專業投資人之外的合格投資人,投資不得超過總投資金融資產的1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