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金融對外開放迎新舉措,央行擴大人民幣購售業務范圍,有何含義?

券商中國 2018-09-07 23:04:01

9月7日,針對今年6月央行發布的《關于完善人民幣購售業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發〔2018〕159號)(以下簡稱《通知》),央行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進行答記者問。

____________________2.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相比此前的人民幣購售業務政策,此次《通知》主要有兩方面新政策變化,但核心都是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購售范圍:

一是從經常項目下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擴展至全部經常項目;

二是在直接投資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至經批準的跨境證券投資。在經常項下和直接投資項下,境外參加行辦理人民幣購售的對象應為企業或機構客戶,暫不包括個人客戶。

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發布《通知》,對購售業務進行完善和優化,既是適應金融對外開放的新形勢、推動外匯市場對外開放的改革舉措,也是積極回應市場主體便利化訴求和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具體舉措。

何為人民幣購售業務?

所謂人民幣購售業務,是指境外參加行在境內代理行或海外清算行購買人民幣或售出人民幣,以滿足海外客戶的人民幣購買及賣出需求。首批人民幣購售業務境外參加行是于2016年5月式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交易,目前在銀行間市場可交易品種包括即期、遠期、外匯掉期、貨幣掉期和期權等。

一從事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銀行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舉例子,境外企業有人民幣使用需求時,通常會找當地銀行進行購匯,當地銀行手中的人民幣少了之后,需要找其他渠道補充人民幣儲備,這也就是所謂的人民幣頭寸的平盤。在沒有推出人民幣購售業務之前,境外的銀行通常是在離岸市場進行平盤,但這個政策推出之后,相當于另辟了一個可以進行平盤的新渠道。

“對境外銀行來說,渠道豐富了之后,平盤不僅更為便利,也會節約平盤成本,銀行可以對比在岸和離岸的價格后進行選擇;對境外的企業來說,既然境外銀行平盤的成本下降,他們購售人民幣的成本也會降低。”上述大行人士說。

與此同時,另一北京外匯交易人士對記者表示,該機制的推出,著眼于豐富境內外匯市場的參與主體,拓寬境內外市場主體的交易渠道,也有助于促進形成境內外一致的人民幣匯率,在岸和離岸兩個人民幣市場將更為趨同。

當前,能夠直接參與人民幣購售業務的銀行主要是境內代理行、境外清算行和境外參加行。其中,對于境外參加行,參與的渠道有兩種,但只能二選一:

一是境外參加行可以通過境外清算行或境內代理行間接進入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

二是也可以申請成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會員直接進入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

央行上述負責人稱,現階段,進入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合格境外主體主要考慮人民幣購售業務規模較大、有國際影響力和地域代表性的境外參加行。

此外,除境外央行類機構、境外清算行和境外參加行以外的其他主體暫時通過境外參加行間接進入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目前通過境內銀行柜臺辦理兌換的境外主體,可沿用原入市渠道,也可根據《通知》選擇新的入市渠道。

人民幣購售業務范圍擴大

人民幣購售業務推出后,這也業務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最新的范圍是,全部的經常項目、直接投資以及跨境證券投資項下的產生的人民幣平盤,都可進行人民幣購售業務。

上述提及的跨境證券投資,主要包括滬深港通、債券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6〕第3號明確的投資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業務以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境內證券投資等。央行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未來隨著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持續推進,經批準的跨境證券投資業務范圍不斷擴大,人民幣購售的范圍也將相應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債券通和滬深港通項下,境外投資者可通過債券持有人或證券公司或經紀商在香港結算行辦理外匯資金兌換和外匯風險對沖業務。香港結算行指香港地區經批準可進入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境外參加行和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不過,在經常項下和直接投資項下,境外參加行辦理人民幣購售的對象應為企業或機構客戶,暫不包括個人客戶。

此外,考慮到一些境外企業集團自身內部的人民幣使用需求較大,現在境外企業集團也可以采取集中辦理模式。所謂的集中辦理模式,就是境外企業集團可指定集團內特定機構集中辦理人民幣購售業務。集中辦理人民幣購售業務的企業集團,須與境外參加行簽署書面協議,并通過境內代理行或境外清算行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向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備案。但企業集團采用這一模式的,集團內除集中辦理機構之外的其他機構不得再通過境外參加行辦理人民幣購售業務。

這些舉措保障人民幣購售業務平穩開展

與其他跨境資金流動政策相似,央行也要求人民幣購售業務需要按照實需原則辦理。根據《通知》要求,與實需原則相關的規定主要有以下幾點:

1、境內代理行、境外清算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應要求境外參加行承諾履行真實性審核義務,按照“了解客戶”、“了解業務”和“盡職調查”原則展業,確認所辦理人民幣購售業務符合實需原則。境外參加行應保留相關業務背景材料備查。

2、境外參加行與客戶開展衍生品交易的,客戶的衍生品交易敞口應與作為交易基礎的人民幣收支預期具有合理的相關度,并且能夠提供證明其真實需求背景的書面材料。

3、境內代理行、境外清算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應要求境外參加行辦理人民幣購售業務時承諾履行以下義務:一是企業客戶在境外參加行辦理人民幣購售業務后,需在同一家銀行或銀行集團完成購售相關的支付;二是配合監管要求,向境內代理行或境外清算行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購售業務背景材料;三是境外參加行應關注異常交易,監測客戶大額購售業務的資金流向,及時通過境內代理行、境外清算行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向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報告有關情況。

實需原則是為了保障人民幣購售業務能夠平穩有序開展,除此之外,為保證人民幣購售業務平穩有序開展,《通知》明確規定,境內代理行、境外清算行和境外參加行開展人民幣購售業務時應注重購售雙向平衡發展,避免資金大進大出。

此外,上海總部、外匯交易中心應加強監測,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必要時可對境內代理行的人民幣購售業務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并可依據境外清算行和境外參加行的承諾要求其配合對人民幣購售業務開展情況的調查;央行還可根據國際收支形勢和人民幣購售業務發展需要,必要時可采取宏觀審慎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高平盤手續費率等,以保持人民幣購售業務平穩開展。

來源: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記者:孫璐璐

責編 王曉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央行 金融 對外開放 人民幣 購售業務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