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紅星美凱龍控股與錦和商業戰略合作 卡位城市更新風口

2018-07-02 19:07:45

7月2日,紅星美凱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星控股”)與上海錦和商業經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和商業”)在上海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宣布未來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致力于城市老舊廠房、老舊辦公物業的改造更新。

在簽約儀式上,紅星控股董事長車建新與錦和商業董事長郁敏珺都指出,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一些廠房等存量物業開始出現新的利用機會,雙方將通過合資公司聯手把美感和活力注入這些老廠房舊建筑,并通過招商運營使之重新煥發出新的魅力。

(紅星美凱龍控股董事長車建新與錦和商業董事長郁敏珺簽署合約)

據悉,雙方合資公司的業務重點將放在深圳和廣州等珠三角地區并輻射文創產業、現代服務業和新經濟最活躍的一二線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成都。

美學理念的高度契合

紅星控股旗下有豐富的產業形態,除了其遍布全國的200多家紅星美凱龍家居商場外,還擁有文旅、地產、紅星影業、愛琴海購物中心等多元化的成熟業務板塊,而且緊密圍繞并一直致力于展現家居與城市之美。

錦和商業歷經十年的發展開拓,已經成為專業面向文創產業園區運營管理的行業龍頭企業,通過對園區的重新定位、改造和運營管理,提升老舊物業的價值,騰籠換鳥改善城市的整體外觀,挖掘歷史文脈又推動文創產業的孵化發展。

(紅星美凱龍控股董事長車建新演講)

“紅星控股和錦和商業的合作,是雙方對城市美學理念高度契合的結果”,車建新表示,在我國部分城市和地區存在大量的廢舊建筑和場地,不僅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形象,而且也是資源的巨大浪費,兩家企業的強強聯合,就是要通過專業化的方式,對這些“傷疤”進行改造,將資本注入,把美感注入,讓“傷疤”變成城市的風景線。

城市更新已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譬如今天簽約儀式的所在地—越界•世博園,這里曾經是上海南市發電廠舊址,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被改造成各國城市案例館,喜迎八方游客,它的前世今生都承載了濃厚的歷史文脈。

(越界•世博園,前上海南市電廠)

在錦和商業的精心打造下,這一“工業及世博雙遺存”項目又一次華麗轉身成為國際性、開放性、融合性的多功能復合型文化創意街區及充滿活力的文化時尚中心,煥發著勃勃生機,成為舊城區改造和城市更新的經典項目。

郁敏珺表示,與紅星控股的合作是雙方強強聯手資源整合,看好文創園區未來發展爆發式增長的機遇,通過與紅星控股的合作,重點進軍珠三角科創產業的前沿。

(錦和商業董事長郁敏珺演講)

公開資料顯示,錦和商業從2007年開始涉足文創產業園,截止目前,累計服務商用物業已達32個,運營管理服務涵蓋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等城市,旗下“越界”品牌系上海市園區管理著名商標,其中7個園區還獲得了“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稱號。

重點開拓一二線城市的城市更新

除了對美的追求外,對舊城區、老廠房的改造是近年來一種新興的市場需求。

據了解,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早在上百年前就完成了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進入到存量資產階段,更新、運營和改造老舊物業是成熟市場的重要商業模式。對中國而言,目前,我國相當一部分城市和地區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工業化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勢必會伴隨著大量老舊工業建筑的出現。城市經濟中有大量的存量資產還沒有發揮其價值,未來機會很大。

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建宏指出:“珠三角是中國家具制造業的重鎮,在改革開放之后的三十幾年里,涌現了許多大型家具工廠,但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它們的廠址多數發生變遷,原來的郊區變成了市區,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我們這次的合作,會提前促進我們一部分家具行業工廠物業轉型優秀文創產業園。”

郁敏珺表示,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存量時代增量價值的開拓將會成為新的發展機會,通過對舊物業的重新設計和改造,既能節約成本,又能實現資源的環保集約使用,這對于眾多一二線城市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未來紅星控股和錦和商業要做的就是資源優化,重新整合,價值重現。

(紅星美凱龍控股與錦和商業雙方領導合影)

在此前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到2020年,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的先導產業作用更加強化,與相關產業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融合發展格局基本建立,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融合發展城市、集聚區和新型城鎮。”

未來,紅星控股與錦和商業,定將為這些城市的文創產業、現代服務業發展賦能,讓城市老舊廠房、老舊辦公物業重煥生機。

(越界•世博園)

責編 余冬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