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07 23:54:40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 旭
今年前4月,在我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僅微增0.1%的情況下,中西部地區吸收外資卻持續保持較快增長——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7.2%,西部地區同比增長20.6%——而這也成為我國吸引外資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6月7日,商務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針對“我國將如何推動外資向中西部地區進行轉移”的提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回應表示,為引導外資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區,將主要從提高投資便利化水平、完善支持政策、建設暢通開放的渠道、加強開放平臺建設等四方面開展工作。
近一年來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商務部 鄒利制圖
在當前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中,鼓勵、引導、支持外資向中西部傾斜,一直是國家層面關注的重點任務。
2017年6月在中國大連召開的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李克強總理曾表示:“我們支持跨國公司在華設立地區總部,引導外資投向中國的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因為那里的潛力很大。”
而在隨后于當年8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中,也包括了促進外資向西部地區轉移的內容。通知指出,要充分發揮現有財政資金作用,積極支持西部地區的國家級開發區(含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科技創新、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領域建設,改善招商環境,提升引資質量,承接高水平制造業轉移。
人們普遍認為,相比聯外條件較為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來說,中西部地區承接外資的能力相對較弱。不過專家指出,中西部地區其實也有其特殊的優勢,這對其參與對外開放進程很有利。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西部地區雖然地理位置不占優勢,但在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方面均具有優勢。如果地方能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對于外資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從目前發布的一些數據來看,提升中西部地區吸引外資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我國整體引資水平。
以商務部此前公布的今年一季度利用外資數據來看,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170.8億元,同比增長46.7%,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151.8億元,同比增長23.4%。中西部地區利用外資的良好表現,還反映在我國一季度新設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117.5個百分點、比2016年同期增速高出123.1個百分點上。
高峰在發布會上表示,為了引導外資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區,商務部將主要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提高投資便利化水平,支持中西部地區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的成功經驗,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是完善支持政策,在稅收、用地、信貸等方面落實有關優惠政策,引導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
三是暢通開放的渠道,建設跨境多式聯運交通走廊,促進與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推動降低中西部地區的流通成本。
四是加強開放平臺的建設,強化中西部地區開放型經濟載體平臺建設,支持沿邊的省區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合作,提升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的發展水平。
促進外資向中西部傾斜的目標已經被確定,接下來應如何將這項工作有效推進?從發言人的表態來看,“支持中西部地區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的成功經驗”和“支持沿邊的省區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合作”,將成為未來推進這項工作的重要抓手。
在目前中西部對外開放和吸引外資的實踐中,先期設立在我國中西部的一大批自貿試驗區,顯示從政策上正不斷向外資開放。
今年1月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在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有關行政法規、國務院文件和經國務院批準的部門規章規定的決定》,其中首次提出將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從事加油站建設、經營;允許設立外商獨資經營的娛樂場所,在自貿區內提供服務等多類開放措施擴大到第三批7個自貿區。而在這第三批自貿區中,就有湖北、陜西等5個位于我國中西部地區的自貿試驗區。
此外,推進中西部地區引進外資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也是當前的一個明顯趨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評論稱,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向西打通“一帶一路”,促進西部地區的開放就顯得更為重要。如果自貿區等開放戰略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還是應該根據自身條件與“一帶一路”相結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