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7 21:32:35
最近兩日,常山藥業公告中的“國內ED患者人數約1.4億人”引起市場熱議。那么,在熱議背后,資本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每經記者|何建川 每經編輯|杜宇
最近兩日,常山藥業因一份公告而引起市場熱議。5月16日,常山藥業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常山生化藥業(江蘇)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藥品GMP證書》。
常山藥業稱,本次《藥品GMP證書》認證的車間為固體制劑車間,生產品種為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劑。枸櫞酸西地那非適用于治療勃起功能障礙(ED)。據統計數據顯示,國內ED患者人數約1.4億人,假設其中有30%接受治療,人數將達4,200萬人,假設接受治療的ED患者每年都能多次使用藥物,未來中國潛在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百億元級別,市場空間廣闊。

而常山藥業公告中的“國內ED患者人數約1.4億人”則引起市場熱議。那么,在熱議背后,資本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龍虎榜數據顯示,5月16日-17日,渤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開發分公司以3251.62萬元的金額位居買入首位,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國中路證券營業部則以2905.02萬元的買入額位居次席。

對比5月16日的龍虎榜卻發現,在5月16日以2376萬元買入額位居買入第一的中投證券上海復興東路證券營業部則在17日賣出了2620.73萬元,基本上是獲利后全部出局。

此外,5月17日晚間,常山藥業發布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根據該公告,高樹華、高會霞、丁建文、黃國勝四名相關人員在17日合計賣出了1008.75萬股,金額達8764萬元。值得注意的是,17日常山藥業的漲停價為8.71元,四名相關人員的減持均價距離漲停價僅一步之遙。

對于常山藥業未來的動態,仍將會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