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7 10:19:20
今日,國內原油期貨刷新上市以來新高;WTI原油升破70美元大關,創三年半新高。近期地緣政治局勢升溫及4月歐佩克原油產量回落提振油價。
每經編輯|郭鑫
5月7日早間,上海原油期貨日內漲近3%,逼近460元/桶,創掛牌上市以來新高。

WTI原油升破70美元大關,創三年半新高。近期地緣政治局勢升溫及4月歐佩克原油產量回落提振油價。

布油同一時間也拉漲,再度升破75美元。

所有關于油價的賭注都押在美國決定退出伊朗核協議。確認伊朗核協議的最后期限在5月12日,特朗普上任以來,他已經三度延長伊朗的制裁豁免期。
最近與特朗普碰面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特朗普“會退出這一協議,因為國內的原因”。
最新的動態在于,特朗普周六對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稱,“還沒有做出最終的決定”;伊朗方面已經多次表示不會接受任何修改過的協議,總統魯哈尼周日發表電視講話稱,無論特朗普做出何種決定,伊朗都已經準備好了對策。
伊朗是OPEC第三大產油國,全球第五大產油國。在2016年國際對伊制裁逐漸解除后,伊朗逐漸恢復石油出口和經濟增長。
關鍵時刻,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周日高調舉行電視講話,嚴厲警告稱:如果美國在5月12日的最后期限前退出核協議,他們將很快意識到,這一決定將成為華盛頓“歷史性的遺憾”。
路透社上周報道稱,兩名白宮官員以及一名了解美國政府內部討論情況的消息人士稱,特朗普已差不多決定撤出伊朗核協議,但具體做法仍不得而知。
如果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不再延續對伊制裁的豁免,伊朗的石油出口將再度重挫,油價有望繼續大漲。
此外,根據路透社的最新調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的產量在4月份下降至年內低點,原因是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下降,非洲生產商的發貨量下降。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產量下降,導致歐佩克減產協議達到創紀錄的162%。
光大證券石化化工分析師裘孝鋒團隊認為,5月12日,國際原油市場將迎來真正的考驗:如果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伊朗原油再次被禁止出口,該國原油出口量將回到2012下半年-2015年被制裁時的水平,全球原油供應量將下降約120萬桶/天。因此,短期將對原油市場形成實質性沖擊。
裘孝鋒團隊還稱,長期看,全球市場有能力吸收這個沖擊。他們測算,全球立刻能動用的剩余生產能力在380萬桶/天,其中180萬桶/天是減產協議規定的產能,另外200萬桶/天主要是頁巖油產能。頁巖油在3-6個月具備增加100萬桶/天的生產力。
對于如果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可能導致伊朗石油出口大幅下降的擔憂,英國《金融時報》稱,伊朗國家石油公司董事總經理Ali Kardor周日表達了反對觀點,“我們在向傳統客戶銷售石油方面不會遇到任何問題。”他指的是中國和印度。
石油出口下降是2015年促使伊朗與主要大國簽署核協議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從協定生效以來,伊朗的石油出口和生產已恢復到制裁前的水平,4月出口達到260萬桶/日的紀錄高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華爾街見聞、證券研究報告、市場公開消息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