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1 17:47:27
每經記者|趙成 每經實習記者|李星 每經編輯|段思瑤
4月27日晚間,成都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ST前鋒)發布公告稱,公司于 2018 年 4月 27 日接到中國證監會通知,公司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通過。這意味著,本次重大事項已基本完成監管部門的審核,即將進入最后的資產交割階段,SST前鋒即將蛻變為北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距離登陸資本市場又近一步。
據此前SST前鋒發布的公告,本次審核通過的重組方案為上市公司實施股權分置改革的組成部分,包括資產置換和發行股購買北汽新能源100%股權以及募集不超過20億的配套資金。
4個月重組方案成功獲批
1992年成立的SST前鋒,自2007年2月遞交重組和股改方案后,就一直未收到證監會的回復。因此也被業界冠上了“股改釘子戶”的稱號。
而此次SST前鋒以驚人的速度,重大資產置換方案僅用四個月就能成功獲得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讓業界感慨頗多。有業內專家稱,SST前鋒“股改釘子戶”終于脫帽了。
2017年12月26日,SST前鋒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國有股權無償劃轉至北汽集團,前鋒的股改進程即開始迅速推進。相關股改及重組方案于2018年1月22日發布并于2月12日獲股東大會高票通過。今年2月底,證監會受理該方案。4月27日,該重組方案審批通過。
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得知此消息后,第一時間在朋友圈發微信稱:“熱烈祝賀北汽新能源重組‘SST前鋒股份’順利過會!中國第一家新能源整車上市公司即將誕生。”
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SST前鋒快速重組過會,體現了國家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對于北汽新能源來說,是一大利好消息。“有利于其快速做大市值,在資本市場做大估值,更有利于北汽新能源的未來發展。畢竟,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生產需要大量的資金。”崔東樹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或于今年三季度上市
事實上,北汽新能源自2009年創立之初就被北汽集團規劃為未來獨立上市的一家公司。自2014年開始,北汽新能源就已經開始籌備上市。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北汽新能源從有限公司變更為股份制公司;2016年3月,北汽新能源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約為30億元;2017年8月,北汽新能源完成B輪融資,共募集資金111.18億元,市值同時升至280億元。B輪融資后,北汽新能源股東數量增加至33家,并完成了員工持股計劃。
“北汽新能源的上市路徑主要有兩個:一是在國內資本市場IPO上市;二是或計劃登陸港股。”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胡革偉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我們在加緊做方案,看看哪個路徑對公司、對股東更有利,同時還滿足我們的時間節奏,在這三個維度上進行方案的選擇。”
北汽新能源近幾年銷售業績增長迅速成為SST前鋒股份重組方案能迅速過會的主要原因之一。公開數據顯示,去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銷量達到了10.3萬輛,位居比亞迪之后,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排名第二。
盡管如此,鄭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仍表示:“從整個市場結構來看,北汽新能源還處于弱小的市場地位。”
事實上,從近年來北汽新能源的營收情況來看,該公司前幾年的業績表現并不理想。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和2015年北汽新能源均處于虧損狀態,2016年首次實現盈利,凈利潤為1.08億元。
根據相關規定,企業要在A股上市必須保證持續三年盈利。這也意味著,北汽新能源必須保證在2017年和2018年連續盈利,才有望在2019年完成上市。而此次SST前鋒重組順利過會,正好為北汽新能源的提前上市創造了條件。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本屆北京車展上也明確了北汽新能源的上市時間表。他表示,“北汽新能源將于2018年第三季度上市。”
崔東樹認為:“北汽新能源的上市將助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現代化的管理機制,改善企業發展。”
對此,連慶鋒也表示:“上市以后,我們將組成一個社會公眾公司,需要嚴格按資本市場規則,通過上市公司來倒逼推企業水平的提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