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0 22:33:50
3月20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原油等貨物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稅收政策的通知》。《通知》稱,為支持原油等貨物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對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包括境外經紀機構),從事中國境內原油期貨交易取得的所得(不含實物交割所得),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每經編輯|許自然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許自然
備受各方關注的原油期貨將于3月26日正式掛牌交易。日前,證監會副主席姜洋曾指出,原油期貨上市,無論對于中國期貨市場還是石油業來說,都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伴隨著原油期貨掛牌交易時間的臨近,今日(3月20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原油等貨物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稅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稱,為支持原油等貨物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對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包括境外經紀機構),從事中國境內原油期貨交易取得的所得(不含實物交割所得),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境外經紀機構在境外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中國境內原油期貨經紀業務取得的傭金所得,不屬于來源于中國境內的勞務所得,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此外,《通知》還強調自原油期貨對外開放之日起,對境外個人投資者投資中國境內原油期貨取得的所得,三年內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副總經理陸豐曾表示中國原油期貨設計的總體方案遵循4個主要原則——國際平臺、人民幣計價、凈價交易、保稅交割。
具體到原油期貨的意義,廣發期貨董事長趙桂萍日前在公開場合表示,隨著中國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期貨市場將成為推進對外開放的主陣地之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貨,作為我國第一個對國際市場開放的期貨品種,是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商品期貨市場的重要起點。
“此外,期貨市場能夠推動國家商業石油儲運體系的建設,并改善宏觀調控的效果,對改善我國石油金融體系也有一定的幫助,并有利于中國擴展與產油國之間的貿易關系,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趙桂萍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