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22 20:32:58
紐約地鐵換新計劃向地鐵制造商捧出了一份總價256億元的“大餡餅”。而根據此前的多方消息,日本川崎重工業這次預計將戰勝了老對手——加拿大交通制造業巨頭龐巴迪和中國中車,取得紐約市地鐵采購計劃的大訂單。
每經編輯|肖達明 李少婷
作為“巨大都市”的典例,紐約市的地鐵通勤系統長期以來不堪重負,如今,新的地鐵換新計劃出爐,給紐約市民帶來福利的同時,不菲的投資也是向地鐵制造商捧出的一份“大餡餅”。
1月20日,包括《讀賣新聞》、《日本經濟新聞》、《每日經濟》等在內的多家日本知名媒體集體報道,川崎重工業,這家曾為中國造下經典綠皮火車頭的百年制造業巨頭,預計將取得紐約市地鐵采購計劃的百億采購訂單。

▲圖片來源:日本經濟新聞
而根據此前的多方消息,川崎重工業這次戰勝了老對手,加拿大交通制造業巨頭龐巴迪和中國中車。
作為國際性大都市,由于人口的高度集中和未曾減弱的對外吸引力,紐約的交通系統長期以來飽受詬病,而在整個交通系統中,地鐵又是關鍵的一環。就在2017年,盛夏時分,紐約市一輛地鐵在沒有空調的情況下被卡住整整一個小時;在此期間,還發生了地鐵接連脫軌的事故。
2017年11月21日,《商業內參》發出的一篇報道,表示紐約的地鐵系統正在“走向分崩離析”。
為了治理紐約市地鐵系統痼疾,紐約市將要大幅換新。《紐約時報》1月19日報道,紐約市地鐵管理機構預計將花費超過40億美金(約合人民幣256億元)購入超過一千輛的新車用以取代老舊車隊,以此緩解紐約市地鐵系統頻繁的延誤和崩潰。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查詢大都會運輸署(MTA)發現,MTA正欲采購的最新車型為R211,相比過去的標準車型,R211的門寬將得到加寬,同時配備電子屏幕以顯示信息,從內部細節來看,抓手、燈光、標語都將得到改善。按照上述報道,第一批車輛將由紐約大都會運輸署(MTA)與川崎重工業簽訂協議制造,將在2020年7月之前交付。

▲圖片來源:大都會運輸署(MTA)
此前,這一地鐵更新計劃早已被曝光,投資額度以及采用車型也已是公開信息。真正引起各方關注的是,這一龐大“利民”計劃所產生的巨大利益,將會歸屬于哪個制造商。
按照路透社2017年9月的報道,此前與川崎重工業一同參與競標的,是其老對手龐巴迪在德國的軌道交通分部,龐巴迪將與中國中車聯合參與競標。然而,在2017年8月份,龐巴迪新聞發言人公開宣布其向紐約市供應超過1000輛地鐵車的方案不在被MTA考慮,在對外郵件中,其表示在公司已經做了大量工作的情況下,他感到非常失望。而其“老家”媒體《蒙特利爾公報》則指出,失去機會的原因在于此前龐巴迪在與MTA的合作中有“拖延”的情況。
龐巴迪與川崎重工業此前都是紐約市地鐵系統的老牌“供應商”,MTA官網顯示,1997年時,紐約市同樣發起超過1000輛地鐵車的“歷史性”采購,由龐巴迪與川崎重工分攤額度。而按照上述《紐約時報》報道中的說法,MTA極為重視車輛更新的速度,MTA首席運營官表示:“我們以前遇到的挑戰就是,總是難以盡快獲取采購的車輛。”或許是暗示對此前采購的不滿。
與龐巴迪相比,川崎重工卻表現得格外低調。在其官網上,至今沒有找到相關的信息。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為求證相關報道的真偽,向其公告部門發送了采訪函件,對方并未否認報道真實性,而是回應稱:
本公司確實正在從事與紐約市地鐵車輛相關的經營活動,但目前還沒有正式的采購發生,關于這件事情,全部事宜確認后我們將快速在網站上公開消息。
川崎重工起家于明治維新時代,其產品線涵蓋航空宇宙、船舶、鐵道車輛以及重化工機械、能源設備,是名副其實的制造業巨頭。僅僅在鐵道車輛這一方面,其就做到了日本頂尖,在20世紀進軍紐約地鐵系統之后,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果成功拿到此處R211車型的訂單,那么這將成為川崎重工歷史上從MTA處得到的最大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川崎重工業還為中國鐵道部定制過6K型號系列火車頭,用作寶雞到鄭州等平坦地區的貨物運輸,這一型號的電力火車頭的美譽度非常高。
《大河報》報道,從1987年起,我國一共從日本進口了85臺“6K”機車,到2014年3月份,最后一臺6K機車停靠在洛陽站,走過了長達27年的歷程。這些功勛機車在中國服役整整27年,當年最快時速達100公里,每臺平均運行距離相當于繞行地球近百圈。
2017年8月30日,財新網報道稱,從接近中國中車人士處確認,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從紐約大都會地鐵項目中出局。而《環球時報》則隨后報道稱,中國中車投資者關系部門工作人員向其確認該公司于2016年年末參加了紐約地鐵項目的競標,但后續進展情況以及競標結果尚不掌握,對于媒體報道無法給出回應。

▲圖片來源:環球網
1月22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中國中車證券部,對方工作人員回應“目前沒有這個消息。”記者也同時多次致電中國中車新聞處相關負責人并向其發送短信,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應。
中國中車對競標該項目及結果從未公開披露消息。據財新網上述報道,中國中車人士介紹,紐約地鐵項目是中國中車有史以來競標的最大海外地鐵訂單,該項目地處紐約,項目潛力和周邊輻射能力十分巨大,中國中車倘能中標,將創造一個標志性事件。
中國中車自2014年打開美國市場。中國中車官網介紹:
2014年10月中標波士頓紅線和橙線地鐵共計284輛,預計至2023年全部交付完成。
2016,中車四方股份公司中標芝加哥846輛、金額總計13.09億美元的地鐵車輛項目,也是中國中車地鐵招標史上最大訂單,首批車輛將在2019年交付。
2017年3月,中國中車公告稱,美國中車麻省公司與洛杉磯當地政府簽訂了約44.6億元人民幣的地鐵車輛銷售合同,美國中車麻省公司還中標美國東南賓夕法尼亞交通局(SEPTA)客車采購項目,總金額約11.1億元人民幣。
這亦是中國中車在海外擴張步伐的縮影。中國中車2017年3月在官網披露消息稱,2016年國際業務簽約額同比增長40%。但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中國中車被媒體質疑海外市場業績不達預期。
不過,上海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也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指出,伴隨著中國軌道交通裝備企業出海競爭,“勝敗乃兵家常事”,技不如人則需更加努力,但也不排除來自國際政治斗爭方面的影響。
每經記者 肖達明 李少婷
每經編輯 王嘉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