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01 16:53:0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成
每經記者 趙成 每經編輯 段思瑤
中國汽車行業最強“天團”出現。
12月1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汽”)、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汽車”)、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湖北武漢舉行。
根據協議,三方將在前瞻共性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出海“走出去”、新商業模式等四大領域開展全方位的合作,這標志著中國汽車行業的“國家隊”開始全面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動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和中國汽車品牌綜合實力提升。
受此消息影響,長安汽車(000625,SZ)、東風汽車(600006,SH)、一汽夏利(000927,SZ)以及一汽轎車(000800,SZ)四家A股上市公司股價在今日午后迅速拉升,其中一汽夏利沖擊漲停,上漲幅度一度達9.1%。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在前瞻共性技術創新領域,三家車企將積極參與智能網聯汽車國家創新中心的組建,長安汽車與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共同創建“前瞻共性技術創新中心”。三方共同圍繞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等領域,對戰略性核心技術、平臺進行聯合投資、開發,并共享技術成果。
在汽車全價值鏈運營領域,三方將重點加強傳統整車平臺和動力總成等方面的協同,開展生產制造領域的合作以及協同采購,并深化在物流領域的協同合作。
同時,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三方將積極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探索在海外產品、海外終端網絡資源、海外商業伙伴、海外制造資源、國際物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此外,三方還將共同探索新商業模式,加強汽車共享、出行服務、汽車產業新生態的前瞻性研究與合作,探討在金融領域的協同,共同謀劃參與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設。
自徐留平今年8月執掌一汽集團以來,一汽集團改革動作頻頻:對內,調整組織架構,并實行競聘上崗;對外,走訪東風、長安,尋求同盟合作。
對此,業內早有傳聞,這不僅是一汽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似乎更為三大國有車企的兼并重組埋下伏筆。
“只有在競爭中才能夠決定哪個集團最終會做強、做大,如果對三大國有車企實行兼并重組,企業的競爭力有可能會被減弱,這并不利于企業自身能力的提升。”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采訪時表示。
此外,在崔東樹看來,“三大國有車企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僅僅是一個基礎性文件,并不是實質性的戰略聯合,所以對于協議中所簽訂的具體內容,最終能否實現或達到什么樣的程度,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客觀來講,集團本身不是一個經營單位,而是一個行政體系,三大國有車企之間很難達到有效的協同效果,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其具體內容仍要落實到各集團下屬企業進行運作,而下屬企業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相應調整,所以聯合行動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目前來看尚存一定差距。”崔東樹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