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美零售何陽青:零售變革不能放棄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主業(附演講實錄)

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24 18:22:02

每經編輯|周禹彤

每經記者 陳耀霖

11月24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7 第六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在成都舉行。在下午的分論壇“2017中國消費升級與零售創新論壇”上,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何陽青提出:

市場在不斷變化,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今年以來,國美零售提出了‘重新定義零售’的概念,總結起來以供應鏈為核心競爭力的集互聯網、物聯網、務聯網(專注于服務的三個網絡)于一體的新零售生態體。

“線下零售和線上零售必然是共存的。”何陽青談到,“中國零售的今天已經是多場景融合的時代。新消費時代,消費者不再滿足單一消費場景,而是在多個消費場景中穿行。”

新零售的本質是什么?何陽青認為,新零售的本質就是線上線下的融合,任何新零售的模式,如果不能實現業績的增長,都是“逗你玩”。任何一個企業在做變革的時候,如果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主業放棄,重新去做一套模式的話,我覺得基本上都會失敗。

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何陽青在論壇現場發表演講(每經記者 攝)

以下是何陽青演講全文:

非常高興今天有這個機會來和大家進行零售變革的分享,我們直接看一下數據,這是消費電子類產品的整個線上和線下的銷售結構。

剛才很多企業家在談傳統企業、新零售和現代化企業,實際上我覺得有很多東西是被誤導了,線上線下的零售和線上的零售必然是共存的,通過很長時間的發展,這張表從2009年到2018年,發展到今天我們看到,線下的零售占整個消費是達到70%的份額,而線上電子商務或互聯網平臺是在30%左右的份額,即使是用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來說,實際上其結構也是如此。

目前應該來講,消費者的需求是越來越多的,可以通過線下的渠道來實現零售的購買,也可以通過線上來實現。從整個零售的變化,最早的線下到PC端、移動端,現在移動端的占比已經達到80%~90%的比例。

同時我們研究發現,從消費電子類產品來看,顧客在電商上的購買更多是換新的產品和補充性的商品,所以它的標準化和客單價會比較低。而線下的購買,消費者更多的是什么呢?是體驗式的和整體解決方案的購買,這是目前消費的特點。

國美電商一年的銷售規模將近400多億,線下1千多億,從這個結構來看我們發現線上消費的群體和線下是不一樣的。線上和線下零售模式共存是必然,線下如何運用互聯網的工具,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來談新零售的概念,最核心的是線上線下的融合,另外一點就是如何線下用好大數據和物聯網,使得線下的門店經營數據化、可視化,另外一個就是供應鏈和物流。任何一個新的模式,任何一個企業在做變革的時候,實際上如果說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主業放棄,重新去做一套模式的話,我覺得基本上都是會失敗的。

一種新的模式的變革,我們認為必須圍繞這幾個方面。

一是存量業務如何做精,比如國美,如何在消費電子類商品上做得最好。第一就是你必須做好你的存量業務,第二才是創新業務,我們很多創新業務,就是我們以電器為主軸主線,然后會延展家裝和生活類的商品,然后我們在賣場,原來僅僅是賣電器的商品,現在不僅是賣電器,同時里面有各種解決方案。第三,互聯網使得信息透明化,這樣的市場當中,我們如何拓展新的市場?第四就是一定要開創更高品質的服務?第五是任何變革一定要達到兩個結果性指標,是不是這個變革效率提升了。

第二,這個變革是不是使得成本下降了。最終的結果,整個變革要實現業績的增長,我們看很多人變革完以后業績是下降的,而且還可能是虧損的。所以我們說,如果是新零售,或者是任何新的零售模式,如果不能實現業績的增長,都是在逗你玩。

那么基于這樣的模式,以國美為主有線上有線下,我們說新的零售模式一定是線上和線下的有機全融合,它只是用不同的終端和界面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我們在整個產品上如何滿足用戶的需求,是要創造相對的優勢,創造相對優勢的緯度里實際上有用戶,有分享,有產品,有平臺,有服務,有體驗。

所以我們在線上的電子商務平臺上定位為商務加利益分享和社交,而在線下我們更注重于如何去創造競爭的相對優勢和滿足顧客服務的相對優勢。這樣的融合,使得我們線上是側重于數據的分析和線上的交易,同時是標準化的商品,更多的去滿足顧客的更新和電器的需求,而線下更注重的是賣場的場景體驗和整體方案的解決,就是產品加體驗再加整體方案的解決。

在后臺我們實現的共享系統,這個共享系統就是做強供應鏈、物流、服務、支付和信息系統,包括大數據。我們可以做到用戶在線下體驗,線下下單,通過線上的平臺來支付。這樣就把用戶的信息留到了門店,留到了我們的平臺。

這些用戶的信息,通過大數據和支付的方式留下來以后,實際上就根本上改變了原來門店用戶很多但是信息留不下來的問題,而這個變革使得我們能夠實現門店的可視化和數據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